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宾 阳
2023年以来,广东文艺评论家何超群的《红色经典歌词赏析系列视频》(简称“《红歌赏析》”)持续引发关注,收获了一大波流量高峰。《红歌赏析》每期推出一首红色经典歌曲,从艺术、历史、现代价值等角度及层面,进行个性化解读。目前,该系列视频已推出2季50期,在地方公共平台发布后,先后被学习强国、国家公共文化云等收录。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相关会议上多次受到表扬,多次被国家级公共文化学术论坛列为案例解读剖析,是正能量的实力“网红”。
《红歌赏析》的成功之处在于新颖的赏析视角、专业的艺术评论、多元的知识普及、生动的故事讲述和翔实的历史资料,开辟了红色血脉赓续的新路径和新语境。这种新路径和新语境的构建,打开了红色歌曲文化传承的“三重门”。
一重门:辩证客观讲述创作故事
《红歌赏析》的一个特点是“剧透”红色经典歌曲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故事。
红色经典歌曲中,不乏大事件题材、艺术家饱含激情的即兴之作,如《学习雷锋好榜样》。即兴创作也好,长时间酝酿也好,每一首经典歌曲背后都有一串精彩的故事,都映衬着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年代,红色歌曲主要作为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的艺术工具,有思想宣传、舆论斗争、鼓舞民心等社会教化作用,对当时的社会运动起到促进作用。《红歌赏析》讲述红色经典歌曲创作故事,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任何一个文学作品,脱离了它产生的历史范围、历史结构、历史条件和历史过程,都无法得出正确的解析和评价。”
199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出征抗击百年一遇的洪水,词作者邹友开和曲作者孟庆云创作《为了谁》,其中一句“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深入人心。《红歌赏析》认为,经典红歌的创作,与那个年代的特定历史事件、群体精神意志紧密相连;与创作者长期深入一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紧密相连;与创作者对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同频共振紧密相连。
二重门:专业视角发现歌词之美
歌词的审美特征有凝练美、韵律美、抒情美、结构美等,不一而足。红色经典歌曲的歌词有哪些共通和独特之美?
《红歌赏析》认为,与当下流行歌曲注重“个人化体验”或“社会的细微切口”不同,红色经典歌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那个时代的集体记忆,是一种集体化审美。
比如,《十送红军》以叙事为基础,采用借景抒情和直抒胸臆相结合的手法,以“十送”表达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的深厚感情及对革命胜利的强烈期盼。历史上,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等送别情深义重,传颂千古,但这些送别是朋友间的珍重和祝福。《十送红军》则不同,是根据地人民群众和红军队伍之间的送别,是战争年代血肉相连的两个群体之间的道别,由于两个群体之间有着生死相依的命运,有着共同奔赴的目标和理想,因此,送别的情感,超越了朋友间依依不舍的私人情谊,而被赋予了生死契阔的家国情怀。
诸如此类的作品还有《春天的故事》《南泥湾》《学习雷锋好榜样》等,不胜枚举。
具有集体化审美特征的歌词艺术更具宏大气象和情感张力。创作过程中,拥有独立精神立场的词作者是认同时代“共名”的,他们把对时代某种精神现象的思考熔铸到个人独特的经验中去。像乔羽、吴洪源等优秀词作家,更是把“共名”的审美魅力发挥到极致。
艺术作品最本质的特征是美,这是艺术审美的基础。《红歌赏析》通过案例剖析的形式,分析红色经典歌曲歌词的艺术价值,具有音乐文学审美的普及教育功能。
《祝酒歌》中“手捧美酒啊望北京”的“捧”和“望”有形有神、简洁有力,画面感十足,彰显了歌词的凝练之美、画面之美、抒情之美;《南泥湾》的重复修辞手法增强了歌词的音乐感,衬词“呀”的使用,增强了歌词的地域感和亲切感;颂歌体歌词有一个普遍的审美特点,开端的色调都是辉煌的,情绪都是热烈的,意境都开阔宏大的,《北京颂歌》就是如此……一首首红色经典歌词的解读,为受众提供专业的歌词知识和歌词艺术审美的参考。
《红歌赏析》认为,正确理解红色歌曲不能脱离具体的历史和“究天人之际和古今之变”的各种因素。要从歌词诞生的历史背景、审美特征、社会学和思想史角度理解。明白透着时代性和思想性的歌词,才能永葆其思想的光芒。经得起审美分析的歌词,才能永葆艺术的魅力。
三重门:探索红歌传承当代价值
红色经典歌曲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红色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创新性发展,是不断增强文化自信的需要,更是红色文化当代价值的体现。在这方面,《红歌赏析》做了创新性探索和实践。
首先,创新红歌传承模式。与翻唱、拍MV/MTV、重新出版印刷品或影音产品,或者制作节目和专题讲座不同,《红歌赏析》用“故事讲述+艺术赏析”创新内容模式,用短视频线上多媒体发布创新传播渠道,用公共文化服务融合创新品牌项目。自2022年6月推出以来,《红歌赏析》的总浏览量超1000万人次,最高的单个视频浏览量达30万人次。《红歌赏析》已成为东莞市乃至广东省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张闪亮名片。
其次,解读红色歌曲的文化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爱国精神;《南泥湾》“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艰苦奋斗精神;《为了谁》“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等,每一首红歌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质和精神核心,这在《红歌赏析》中得到深度解读。红色歌曲是见证时代发展的艺术珍品,也是持续鼓舞人心的精神财富。在新时期,依然需要红色歌曲的精神力量,激励人们奋勇向前。需要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青一代,认识红色歌曲的价值,体会红色歌曲文化精神的磅礴动力。
再次,探索红色歌曲文化的当代表达。《我的祖国》中“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朴实、自然,有温度、烟火气,而非政治概念、政治口号的堆砌和图解。正因如此,歌词以“人性化的‘共名’”获得了更广泛的情感共鸣,全民传唱。《红歌赏析》认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守正创新,具体到红色歌曲文化上,无论是守正传承还是创新发展,都要有一颗真诚的心,不能堆砌空洞的词汇。让经典红歌“活”在当代,需要推动红色歌曲文化的当代表达。学习经典,要学习其文化精髓,内化其精神本质,也要学习创作者的崇高品格和高超创作技巧,挖掘艺术内涵,丰富创作手法,并切实运用到创作和生活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