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毅鹏
2023年7月6日,是一个值得邵阳市档案馆永远铭记的特殊日子!当天邵阳市档案工作会议召开,座谈会临近结束之际,市档案馆编研展览部部长海飚同志将《百年风华》的内部版发至各县市区档案馆馆长,因内部档案书籍的特殊性,我在会上提了几点明确要求,并嘱咐大家一定要妥善收藏好,若干年后可能会成为市县两级档案馆的镇馆之宝。把书分发下去,我如释重负,三年的辛苦总算画上一个句号,尽管公开版仍在湖南省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处审批之中。
缘起
编纂《百年风华》一书,曾经既有思想上的反复和矛盾,又有搜寻珍贵资料的苦恼和彷徨,还有审批环节的无奈与遗憾。
2021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召开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2月21日,中央党史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发表了《从党的百年历史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的重要讲话》一文。23日晚10点,又看到湖南省党史研究院院长胡振荣发表的《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我反复看了3遍,深受启发。当晚11点左右,我致电办公室主任周后平说,“中央百年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已吹响号角,党史学习跟档案部门密切相关,目前尽管省、市尚未召开动员会,我们能否先行一步?”
4月中旬,经市委研究,市委主要领导拍板,市党史办确定在市档案馆一楼创建邵阳党史陈列馆。我们市档案馆全力支持,由副馆长刘巧萍带领宁凌云、贺海鹏等7名干部查找了大量的文字图片档案材料,并广泛征集了100余件珍贵实物档案用于展览。
6月中旬,我到周后平、海飚办公室,又提出编纂此书的想法。我讲,此书很值得一编,我们在档案馆工作,默默无闻,哪怕什么事都不干,只要编好此书,也是大功一件,可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历史资料,为后人了解邵阳历史打开一扇最佳窗口!
8月11日上午8时30分,时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周迎春在市委宣传部会议室召集市委宣传部、市委组织部、党史办、市档案馆、文广新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6个单位开会,部署邵阳红色资源开发保护利用工作,落实8月1日新报到的市委书记严华对深入推进邵阳党史学习活动的批示精神。会后,我兴奋地跟编展部的周后平、海飚、贺海鹏商量,《邵阳百年红色档案图典》一定、坚决要搞,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档案馆收藏保管的档案资料,都是无价之宝,能为后人留下珍贵的记忆,既是我们的荣幸,也是我们的缘分,更是我们的使命!
推进
2021年8月中旬,我与周后平、海飚、贺海鹏确定编纂《邵阳百年红色档案图典》后,就安排湖南科大历史专业研究生贺海鹏拟写编书目录,要海飚根据目录列出需要查找的相关档案资料的线索清单,并跟分管副馆长徐继雄谈了初步想法和思路。然后,召开单位党组会议进行正式研究,副馆长刘巧萍、徐继雄均表示支持。但大家一致认为,时间跨度上百年,涉及各方面的经典档案资料,没有县市区档案馆和市直有关部门配合支持,恐难以完成如此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此后,海飚和贺海鹏、郭紫便夜以继日地查找资料。周后平因患胸腺癌10多年了,咳嗽不止,右手瘫痪,带病上班,异常痛苦。此时,他只能对目录提出修改意见,对查找资料方向提出一些建议。2022年元月5日,我们召开市县两级档案馆馆长编纂座谈会,周后平已有心无力,没能参加,是单位唯一没有参加合影留念的。也许是冥冥之中的预兆,当年7月4日,他一个人在医院突然去世了。此时书稿还未完全定稿,他也未能分享我们此后成功的喜悦。
当我们编书进入深水区时,发现档案资料远不足以支撑此书的公开出版,因为各个重大历史节点特别是重大历史转折时期的档案资料明显缺胳膊少腿,甚至出现空白。档案馆与党史办、地方志编书的最大不同就是用档案佐证历史,做到“用档案说话、让历史开口”!这是党史办、地方志仅凭自述文字编书所无法达到的境界。这时,我根据自己比较丰富的阅历和多年多地多岗位的工作经验,特别是凭自己对邵阳近二三十年历史发展脉络的了解,要海飚分列出所需的“四重”档案清单,力求重要人物、重大事件、重要工作、重大工程都有所反映和展现。按照“不雷同、不重复”“独一无二、独具特色”和“同类档案先到先用”的原则,精选最具特色、最有典型意义的经典档案资料来佐证传承历史。
为捜寻各方面更多的珍贵照片资料,2022年5月19日,我带领副馆长刘巧萍,接收征集部的宁凌云、邓丽芬到退休多年已87岁的原邵阳市委副书记屈家海家里,他在绥宁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于1990年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评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被中共湖南省委评为“焦裕禄”式的领导干部。我们把他1990年在北京参加全国党务工作会议与江泽民、李鹏、乔石、李瑞环等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大幅合影留念照和他本人的相关证书收集到市档案馆保存。遗憾的是,我们征集到屈老的档案资料三个月后,他就去世了!这说明档案部门主动搜集红色档案刻不容缓,特别是征集老革命、老前辈的口述档案。
在广泛征集档案资料的同时,对于书名,我有自己的思考。书名原定《邵阳百年红色档案图典》,但感觉不够全面、没有深度,也没有新意和特色,对读者吸引力不够,震撼力不强!所以,我与海飚、贺海鹏多次商量,最好用“红色记忆”一词,并要贺海鹏查找了很多相关书名资料。贺海鹏多次查找回复说,只发现南京市出版过一本红色书籍用“记忆”作书名。考虑到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2022年已下文,要求全国各地档案馆注意编辑“国家记忆工程”,经过与北京、长沙、邵阳等地的相关专家、学者反复探讨后,大家一致认为书名必须醒目、大气,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经过近3个月的反复斟酌,最后我将书名敲定为《百年风华邵阳红色档案记忆(1921—2021)》。
冲刺
2021年8月,在书稿送市内专家审稿之前,我们还有一些急需的资料没有完全到位。为此,我与海飚、贺海鹏到城步苗族自治县搜寻南山牧场创业的有关资料,并与年近90岁的首任场长石崇斌进行座谈,到邵阳县和隆回县收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蓝印花布和滩头年画的相关资料,还到邵阳学院、邵阳职院、邵阳市一中和二中等重点教育单位搜集相关资料。
9月,进入资料收集扫尾阶段,我们获悉市委宣传部正在筹备“邵阳—东盟博览会”,得知他们从市县两级收集到一批珍贵照片资料,我主动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黄光荣、谢治辉联系。在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市委宣传部新闻网站记者刘其洁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照片资料,填补了不少空白。9月20日,临近样稿印刷之际,我发现反映邵阳市城区建设重大变化的照片很少,为此专门聘请邵阳市区有名的摄影师、邵阳金艳照相馆的于定乾先生拍摄了市区资江一桥、西湖大桥、资江二桥、雪锋大桥、市新行政中心、邵阳大道等具有重大标志性历史意义建筑的照片,为后人留下一份邵阳市区城市发展变迁的记忆。
2022年9月27日,样稿正式印好,分送给市内10名专家: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黄光荣,市委办副主任、档案局局长毛同生,市社科联主席张千山,市党史办主任赵比特,市地方志主任肖志国,邵阳学院马列学院院长欧志文教授,湘中幼专副校长(原市委党校副校长)陈湘清教授,市委办党史档案科科长李彬豪等人。国庆假期期间,我待在家里,将专家审核的送审样稿反复审了3遍,每看一遍至少需要两天半时间,真有点头昏眼花。尽管有点辛苦,幸而心有所向,亦乐在其中。10月12日,市档案馆召开《百年风华》书稿评审会议,与会专家审核非常认真,肯定了此书的重大历史意义以及市档案馆干部付出的艰辛劳动,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特别是张千山和赵比特两位专家提出的重要建议,对我们进一步完善修改书稿发挥了重要作用。黄光荣认为书编得很好,建议市档案馆与邵阳市新华书店联合发行,作为乡土历史题材,多向全市中小学生推介邵阳红色历史,扩大社会影响。
10月中旬,我和海飚、贺海鹏带单位公函到邵阳军分区政治工作局,收集解放以来邵阳籍将军的资料,着手收入内部版。军分区政治工作局局长任书君和军事宣教科科长孙科文很重视,专门以军分区政治工作局的名义发文至各县市区人武部。只是此事拖了四五个月才找到大部分资料。真可谓“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要办成一件事,确实非常不易。2023年5月,涉及隆回、邵东、新宁三个市县的3名将军仍没有找到照片,我还专门分别打电话给三市县档案馆馆长周维龙、尹鹏程、文苑,要他们通过私人渠道寻找。通过他们的努力,除一名将军的照片无法找到外,其余全部遂愿。
至此,《百年风华》公开版和内部版的资料已全部收齐。
圆梦
2022年12月17日左右,全馆干部都先后感染新冠病毒,无一幸免。我本人虽有基础疾病,也是最先先感染者之一,但体温只有37.9度,还能撑得住。由于爱人在北塔区上班,疫情期间值班抗疫近两个月未回家,所以我得以每天开车按时上班。这段时间单位干部先后感染新冠病毒居家休息,可为了完成书稿,我没有休息过一天,也是单位唯一没有休息的干部。12月24日,我对贺海鹏说,后天是伟大领袖毛主席129周年诞辰,我们虽然感染新冠病毒,也一定要咬紧牙关挺过去,在纪念日之前把《百年风华》全部完稿,并正式将电子版发至湖南大学出版社,且要确保在当天的湖南红网播出新闻稿!连日的坚持,有基础病的海飚也吃不消了,只能回家休息。贺海鹏发高烧近40度,且咳嗽厉害,期间实在无法坚持,只能居家一边休养一边修改审稿。但为了确保在伟大纪念日前完成这一光荣历史任务,我们硬是挺了过来。26日下午,单位只剩下我和贺海鹏两人在办公室上班。4时左右,我们把书稿的正式电子版发给湖大出版社责任编辑张毅。然后对发送湖南红网的新闻稿进行反复修改,5时左右发给红网记者,当晚6时左右,湖南红网正式发布了我们的消息。一个特殊日子,完成了一本特殊的书籍,实现了一个特别的心愿,我们都露出了特别的笑!感觉三年编书的苦累、三年疫情的肆虐,如同天空中的乌云总算随风飘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