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钱国宏
她因电影《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而闻名天下;她是江南首富沈万三的故乡;她曾经让著名作家三毛潸然泪下;她也曾让旅美青年画家陈逸飞妙笔生花……她,就是中国十大水乡古镇之首——周庄。
周庄位于上海、苏州、杭州之间,是一个典型的江南水乡小镇。她始建于宋代,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素有“中国第一水乡”的美誉。邂逅周庄,无时不刻都能强烈地感受到那扑面而来、不可阻挡的诗意。
周庄的桥,诗意纵横。桥是周庄的根。在周庄“井”字形的水道上,完好无损地保存着元、明、清三个朝代建造的14座石梁桥和石拱桥。石桥或如长虹卧波,或如犀牛望月,或如西子回眸,静静地跨在河面上,血管一样连接着周庄。进入周庄,桥和水,是给游人印象最深的两种标签。周庄的桥,古意拙朴,形态各异,耐人寻味:贞丰桥畔,诗韵悦耳;双桥联袂而筑,是古镇神韵的外化;桥楼合璧的富安桥,则以“阁中飞桥,桥上建屋”的形象,成为古镇的一种典范。随意走上周庄的桥,不仅可以感受到那扑面而来的石文化的魅力,更能让人从桥上精致的雕栏和桥廊中,寻觅到时光走过的痕迹,聆听到岁月在周庄行走的跫音。1984年,旅美青年画家陈逸飞将周庄的双桥画成油画,取名《故乡的回忆》在美国展出,后被美国人购买并赠送给邓小平。1985年,这幅画经过陈逸飞的加工,被联合国选为首日封图案,周庄从此因桥而扬名天下。
周庄的水,诗意淋漓。水是周庄的魂。水乡周庄,因水而灵动。水,不经意间将周庄划为若干区域,仿佛是画家随手的一描,便描出了庄子的筋脉。如果说黄河之水如健硕的陕北大汉,那么周庄的水就是名副其实的小家碧玉了,因为她流淌着一种淡淡的静谧的美。漫步周庄,小桥流水人家的图画中,水韵很容易把人带入到桨声灯影的真实梦境中。盈盈碧水浮着一叶叶小舟,桨声欸乃,悠然过巷,圈圈涟漪静静地荡漾开去,像极了一幅油画,又像在历史长廊中慢慢穿行。石板桥秀气地挺于水道之上,更加衬托了水的静美,一动一静,动静相宜,兼之岸边随风拂动的妖娆柳色,更加诠释出“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当中一个周庄”的深邃内涵。
周庄的夜,诗意氤氲。夜是周庄的眼,华灯初上,夜色阑珊,周庄开启了梦幻之旅。水乡的夜,静谧、浪漫、多彩而富有诗意,明亮的灯光倒映水上,古朴的小舟咿呀驶过,一幅凝固的水墨画瞬间被搅乱,船桨把灯影斑驳的夜荡碎了,粼粼波光携带着微凉的晚风,逐次飘向岸边的座座古
宅……翠竹摇曳,吴歌悠扬,越曲清丽,这次第,最适宜坐在岸边枕河而居的人家里或者客栈里,吃茶,摇扇,闭目,仰头,听二胡清越、昆曲缠绵、船娘低回,时空穿越,恍然间,如同走进了《花样年华》。
周庄的建筑,诗意绽放。驳岸,拱桥,水巷,石阶,古朴的建筑,构成了周庄古镇特有的风貌,而斑驳的老墙、黛色的旧瓦、光滑的石板街所孵化出的古老建筑,更能品出水乡沧桑的韵味。古镇中,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保存完好率达60%以上,其中有近百座古宅院及60多个砖雕门楼,还有部分过街骑楼和水墙门。周庄张厅为明朝中山王徐达的弟弟徐孟清的后代所建,其特点是“轿从门前进,船从家中过”,布局精巧,巧夺天工,历经百年,风姿卓然。沈厅又名敬业堂,是周庄最大的民居建筑,由江南富商沈万三后裔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所建。七进五门楼,庭院深深,回廊曲折,大小100多间房屋,气宇轩昂,布置精当。楼在桥边,窗在水上,粉墙黛瓦,点缀其间,茶幌酒旗,迎风招展,雕花窗棂,玲珑精致……多像一幅《清明上河图》啊!
诗人说:周庄是一首明清时期遗落的民间江南民谣,古朴,自然,灵动,需要用心聆听;作家说:周庄是一杯酽醇的龙井,翠绿,香郁,味甘,形美,需要慢慢品酌;而身在周庄沉醉的我则认为:周庄是一处安放灵魂的圣地,在这充满诗意的地方,我们可以抵达灵魂的最初之地,更能找回丢失的自己。
六尺巷:世界上最宽的巷子
去安徽桐城旅游,并不是受了当地朋友的“蛊惑”,而是对这个享有“文都”美誉的古城有着深厚的景仰之情:它是清代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发源地,更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大谋士范增、“桐城派三祖”之一的姚鼐、甘肃布政使汪志伊等历史名人的故乡。不过我对桐城印象最深的却是大名鼎鼎的“六尺巷”。
出租车几经辗转,将我们载到了六尺巷景区。其实这里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景区”,因为实在是太僻静、太狭小。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高大的石牌坊。石牌坊右边是一个小院落,门庭为徽派建筑,灰砖,青瓦,白墙,透着徽派建筑的美学。门楼上写着一副对联:“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横批是“文都桐城”。门口的左边是一个高大的石牌坊,牌坊后面一眼望去,是一个不是很长的小巷子。朋友告诉我: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
“六尺巷”是一条百米长、两米宽、2.5米高的小巷,巷子两侧为光滑的灰墙,墙顶覆以灰瓦,灰瓦下衬一节白墙,依然是典型的徽派建筑风格;巷子的地上铺着细长的鹅卵石。巷口右面立着一通文物保护碑,正面镌刻着三个大字:“六尺巷”。巷子不是很幽深,一眼便可以瞧见巷子尽头的景物,但却显现出一种朴素无华的韵味,像极了当年巷子左右的两家住户。巷子墙顶爬满了爬山虎之类的植物,两侧院墙内的树木高大林立,树干高高地伸展出来,在小巷的上空形成了完美的遮阳伞。
游人不多,我和朋友慢慢地走进小巷,踏在光滑而斑驳的鹅卵石,抚摸着灰砖砌成的院墙,仰视墙头上探出的枝条,竟有一种在时空隧道中徜徉的感觉,脑海中倏然飘过了那首诗脍炙人口的诗。
据桐城县志记载:清朝康熙皇帝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时,老家桐城的亲人起墙脚做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界毗墙的地皮而发生争执。家人便去信给张英,请这位显赫的京官为家里人“撑腰”。
其实对于这位京官来说,一张纸条甚至一个口信儿,便可将这场邻里官司打赢,但是张英没有这样做,获悉情况后他当即给家人回信,全信只有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封信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劝嘱家人要放宽胸襟,主动退让。“诗信”说得在情在理,且“大义凛然”,家人顿悟,立马主动让出三尺界墙。张家之举让邻居深受感动,便也主动退让三尺界墙,于是两家之间便出现了一条带着乡里温度的“六尺巷”!此后,“六尺巷”的故事便在桐城。乃至全国流传开来,成为坊间美谈。
百米长的小巷不到5分钟就走完了。虽然这条空空如也,且仅有百米之长,但我却觉得这个巷子是世界上最有内涵、最长的巷子,更是最宽的巷子!巷子背后的故事所折射出来的精神,足可让后人玩味、品咂几代、几百年!空空荡荡的巷子,写满了“胸襟”“格局”四个字。一个懂得“礼让”“包容”,讲究“胸襟”“格局”的人,脚下的路只能是越走越宽,春风拂面。小到一个人和家,中到一个团体和部落,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莫不如此。
走在六尺巷中,听着鹅卵石上反射回来的脚步声,我陷入了沉思。张英是康熙皇帝宠爱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其子张廷玉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为官于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共计50年。父子俩可谓身居显位,“有官居鼎鼎”,不但没有以势压人,反而以宽广的胸怀礼让于邻,正是这种胸襟和格局,使得张氏父子两代能够在满族人统治的清朝稳坐高位,深得皇家宠幸,其为人处事的隐忍、大度、宽容,当是一个重要原因。张英年迈乞归故里时,康熙皇帝亲赐联曰:“远处尘埃少,闲中岁月长。”这哪是皇帝对臣子间赐对联,分明是两个老朋友临别时的赠言嘛!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张英的倚重和亲近。张英之子张廷玉更是为三朝皇帝所信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他们的为官、为人、处世之道,也为天下人所赞叹。而“六尺巷”,仅仅是张氏家风之一斑。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虽然当年“六尺巷”故事的主人公都不在了,但是“六尺巷”的精髓却传承了下来,并且浸染、感化着一代又一代桐城人和桐城以外的人。日落,星移,月转,风起,“六尺巷”婆娑的光影里记载着感人瞬间,讲述着一个城市和民族的胸襟与格局,向世界昭示着一个东方民族的和谐、礼让与宽容。
“六尺巷”,世界上最窄的巷子;
“六尺巷”,世界上最宽的巷子!
相关链接:
六尺巷,位于安徽省桐城市的西南一隅,全长100米、宽2米,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2年),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的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端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作者简介】钱国宏,笔名麦豆军团、快哉风,生于辽南,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作品散见报刊,省作协会员,美食达人,旅游狂人,收藏痴人,民俗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