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学思
印度教神话故事一则:
至高无上的湿婆大神和他的妻子雪山神女居住在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之顶。他们有两个可爱、健壮的儿子,分别是哥哥战神室建陀和弟弟象头神伽内沙。有一天,湿婆得到了一个带有神奇法力的芒果,据说吃了它的孩子会变得更加聪明与智慧。室建陀和伽内沙都渴望得到这个芒果。于是,湿婆决定让二人赛跑,谁能先绕世界三圈,他就把芒果给谁。
室建陀二话不说,骑上自己的孔雀坐骑,风驰电掣,转瞬之间已经飞到了千里开外。高山大川、陆地海洋都被他甩在了后头。没过多久,已经转了半个世界。但是,隐隐约约之间,室建陀似乎总觉得弟弟伽内沙远在自己的前头,任凭自己如何加速,也追赶不上。
看到哥哥骑着孔雀一跃而起,伽内沙很是发愁。他还是个小男孩,坐骑也只是一只不起眼的老鼠,若是比拼速度,怎么可能追得上哥哥的孔雀呢?忽然,伽内沙灵机一动,请湿婆与雪山神女并排而坐,而他则双手合十,绕着自己的父母转起圈来。
待得室建陀绕世界转了三圈回来,却发现伽内沙已经将芒果拿在手中,笑嘻嘻地看着自己。室建陀十分诧异,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你一直比我快吗?”
伽内沙恭恭敬敬地回答:“亲爱的哥哥,你绕了你的世界三圈,我也绕了我的世界三圈。”他指了指湿婆和雪山神女,“我们的父母就是我的世界!”
喜马拉雅山的另一边
印度和中国的第一次“相遇”,是在五千万年前的古近纪。那时,海洋中漂浮的印度板块不断向北移动,与中国所处的亚欧板块相撞。大陆激荡,山川乃生,板块交界之处逐渐隆起,形成了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中印的母亲河黄河、长江和恒河,都在此处发源。中国和印度,在两个民族形成之前,就注定了要做永世的邻居。
很多年后,人类才出现在这片大陆上。在公元前的几千年里,东亚和南亚两块肥沃的土地先后孕育出了文明。相传,在东亚,黄帝与炎帝订下盟约,华夏民族的雏形从此诞生;而在南亚,一位强大的部落首领——婆罗多(Bharata),征服了他所知的整个世界,成为印度的第一位“转轮王”(Chakravartin,征服全世界的领袖)。
从此,中印两个民族开始了广泛而密切的交流。印度的古代典籍称中国为“秦”(Cina),说那里是一个盛产丝绸的东方大国。中国的国民则被认为属于刹帝利种姓,地位仅次于最高的婆罗门。中国对印度的记载就更为丰富了:从汉武帝时期,张骞道听途说的南方某国“身毒”;到魏晋时期,频频来华的“天竺”僧人;再到《大唐西域记》中,玄奘法师万里求法、旅居十余年的“印度”,这个国度的形象愈加清晰与丰满。
印度文明作为四大轴心文明之一(另外三个是中国、希腊与希伯来),有其独特而系统的世界观与思维方式:视角向内,重视思辨;看待事物时尤为关注隐喻与象征意义;视尘世为虚幻,渴求最终的解脱。这对更注重现实世界的中国文化来说,无疑是种补充。起源于印度的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对中国人的信仰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从印度传入的因明学(逻辑学)、音韵学,以及绘画、雕塑艺术,都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如今,许多来自印度的文化元素已经彻底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讲究“缘分”、相信“因果”。
徘徊中的巨象
印度既有古老的文明,也是一个年轻的国家。1947年,印度从英国的殖民统治中独立,这在当时被许多西方观察家认为是最鲁莽、最无前途的建国决定。那时的印度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之中——因印巴分治而引起的屠杀致使上百万人丧生,另有上千万名难民无家可归,亟待安置;在印度国土内,500多个大大小小、各自为政的土邦星罗棋布,其中不乏试图割据一方、抗拒一统者;西北边境上,新组建的军队正在与“本是同根生”的邻国激烈交火;在南部海岸上,盘踞于此的葡萄牙人却不肯归还殖民地果阿;偏偏在这个时候,带领印度人民取得独立的精神领袖“圣雄”甘地,又被印度教极端分子刺杀身亡。在内忧外患的多重压迫之下,这个新生之国似乎随时都有夭折的危险。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70余年过去了,印度不仅没有分崩离析,反而日渐发展壮大。她不仅成功吸纳了所有内部土邦成为领土,夺回了果阿等殖民地,甚至在1975年还吞并了小国锡金。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的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如今已是GDP增长最快的大国之一。文化艺术尤为繁荣,宝莱坞电影享誉全球,在国内与海外都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在军事科技方面,印度也拥有核武器、洲际导弹、卫星导航系统及航空母舰等一系列“大国标配”,实力足以与英、法等传统强国一较高下。
当然,在欣欣向荣的同时,还有许多问题正在折磨着这个“人口超级大国”。庞大的年轻人口虽是印度的最大资产,但要充分挖掘其潜力却是困难重重。印度的儿童数量是中国的近两倍,但近四分之一生活在极度贫困线以下,健康状况和教育水平不容乐观。每年有数以千万计的青年人进入劳动市场,但没有足够的就业岗位能容纳,糟糕的基础设施、腐败丛生的官僚体制严重制约了各领域人才追求梦想的可能性。此外,印度在种族、语言、宗教上的多样性也给国家治理带来了很大挑战。如何平衡中央与地方的权力与利益,如何调节不同族群之间的冲突,都是事关印度国运的大问题。
印度正在寻找这些问题的解法,而解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这个文明的前途。是逐渐沉沦,成为一个让世人凭吊的没落文明;还是发愤图强,闯出一条印度特色的成功发展模式?无论是哪种结果,在整个人类都在面临巨大考验的21世纪,印度,这个占有全球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无疑会在世界舞台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次跨越数千年的探索之旅
今天印度的缤纷多彩得益于数千年历史的层层积淀。许多不同肤色的人种、文化迥异的民族都在印度留下了自己的脚印。曾经盛极一时的帝国衰亡了,曾经纵横捭阖的英雄逝世了,但在这片信仰灵魂转世的次大陆上,没有什么会真的被忘记。历史在今天的印度不断重生。在传说中、习俗中,乃至在思潮与运动中,我们总能察觉到曾经的事件或人物,悄悄把自己化身为一个故事、一个节日或者一个观念,继续在当代社会焕发自己的生命力。
举例来说,上古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两大部族因为争夺王位而决战于俱卢之野,这段历史被记载在印度人家喻户晓的史诗——《摩诃婆罗多》中,激发着一代代青少年的英雄情结;莫卧儿皇帝阿克巴深受人民爱戴,因为他曾到拉贾斯坦地区游猎,至今当地人民仍会在每年“大帝节”这一天抛撒红粉,集会狂欢;而在今日的印度政坛,莫迪和他的印度人民党之所以能呼风唤雨,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近千年来印度人不断累积了对外来殖民者(中亚穆斯林和欧洲人)的反感情绪。数千年以来,印度文明和社会的发展一直大致保持着连续性,传统的服饰、建筑、艺术、习俗等文化元素在今天依旧鲜活动人。
了解印度的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透彻地认识今天的印度(或南亚)。包罗万象的印度历史有时扣人心弦,即便是单个事件的发展也引人入胜;而有时又充满神秘感,有许多有趣的问题需要我们在穿越时空的探索中,在微妙的历史细节中寻找答案。
当五千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现,我们想要知道:雅利安人是谁;种姓制度是怎么回事;五彩斑斓的狂欢和清心寡欲的修行,哪个才是真正的印度文化;印度究竟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还是一个“伪装成国家的大陆”;中印两国的历史进程有何异同之处。我们还想知道:印度共和国的立国精神是什么;甘地、尼赫鲁、莫迪,他们心中的“印度梦”是什么样子;印度的明天会好吗?
《插图印度史》试图从历史的角度来回答这些我国读者对于印度最关心的问题。笔者在写作时,在考据、义理和辞章三个方面都做了努力,力求此书在专业知识上过关,论述有一定深度,同时也比较生动有趣。不过笔者也知道,这是一个极难达到的目标,自己的能力也十分有限,所以本书一定有许多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本书分为十章,每一章讲述了一个历史阶段。每一章的最后,都有一节“历史回眸”,先总结这一历史阶段的时代精神,而后针对所涉及的某个核心问题,进行跨越多个历史时代的梳理和论述,并分析其对当代印度的影响。印度文化中的一些重要元素,如诗歌、神话乃至建筑遗迹等,则被作为小专题穿插在各章中。同时,笔者还引用了不少印度历史文献,如吠陀原典、帝王铭文以及同时代人的著述等,希望读者在阅读时,能更直接地体会到印度的独特风情。
印度板块至今仍在以每年大于5厘米的速度向北移动,中国和印度的距离在不断缩近。对于今天胸怀壮志、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我国国民来说,是时候认真了解下这个庞大而有趣的邻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