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范 萍
哲哲,见字如晤!大学生活适应了吗?看了你的来信,发现你的大学生活还是比较丰富多彩的,但也伴随着困惑。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我在这里试着解答一下你的困惑。
你问我怎样才算“见过世面”,你说“见世面”这个词,已经被不少人跟物质生活的丰富程度画上等号,好像“见过世面”是有钱人的标签;你说发现有不少人为了追求“见世面”,不顾家境好坏,买名牌包包,用名牌化妆品,吃饭只选高档餐厅,热衷于在国内外各个旅游城市打卡等。这些自认为见了点“世面”的人,内心也极其膨胀,优越感极强,对身边缺乏高端物质生活的人表示不屑。
哲哲,其实所谓的“世面”,不过是世界的一面而已。你知道牛排五分熟好吃,而别人能一眼分辨出麦子和水稻的区别;科学家知道如何能够让火箭升空,农民知道如何耕作才能有好的收成;城里的孩子见过高楼大厦,农村的孩子见过漫天繁星……你有你的世面,他有他的世面,不必感到自卑。一个真正见过世面的人,往往不会觉得自己有多优越,不会到处炫耀显摆,更不会轻易嘲笑别人。一个人文化素质不高,去再多的地方,用再名贵的物品,都是井底之蛙。
剥去物质的外衣,“见世面”其实就是“经不经事”,它取决于你在社会上对生活资料的积累,对事件本质的参悟。有人遇事能够预见它的严重性或普遍性,然后进行简单平静的处理;而有的人遇到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便会惊慌失措、庸人自扰。见过世面,是你既可以和劳动的农民相谈甚欢,也可以不卑不亢地走进奢侈品店;既有面对最艰苦环境的乐观,也有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坦然。见过世面,拥有的不是一种见闻,而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这个世界太大了,谁也没资格说自己见过天地万物。谁敢说自己闻过每一种花香,谁敢说自己吃过每一种美食,谁敢说自己攀登过每一座高山,谁敢说自己见过每一片斑斓的鱼鳞……“世面”这东西,是见不完的。人活着就是在见世面,谁又比谁更见过世面?谁的人生又是标准答案?众生皆不同啊!
见到了,认识了,就是见识。中国先辈们就屡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并不是没有人明白,而是人们总是将财富、权力所带来的见闻称之为见识,于是就造就了傲慢。就如某专家说的“农民可以在城里买房,开车回地里干活”,这种话,就是没见识,亦或者可以说,他所谓的见识,太过片面又过于傲慢。
“世面”这个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定义。如果硬要给“见世面”一个定义,我想,网上一个高赞评论就给出了很好的回答:见过世面后,思维方式的改变才是最大的亮点。见过大江大河,就不会拘泥于一条小溪;见过人心万象,就不会执拗于小恩小惠;见过世界的广阔,就会知道自己的渺小。
哲哲,“见世面”其实有四层:
第一层,知道天有多高。
知道这个世界的顶点在哪里:最好吃的食物,最贵的衣服,最富有的人,最奢华的生活是怎样的,最远的地方有多美……大部分人的“见过世面”停留在这一层,也最简单,只用抬头往上看就可以了。
第二层,知道“坑”有多深。
知道这个世界最深的“坑”在哪里:最穷的地方,最黑暗的人心,最贫困的家庭,最阴暗的角落有多么潮湿……到这里,大部分人已经做不到了。因为黑暗的地方无法远观,需要身体力行地走下去,待在别人的泥沼里体会他人的苦难。比如特蕾莎修女,她知道这个世界的下限不是书上写的应然,而是人间烟火中那些走投无路的实然。
第三层,知道“我”在哪。
天高三万丈,地深三万仞,人身七尺不足,我们在这天地之间处于何处?这个听起来很简单,实际非常难,因为我们会被自己迷惑。我们有时候会因眼前的成就而膨胀,忘了自己只是站在高处而并不是会飞翔;有时候又会被身边的困顿打压得盲目自卑,对那些生活在更底层的人视而不见。知道“我”在哪,人生便不会再盲目追求虚妄,亦不会随处自我放逐;不追求最高,不自暴自弃,知道用怎样的力道生活能得到最适合自己的结果。这样的人已是开了“天眼”,得了大智慧,万里挑一了,比如王维,比如苏东坡。
第四层,知道世界上还有左右。
这世界不只有天高地迥的上下之分,还有三千世界的芸芸众生。世界众生皆不相同,他们不在我们上下,而更多在我们左右。每一种世相都有它存在的理由,每一种存在都有它的阴暗和美好。充分包容每个人的不同,充分理解每一种存在,为他人的欢喜而欢喜,为他人的悲伤而悲伤;不再追求高矮,而是追求阅历繁华世界,沉浸于人间烟火,普度众生。这一层的人,可能千年才能出一个,比如孔孟,比如王阳明。
所以哲哲,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向上看得足够高,尽力向下走得足够深,尽我所能心如明镜地知道自己在哪儿,尽心理解左右芸芸众生,能做多少做多少!正如梁启超先生对子女的劝诫一样:“一面不可骄盈自慢,一面又不可怯弱自馁,尽自己能力做去,做到哪里是哪里,如此则可以无入而不自得,而于社会亦总有多少贡献。”做学问如此,做人亦如此。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那是越过重重山丘之后,世界教给我们的温柔。
心有乾坤,方知天地宽!见天地,见自己,见众生,人生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