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耿 丹
身为一个老师,最难得的就是有个漫长的暑假,放假期间作为主妇,难免要下厨做饭。
岭南酷暑难耐,此时能喝上碗家乡的甜面汤最是舒坦,其为清火养胃的佳品。所谓甜面汤,家乡也叫甜疙瘩汤,并非要加糖,是麦芽自然散发的甘甜。我从记事起,便知道那是母亲几乎每早都要为我和妹妹准备的早餐,家家都如此。早在秦国时期就有疙瘩汤的记载,当年孟姜女为修建长城的丈夫范喜良送饭,做的就是疙瘩汤。
我和老公十年前来到东莞安家立业,闲暇时自然最是怀念家乡的味道,尤其是这种平凡到叫人无法生厌的甜疙瘩汤。不过做起来却不平凡,需要的是耐心和手劲:取适量面粉置于碗中,缓缓加入凉水,以将浸湿为原则,用筷子把面粉打湿拌匀,以顺时针方向搅拌成面团状,隔三两分钟继续,如此重复四五次。当面越来越筋络柔韧,完全成为软绵却紧致的一团,筷子插立不倒,便证明搅动到位了。此时面团听话地随筷子旋动,好像贴在上面一般,上拉时,整团儿粘着,碗壁也干干净净,放下来,乖乖地缩于碗底,白白净净,湿湿润润,泛着清冷的光,一幅可怜样儿。接下来,将碗里注入凉水,没过面团,浸泡一段时间,只待下锅了。经过一段时间的静置,面团膨胀了一些,水与面团也不相融。用两根筷子轻轻拨扯面团,形成一绺绺条状,慢慢搅拌着倒入沸水锅中,面筋便如鱼儿般游向四方,散发越来越多的絮,汤逐步由清变浓,翻滚着,白面鱼儿也上下起伏,煞是好看,此时,再打入鸡蛋,让蛋花自然蔓延,黄色的蛋花随着沸腾的汤水翻滚,犹如千军万马。过几分钟,关火,平静下来的疙瘩汤,黄白相间,丝丝缕缕的纤维隐约可见。喝起来甘甜柔滑,温润滋浸,条状的则绵软而筋道,似手工面的口感,暖暖的,开胃舒坦,易消化而又不失营养。
甜疙瘩汤的配菜较随意,我个人认为以榨菜最佳,一个甘甜,一个爽脆,实在是绝配。搭配凉菜、炒菜也可以。我妈妈是制作疙瘩汤的高手,常常头天晚上就搅好面团,第二天早晨,疙瘩汤就端上餐桌。她常说,喝上一碗疙瘩汤,营养又健康。我儿子添加辅食时,舍弃了进口米糊,只喝姥姥原汁原味的面疙瘩,小家伙养得白白胖胖,结实得很。而我们平常食欲不振时,大多数也选择来碗面疙瘩,养胃调和,助化提气。
疙瘩汤,简单中透着精致,精致之中寓着养生,养生之中贴着生活,生活之中透着平实,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犹如故乡的气息,在离乡背井的游子们心中弥漫,未曾散去。走遍天涯,却永远也走不出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