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文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简介】《未来课程的思与行》共分六章,第一章阐述了对未来课程的认识定位;第二章从未来教育、课程发展以及校本追求三方面介绍了未来课程的背景缘起;第三章从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阐释了未来课程的理论基础;第四章从国家课程校本化、活动课程常态化、选修课程超市化以及特色课程链式化四方面介绍了未来课程的实践样态;第五章探讨了未来课程视阈下的强基作业、融合作业和创新作业;第六章概述了未来课程的实施评价。
课程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也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于2017年召开主题为“未来能力和未来课程: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课程改革”的全球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21年发布《一起重新构想我们的未来:为教育打造新的社会契约》报告。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主要国际组织和广大民间组织也发起了以“创造未来课程”为目标的课程改革运动。当前,立足我国本土实践,对未来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审思和持续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可喜可贺的是,东莞市嘉荣外国语学校(简称“嘉外”)的易志军校长勇立潮头,敢于创新,走在未来课程探索的前列。他的新著《未来课程的思与行》,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包含未来课程的理论主张、背景缘起、理论基础、实施样态和评价方式等内容,系统化、结构化地展现了其关于未来课程的理性思考与实践创新,集中回答了关于未来课程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何?为何?如何?
未来课程——是何
对于未来课程的关注与追求,不少人流于时髦,限于表面,没有深究。但易志军校长对未来课程的探求却有理性思考、战略布局和校本创新。
他认为,未来课程虽指向未来,却有扎实的现实基础,是在特定环境下萌芽、发展与成熟的。其一,未来教育呼唤未来课程。未来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培养具有全球素养的时代新人,符合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其二,未来课程是未来学校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的校本化产物。未来学校建设离不开未来课程的建设。以嘉外为原型,聚焦未来教育改革,以培养具有“六大特质(健悦的身心、精优的学业、净雅的气质、善美的品格、高远的视野、家国的情怀)、八大能力(适应力、创造力、学习力、探究力、思辨力、合作力、领导力、自省力)”的未来型人才为育人目标,围绕“天、地、人”三个维度系统推进未来课程“可视化”的实践,不断协调未来学校与未来课程的逻辑关系。
未来课程——为何
当前,有关未来课程的认识众说纷纭。易志军校长基于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提出未来课程的认识和主张。在他看来,未来课程是“素养导向”“学为中心”“多元融合”的。“素养导向”即未来课程必须坚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并将其作为未来课程的培养目标。“学为中心”强调未来课程不论是从目标确立、内容选择,还是从组织呈现、评价方式,皆紧扣学生课程学习需求。“多元融合”凸显未来课程在建设主体上的多元协同、在内容设计上的学科融合、在学习方式上的多样综合。易志军校长就是用这种哲学基础、心理学基础、社会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整合他对未来课程的认识与主张,简洁,清晰,明了,易记,将未来课程徐徐展开,犹如美景呈现眼前,波澜壮阔。
未来课程——如何
为了推进未来课程落地实施,易志军校长紧扣嘉外这个鲜活的“体裁”及“原型”,不仅对国家课程、活动课程、选修课程和特色课程进行了创新性探索,还建构了未来课程作业新样态,如课时作业“标准化”、假期作业“讲义化”、生肖作业“系统化”和时空作业“可视化”等。未来课程评价从课堂、学业、素养三方面展开,有力推动课堂变革、学生学业发展和素养全面提升。
未来课程变革是立足当下课程改革而不断深化的结果。易志军校长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推进未来课程建设,构建了未来课程的“嘉外模式”。《未来课程的思与行》一书内容丰富翔实,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可为其他学校的未来课程建设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