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是一生的挚爱
文/王高岩
▲于洋近照
他是电影《英雄虎胆》中打入敌人内部的我军侦察科长曾泰、《青春之歌》中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江华、《戴手铐的旅客》中公安战线的老干部刘杰;他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新中国评选出的22大电影明星之一;他是我国电影界为数不多的既能担纲主演又能执导影片的重量级人物;他就是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因饰演了众多刚毅人物而赢得“银幕硬汉”美誉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洋。
农家娃12岁“触电”,15岁参加革命17岁踏上从艺路
于洋1930年10月出生在山东黄县一个贫寒民家,原名于延江,两岁那年,父亲为了一家生活“闯关东”来到东北,1936年竟不幸死于一场霍乱,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对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于洋母亲打击非常大,万般无奈她只好带着于洋一路流浪,来到在吉林市做小生意的外祖父家。外祖父生活也很清苦,母亲便靠给有钱人家洗洗涮涮维持和于洋的生活。与天底下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一样,于洋母亲攒下些血汗钱便将于洋送进学校读书。于洋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因此上学后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于洋母亲在吉林市干了一段时间,为了能多赚点钱,又带着于洋来到大城市长春谋生。1942年,在长春继续读书的于洋,听说伪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为筹拍一部儿童片,正在选儿童演员,立即抱着帮母亲减轻负担的想法前去应式,结果凭着自信在众多前来应式的孩子中脱颖而出,被选中。就这样12岁的于洋与电影表演结下了缘分。
1945年8月8日,前苏联对日宣战,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东北脱离日本统治不久,于洋早年参加八路军的哥哥奉命来长春开展地下工作,他辗转找到了母亲和于洋,哥哥了解了于洋的情况后,引导他走上革命道路。参加革命后,于洋以隐蔽身份在长春公安系统当过侦察员,在解放区参加过斗争复杂的土改运动,后又进部队做了文艺干事,经历过四平保卫战、长春围歼战等战役战斗。
1947年11月,刚成立两年的东北电影制片厂急需一批演员,因于洋12岁就拍过电影,加之在战斗部队做文艺干事期间展现出不俗的表演才能,于是组织选送他进东北电影制片厂做了一名演员。当时制片厂正在筹拍一部战争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导演伊琳了解到于洋在硝烟纷飞的战场上摸爬滚打过,于是选他在片中饰演我军一位智勇双全的年轻连长。接到任务,于洋非常认真,除反复研读剧本、揣摩角色,还像过电影一样,仔细回忆在四平保卫战等大小战斗中见到过的我军基层指挥员的英勇表现,以此来丰富角色的表演。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番努力,于洋将连长这一角色饰演的有血有肉,受到导演伊琳高度赞赏,称他是块做演员的好材料。一位年仅17岁的少年,能得到导演认可,实在难得,也正是从参演这部影片起,于洋开始了专业电影演员生涯。
勤奋好学,精益求精塑造好每一个角色
拍完《留下他打老蒋》后,于洋又连续参加了《桥》《中华女儿》《卫国保家》等多部影片的拍摄。在这些影片拍摄过程中,于洋接触到了刘琼、谢添、蓝马、张平等有深厚表演经验的老演员,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表演技巧,经过博采众长、融会贯通,渐渐地他形成了自己刚毅中不失真情、硬朗中充满质朴的表演风格。1953年于洋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进厂不久便参加了电影《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拍摄,在片中饰演中黛乌一角,他以质朴的表演将这位坚强勇敢、坦诚率真的苗族青年、边寨联防队长塑造的栩栩如生,赢得广大观众的喜爱,从此大家记住了这位身材魁梧、帅气阳刚的年轻演员,于洋在电影界崭露头角。
1955年,北京电影学校(现北京电影学院前身)根据中央政务院关于加强电影人才培养的决定,举办演员专修班,专门聘请前苏联电影教育专家讲课,于洋作为电影厂年轻演员中的佼佼者有幸成为演员专修班一员。于洋清楚自己肩负着新中国电影事业的希望,学习非常努力。当时讲课的苏联专家十分看好于洋勤奋学习的劲头,还根据他身材高大的特点给他取了个“于大船”的外号,意在鼓励他以自己的表演天赋和勤奋成为在艺术海洋中乘风破浪一路前行的大船。
1958年,于洋从电影演员专修班毕业不久,即在电影《英雄虎胆》中担纲主演,饰演我军侦察科长曾泰。这部电影的故事是根据解放军1950年在广西剿匪中一个真实事件改编的,于洋饰演的曾泰作为我军打入敌人内部的侦察科长,必须克服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诱惑取得敌人的信任,才能完成任务。这个角色对演员的演技要求很高,于洋一接到角色,就向导演严寄洲表示:“我完全能胜任这个角色,能把侦察科长曾泰的形象塑造好!”于洋这种自信并非信口而言,因为他有当侦察员的经历,还因为1946年他根据组织安排奔赴解放区途中,曾遭到敌人疯狂阻击,最终凭借机智躲过一劫。这些特殊经历,深深印在于洋脑海中,此次他全部运用到曾泰一角的塑造中。在片中演敌人鞭打战友那场重头戏里,于洋就把自己当侦察兵同敌人巧妙周旋的感受、把遭遇敌人阻击遇险不惊的心理都运用到表演中,将侦察科长曾泰在特殊环境中那种勇敢、机智、临危不惧的内心活动表现得真实贴切淋漓尽致。
于洋在《英雄虎胆》中的精彩表演,让他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既受到艺术界同仁和广大观众一致好评,也奠定了他在中国电影界的地位,1962年他当选为国家文化部根据周恩来总理提议评选出的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之一。
不断进取佳作迭出,电影是一生的挚爱
继《英雄虎胆》之后,于洋的演艺生涯步入了发展快车道,他接连参加了《飞越天险》《青春之歌》《矿灯》《水上春秋》《暴风骤雨》《大浪淘沙》等多部影片的拍摄,塑造了赵中凯、江华、傅东山、华小龙、肖队长、靳恭绶等一批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每一个人物他都用心刻画,将人物塑造的有血有肉。一些参加过土改运动的同志看了电影《暴风骤雨》说:“从于洋饰演的肖队长身上我看到了自己当年工作时的影子”。
于洋在这些影片中的出色表演,不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也赢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扬。当年陈毅元帅看完《青春之歌》后大家赞赏,对于洋说:“啥子叫国际水平?我看你们这个片子就叫国际水平!”负责体育工作的贺龙元帅看完《水上春秋》后接见于洋时,握着他的手连声称好,还弯下身敲敲于洋的腿,对他说:“你的腿很结实,将来能不能再给我演一个足球运动员啊?”周恩来总理则最喜欢看于洋主演的《飞跃天险》,他多次出国访问都指示带上这部片子。一次周恩来总理邀请于洋到家中做客,交谈中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一个演员,要经常深入到生活里面去,要学到老、干到老、深入生活到老。”
于洋牢记周恩来总理的教诲,一直坚持“表演要从生活实际出发,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的原则,经常奔走于工矿企业、田野乡村、部队军营、大专院校、科研机构间,采风、体验生活,和各行各业的人交谈,努力积累创作素材。
然而就在于洋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作中时,“文化大革命”爆发了,他这个电影界的明星一夜之间成了“黑帮分子”,先是被剃光头挨批斗,后又被下放劳动改造。当时,一些与于洋一样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演员,不堪命运的变幻消沉了,但于洋没有,他坚信人民群众需要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八个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不会长久,噩梦早晚会过去,这种信念于洋在遭受迫害的4年多时间里始终没有改变。事情果如于洋所料,随着邓小平复出后大刀阔斧的整顿,一度几乎停滞了的中国电影创作也有了起色,中断多年拍摄工作的于洋得以“解放”又出现在大银幕上,参加了《火红的年代》《第二个春天》等影片的拍摄。
1976年随着“四人帮”的粉碎,中国电影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于洋也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的第二个春天,他除了继续做演员活跃在大银幕上外,还根据多年积累的表演经验开始涉足导演领域,自1977年完成导演处女作《万里征途》后,佳作不断,相继自导自演了《大海在呼唤》《戴手铐的旅客》《大海在呼唤》《驼峰上的爱》《孤帆远影》《骑士的荣誉》等影片,并导演和拍摄了《特区法官》《金盾在这里闪光》《哪里是我的家》等多部电视剧。在这些主演、导演、参演的数十部影视作品中,于洋成功塑造了几十个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不论工人、军人、学生、法官,还是地下工作者、运动员,每一个都栩栩如生。他的努力和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不仅赢得观众的赞誉,也得到社会的认可,他先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会长、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制作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荣获了“人民不会忘记”的电影演员、“中华影星”、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及“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等称号。
2010年,已是耄耋之年的于洋在电视连续剧《天堂秀》中出演了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此后由于年龄原因虽然不再登银屏,但作为国家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依然为电影事业操劳着。如今87岁高龄的于洋仍关心着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他常说电影是自己一生的挚爱,晚年的他非常喜欢朗诵一首小诗——春天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而发愁,只要在秋霜里结好果实,又何必在春花面前害羞。毫无疑问,这是于洋真实心境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