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友建
一、骑田岭秦汉古道的形成
在古代,从岭南中心广州至中原的道路,在广东境内翻越南岭山脉的路线有两条:一条东线,沿北江溯流而上,经浈江到达南雄市,转取大庾岭路抵达江西,再沿章水下到赣江,最后出长江;另一条西线,沿北江溯流而上,经连江到达桂阳县(今连州市),转取骑田岭路抵达湖南郴州,再沿耒水下到湘江,最后出长江。
骑田岭古道自古为中原入越咽喉之道,是中原扩展南越政治、经济、军事的交通要道。骑田岭古道在秦朝和西汉时为孔道(又名“新道”)。秦王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王朝为统一中国,“乃使尉(官名)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领(领同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远征南越。其中“一军处番禺之都,当是越过骑田岭,经湟水(连江)入今北江而下”。此时已修筑了骑田岭古道的雏形,直通岭南中心广州。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卫尉路博德将兵屯桂阳(今连州市);元鼎五年(公元前112),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今连州市),下湟水(连江),与楼船将军杨仆和戈船将军汇合番禺,消灭了南越割据政权,统一了南越地区。
骑田岭古道在东汉时遂为常路。汉光武帝建武年间(公元25至56年),卫飒曾任桂阳太守,他为了方便管治,改善桂阳郡治(今郴州市)至郡内边远地区含洭、浈阳、曲江三县的交通条件,于是凿通了骑田岭五百多里的山道,修驿站,设邮馆。汉章帝建初八年(公元83年),郑弘代郑众升任大司农,奏请朝廷,开凿了零陵(今湖南永州)、桂阳(今郴州、连州)峤道,“于是夷通,至今遂为常路”。进一步完善了骑田岭上的路网。于是岭南贡品经这里直接送抵洛阳。后来,为使南海的龙眼、荔枝送入皇宫中尚保持新鲜,专门设置了特殊的驿站“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即五里一小站、十里一大站。但毕竟龙眼、荔枝的保鲜期太短,要把新鲜的南海龙眼、荔枝送达洛阳,路上必须快马加鞭,马不停蹄,累死了不少人和马。汉和帝主政期间(公元92至105年),时临武令的唐羌,见状乃上书谏曰:“南州土地炎热,恶虫猛兽不绝于路,至于触犯死亡之害。死者不可复生,来者犹可救也。此二物升殿,未必延年益寿。”汉和帝下诏曰:“远国珍馐,本以荐奉宗庙,苟有伤害,岂爱民之本。其勅太官勿复受献。”于是叫停了南海龙眼、荔枝的贡品。这一史事,充分说明骑田岭古道在东汉早期已经是可快速通行的常路。因骑田岭古道始于秦朝,成于汉朝,所以也叫骑田岭秦汉古道。
二、骑田岭秦汉古道是外界了解连州信息之道
唐朝中后期,大批京官受贬到连州任职。由于连州的风土人情与中原有较大的区别,特别是连州山水秀丽,刘禹锡诗“剡中若问连州事,唯有千山画不如”。他们大都是饱读诗书的文人雅士,沉迷于“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推行“以艺启智,以美育人”,经数十年的建造,终于在连州建成了岭南风格的园林——海阳湖。
约于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元结任连州刺史,期间主持疏凿海阳湖,于其中及湖边建设亭台景观,并写《海阳泉》《曲石凫》《望远亭》《石上阁二首》《海阳湖二首》《磐石二首》《湖下溪二首》《夕阳洞》等诗,记录了海阳湖景观。其后不断有人改建或增修亭台景观。唐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礼部员外郎王仲舒贬为连州司户参军,期间常与学佛人景常、元慧游玩于海阳湖,晨往而夕忘归,为避风雨寒暑,在海阳湖畔建凉亭。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十二月,韩愈贬阳山令,次年春抵贬所。凉亭建好后,王仲舒请好友韩愈为凉亭命名。韩愈取《诗》所谓“鲁侯燕喜者,颂也”,把凉亭命名为“燕喜亭”,并作《燕喜亭记》,描绘了其周边的景观。元和十年(公元815 年),刘禹锡贬连州任刺史,期间疏浚海阳湖,对湖边景观增修完善,并为之命名,作《海阳十咏》。刘禹锡所吟咏的海阳十景, 包括“吏隐亭”“切云亭”“云英潭”“玄览亭”“裴溪”“飞练瀑”“蒙池”“棼丝瀑”“双溪”“月窟”。
海阳湖景观是与唐代广泛流行的私人园林别业颇为不同的地方公共园林,因此引起了中原人的广泛关注。元结的海阳湖诗,传到京师甚至日本。因韩愈《燕喜亭记》的影响,中原人在谈论游览山水时,都要谈到连州。韩愈外甥李贶在《燕喜亭后记》中曰:“中州人既以连遐远,不可得与游。皆依记以图为馆宇饰,味山水者,莫不目登心到焉。”唐长庆间(公元821至824 年),王诩任连州刺史,把海阳湖画成图,寄给好友李涉,李涉作《谢王连州送海阳图》:“谢家为郡实风流,画得青山寄楚囚。惊起草堂寒气晚,海阳潮水到床头。”这些信息都是通过骑田岭秦汉古道传递的,因此说骑田岭秦汉古道是外界了解连州信息之道。
三、骑田岭秦汉古道是文人的友谊之道
按规定被贬官员是不能自由离开贬地的,而他们的亲友则往往在贬谪地之外,他们到达贬地后会感到孤独无助,渴望与外界沟通联系,在这种情况下,有三种方式可与外界联系。首先,通过邮馆,寄诗书和礼物,向亲友表达情感。唐元和年间(公元806至820年),柳宗元被贬永州任司马,期间其姐夫崔简在连州刺史,柳宗元作《与崔连州论石钟乳书》寄崔简,书中探讨石钟乳的优劣与用法,同时流露出对姐夫崔简身体健康的无限关怀。唐元和末,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刘禹锡被贬为连州刺史,两人联系密切,从刘禹锡《谢柳子厚寄叠石砚》可知两人间情真意切。连州地处岭南,瘴湿毒气严重威胁人民的健康生命,因为人民不懂医术,每一得病,就是请巫婆驱妖赶鬼,常常误了医治而轻病变重病,重病丢性命。刘禹锡看到这一状况,十分痛心,他在医学上有一定的造诣,但还不足以应对连州的疾病,因此常与也懂医术的时任道州刺史的薛景晦书信来往,探讨医学问题。后来薛景晦把自己收集到的《古今集验方》十通赠给刘禹锡。刘禹锡把平时所收集的五十余篇验方,加上薛景晦的十通《古今集验方》,进行整理后命名为《传信方》,刘禹锡在《答道州薛侍郎论方书书》和《传信方序》记录了这一事件。刘禹锡和薛景晦对朝廷贬他们到边州怀有怨气,但都不忘民忧和国忧。其次,自己虽然受限制不能出境,介绍好友前去拜访慰问对方,如刘禹锡《海阳湖别浩初师并引》:“前年,省柳仪曹于龙城,又为赋三篇,皆章书。今复来连山,以前所得双南金出于械?亟请余赓之。”显然,别浩初是柳宗元介绍而来的。再次,像韩愈与张署同时受贬在相邻的两县,他们定期在交界处相聚,以叙情感。唐贞元十九年(公元 803)十二月,韩愈贬阳山令,张署贬临武令。他们一路同行至临武后,张署送韩愈至两县交界的期宿村(今临武县九泽水村),并约定每一个月在此相会一次,韩愈《祭河南张署员外文》有所记录:“君止于县,我又南逾;把角相饮,后期有无。期宿界上,一夕相语。”他们在期宿村交流感情、交换信息、增加友谊。在一次相聚时,张署作《赠韩退之》“九疑峰畔二江前,恋阙思乡日抵年。白简趋朝曾并命,苍梧左宦一联翩。鲛人远泛渔舟水,鵩鸟闲飞露里天。涣汗几时流率土,扁舟西下共归田”,表达出了归隐之意,韩愈却作《答张十一功曹》“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表达出了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劝勉张署千万别消沉下去。唐贞元二年(公元 804)夏天,韩愈与张署再次相聚于期宿村,他们枕着胳膊斜躺着,张署把大腿压在韩愈的身上。仆人来报信说,有老虎闯到了马棚里,因为不敢惊动、追赶,老虎拖走了韩愈的骑来的䴌。韩愈感到悲切,张署却劝慰韩愈说,䴌这个东西用来拉车也跑不快,老虎把它拖走倒是个好的预兆,来年正月就会应验。张署还说他也在这中间,到时要和韩愈一同验证。他们在人生低潮时,相互劝勉和鼓励。他们的交往是通过骑田岭秦汉古道进行的,因此说骑田岭秦汉古道是文人的友谊之道。
四、骑田岭秦汉古道是古代文化之道
自东汉始,骑田岭秦汉古道就是中原沟通岭南的主要通道,经此,中原文明源源不断地流入岭南。
茨充代卫飒为桂阳太守,教百姓种桑植麻,劝令养蚕织屦,民得其利。由于连州更适合苎麻生长,种植苎麻的面积扩大,苎麻丰收,于是纺织业迅速发展。到了唐朝,竹苎练、白苎细布成为朝廷贡品,为了方便苎麻的交易流通,朝廷在连州建立了专门的运输码头“麻埠”,此地名沿用至今。刘禹锡《插田歌并引》中“农妇白苎裾,农夫绿蓑衣……昨来朴卫士,唯用筒竹布。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可知白苎布可作普通农妇的衣服;筒竹布也就是竹苎练,是京城的紧俏品,小计吏有信心,待我有钱了,用筒竹布贿赂京城官员,可使“我作官人去”。东汉末年,时任沛相的汝南人袁忠,见天下大乱,带领家人逃到连州居住,建造了北江水系第一个人工水利工程——龙腹陂,使得所耕种的近千亩农田的灌溉水源充沛,该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灌溉作用。经骑田岭秦汉古道,以耕织技术为代表的古代中原先进农业文明进入岭南,大大地提高了岭南的生产力,也经此古道互通有无,从而大大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进而为岭南子弟学习文化和进行文化活动准备了物质基础。
东晋时,郡人范伯慈往返于连州福山、湖南资兴凤梧山和浙江台州天目山,从事道学活动。梁中大通三年(公元531年),时任梁常侍的郡人廖冲认为“天下将不能久治”,于是挂冠举家迁归故里,往返于连州福山和湖南衡阳衡山学道,后结庐隐居静福山,炼丹修道,于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白日飞升仙去,时人遂以廖先生居所为观,“清虚”为号,后连州福山被认定为中国第四十九福地。在唐朝,连州城附近已有开元寺(即后来的北山寺)、大云寺,从韩愈、刘禹锡在连州作的诗文可知,时连州僧人佛学游学活动也很活跃。韩愈《送惠师》“发迹入四明,梯空上秋旻,遂登天台望,众壑皆嶙峋”,可知僧人元惠曾在四明山、天台山学佛,后来到连州,与韩愈相遇并成为好友;韩愈《送灵师》“寻胜不惮险,黔江屡洄沿。瞿塘五六月,惊电让归船……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落落王员外,争迎获其先”,可知僧人皇甫灵,诗文造诣很深,曾游学黔江、瞿塘和开忠二州,应好友王仲舒邀请到连州。刘禹锡在连州作《海阳湖别浩初师并引》《赠约师并引》《观棋歌送儇师西游》《有僧言罗浮事因为诗以写之》四首有关僧人的诗,都讲述了各僧人的游学活动。因骑田岭秦汉古道,道学、佛学传入连州,并与外界保持深度交流融合,连州的道家、佛家文化得以迅速发展。虽然道家、佛家是以“出世”为主要特征,但一方面连州子弟通过道士、僧人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精彩和官家的优渥,从而激发他们“入世”的想法;另一方面部分道士、僧人本来就是满怀“入世”思想的儒学之士,虽然因某些原因改入道门、佛门,他们“入世”之心难以泯灭,在与连州子弟交往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入世”儒家思想,从而影响连州子弟,让他们有“入世”的想法。因此,道家、佛家文化的发展,在当时儒家文化落后的连州,促进了以“入世”为主要特征的儒家文化的发展。
卫飒任桂阳太守期间,为改善民风民俗,在郡内“修庠序之教,设婚姻之礼”,开启了儒家文化的教育。早期也有一些文化名人到连江流域活动,如南北朝时期,著名南朝陈大臣、文学家江总,寄居岭南时,曾游览连江,现留存了他记录连江景色的《贞女峡赋》,贞女峡位于距连州城三公里的湟川上,和记录他在连江生活情景的《衡州九日诗》,衡州治所在连江畔的含洭县(今英德市含洭镇)。但是,直到唐朝贞元年间(公元785至805年),连州的文化风气还未开化,韩愈《寄三学士诗》“远地触途异,吏民似猿猴。生狞多忿很,辞舌纷嘲啁”及《送区册序》“县廓无居民,官无丞尉,夹江荒茅篁竹之间,小吏十余家,皆鸟言夷面”,反映出当时的文化发展情况。开启连州文脉的,则是文学巨匠韩愈、刘禹锡,他们的到来带给连州焕然一新的社会风气。首先,他们来到偏远的连州,自身坚持学习。韩愈《县斋读书》“出宰山水县,读书松桂林……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刘禹锡《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皆有所记录。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作为地方长官都爱好读书,下面的人必定更加爱好读书。其次,因为韩愈、刘禹锡的名气大,他们都有一批崇拜者,部分崇拜者追随他们来到连州,进行游学及向他们请教。韩愈《梨花下赠刘师命》“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刘生》“越女一笑三年留,南逾横岭入炎州”,记录了刘师命兄弟俩追随韩愈来到连州。刘禹锡《送周鲁儒赴举并引》“宋日营阳内史孙,因家占得九疑村”则记叙了周鲁儒从九疑(嶷)山来请教。所以连州的读书风气增浓。刘禹锡重视地方教育,并亲自教授,而且教育效果明显,在《送曹璩归越中旧隐诗引》中,刘禹锡毫不遮掩地说:“居三时,而功倍一岁。”因此,在刘禹锡任连州刺史的第三年(公元815年),迎来了史上第一个进士,刘禹锡的学生刘景进士擢第,刘禹锡满怀喜悦的心情写了《赠刘景擢第》,诗曰:“湘中才子是刘郎,望在长沙住桂阳。昨日鸿都新上第,五陵年少让清光。”从此开启了连州的文风。三十年后,刘景的儿子刘瞻进士擢第,成为连州史上第二个进士,后官至宰相。其后三百年间,连州人才辈出,有时一榜进士多达四名连州人,赢得“连州科第甲通省”“文物科第与中州相颉颃”的美誉。
骑田岭秦汉古道,是中原文化人进入连州的必经之道。刘禹锡在走骑田岭道时,写了《度桂岭歌》“桂阳岭,下下复高高。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寄言迁金子,知余歌者劳”。桂阳岭是骑田岭在连州境内的一座山。也是连州学子进京争取功名的必经之道,更是连州才子进朝为官的必经之道,千百年来承载着连州士子的希望、喜悦和离伤。五代黄损进士擢第后,满怀喜悦心情走出连州,写下《出山吟》:
来书初出白云扃,乍蹑秋风马走轻。
远近留连分岳色,别离呜咽乱泉声。
休将巢许争喧杂,自共伊皋论太平。
昨夜细看云色里,进贤星座甚分明。
因此,骑田岭秦汉古道是古代文化之道。
骑田岭秦汉古道是承载着连州乃至岭南与中原及海外文化交流的历史平台,是极具历史文化内涵的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