文/孙周秦
“家”是人生幸福的心灵港湾。自古以来,重家教、守家训、正家风的优良传统一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历代先贤留下了许多关于齐家治国的名言警句,流传至今。
晚清名臣曾国藩,勤奋、俭朴、求学、务实的家训家风一直为曾家后人所传承。曾国藩曾留下十六字箴言家风:“家俭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意思是节俭能使家庭兴旺,勤快会使身体强健。既勤劳又节俭,人生才能高枕无忧。他不肯将金钱留给后人,曾写信对女儿曾纪芬说:“为官应当清廉,当为民请命,不是为了发财。子孙全靠自己,何须我来帮衬。所以,我绝对不留一文钱给后人。”另有,“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这出自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是诸葛亮在晚年时写给他八岁儿子的一封家书。在这封家书中,诸葛亮要求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下功夫,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由此可见,良好的家风、家训在一个人成长甚至一个社会与国家的兴衰荣辱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淳厚尤为重要。“家风”好不好,对外决定一个家庭树立的社会形象,能否获得积极的社会评价、赢得社会的尊重,对家族未来的兴衰至关重要。只有家风优良,才能塑造美好、和谐的家庭。同时,良好的家风也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
很小的时候,老师教过一首诗,农民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一直都默默记在心里,我要做一个不浪费粮食、勤俭节约,不浪费任何有用、有价值的东西的人。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这句名言,小的时候不太明白,但是长大后我慢慢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既然“诚”是天之道,人之道就应该“思诚”,“思诚”就是追求诚,“思诚者,人之道”,就是说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
“俭”“诚”这些字都是家风精髓。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今天的物质文明更
是高度发达,如何让人们将中国传统家风铭记,世代传承,是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一定不要遗忘“仁、义、礼、智、信、忠、义、孝、爱、和”这些汉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让这些传统文化精髓能真正践行到我们的工作与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规家风。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家风传承如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每个家庭都希望自己的下一代健康成长,优良的家风教育是重要的途径和方式之一。所以要求每个家长要树立良好的家风,注重自身修养,平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传承家庭美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形成相对稳定的家庭风气。
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是衔接传统文化血脉的重要方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有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俭、孝、善、让”经过新时代的积淀、传承和弘扬,已成为每个家庭价值观的共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我们传承良好家风就是要善于从优秀的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营养,从而转化为我们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不论时代如何变迁,不论生活的格局如何变化,家国情怀早就已经深深地融入了每个中国人的骨髓之中。在新时代文化发展潮流中,我们更要推动新时代家风建设,建立新时代社会文明新风尚。
远全先生《百字传家风》诗集的面世,意义极其深远。这是一本传承家风文化的通俗易懂的优秀作品。他提炼出代表家风家训、处世哲学的单个字,再用新体七言诗的形式对这些单个字进行解读,说明它的意义,让人们对这个字的含义理解得更加深刻。而且四句诗通俗易懂,有韵律,便于人们传唱,通过这种新颖的形式传播家风文化,确实让人耳目一新,是大人和孩子们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通俗读本。
祝福远全先生,希望《百字传家风》诗集能传播得更远更久。
【作者简介】孙周秦,男,汉族,1954年生,中共党员,陕西岐山人,中央党校大学学历。曾任甘肃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