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婉
莎翁的一句“女人啊,你的名字叫脆弱”似乎成了众多文学作品对女人的定义,连孩童们所熟读的童话也不能幸免。
我们从小浸染在童话的世界里,那些我们所熟悉喜爱的白雪公主、睡美人、豌豆公主……无一不是脆弱、美丽、善良的女子形象。她们的美貌世间无比,她们最大的贤良美德就在于没有任何抱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等待救赎她们的白马王子。公主们都是命运的宠儿,只要那张倾国倾城的脸庞还在,就会有无数的仰慕者甘愿为之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然而生活在尘世间的无数女子,却大都出身平凡,相貌平庸,她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等了一辈子都没能等到那个能给自己人生幸福的白马王子便悻悻老去。我总想,假如王子的那一瞥没有激起他热吻公主的欲望,那么白雪公主是不是就只能咽着毒苹果死去?
电影《白雪公主与猎人》给了我们新的答案。影片中的白雪公主在遭受王后的毒手后自己设法逃脱魔爪,在遇到小矮人后,公主向小矮人们学起了武艺,她在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强大的同时也承担起一个国家领袖的重担,而王子只是她并肩作战的伙伴与互通心灵的伴侣,并不是命运的救赎者。公主最终靠自己的能力推翻了魔后的统治,成为国家的主人。看完电影,很多人骂编者胡闹,把天真的童话改得面目全非。而我认为,不天真的童话才有警醒人心的作用。
我想改编这部童话的作者应该是位女性吧。因为只有女人自己才明白:不管深爱自己的那个人有多么强大,都没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就像那个著名的故事,当女巫让骑士选择是希望自己白天变美女、晚上变老太婆还是白天变老太婆、晚上变美女时,骑士给出了最聪明的选择:让女巫自己决定。于是王后想要的答案有了,女人最想要的东西是把握自己的命运。
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创始人之一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说,女人是男人塑造出来的。当夏娃从亚当的肋骨分离出来的那一刻,女人便按着男人的标准在塑造自己。可能童话的作家也大多是男性吧,所以他们总按着自己的标准来塑造笔下的女性:美丽善良并且逆来顺受。读着童话长大的我们,不免用童话中的女性来参照自己,于是长得不漂亮的不免自卑自怜,反叛的不免心生愧疚。然而庆幸的是,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聪慧而不甘屈辱的女性勇敢地发出自己的声音。今天,女孩子们都能和男孩子一样平等地接受教育,在梦想的舞台上追寻自己的人生。这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而这一切都是那些敢于把握自己命运的女性先辈为我们争取的。
身为一名女教师,我总不免想到:世界上第一个站上大学讲台的女教师——居里夫人,在那个人们普遍认为“女人就该待在家”的时代,她凭自己的聪慧勤勉冲破世俗舆论的种种阻碍,在男人主宰的科学领域独占一席之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用自己的成就向世界证明:女人也能把握自己的命运,追逐自己的梦想!
杨澜、柴静、曾子墨、希拉里、邓文迪……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这些聪慧勤勉的女子,同样用她们的行动向世人展现新时代女性的自尊自强的精神,向世界展露自己的独特风采!
就像丁玲所说的,一个女人的幸福不是沉浸在蔷薇色的梦幻之中,而是在暴风雨中搏斗!我想,一个女人的幸福,应从走出童话的世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