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郭小娜
去杭州开会,来回两天,中间满满的开会日程安排得紧紧的。6 个小时的高铁终于到了, 打车去酒店排队办好了入住手续,出来又打车去西湖,到时已是5 点半了。想去西湖边上的饭馆吃饭,拿到排号纸一看,赫然写着:前面还有54 桌。倒吸一口凉气,照这么着,半个小时都排不到我们。所以果断迈步,准备去西湖溜一圈再回来。
同行的小美女是个90 后,掏出手机一边查一边直播:西湖有音乐喷泉哦,我们去看了正好回来吃饭。一行人嘻嘻哈哈地往西湖边走, 经过封锁路段,排好队,检查了包包,终于来到湖边。此时是6 点10 分,前面的一排老藤椅上坐满了人,西湖边的栏杆上端放着一个相机, 一个帅哥正在调光圈。这里应该是最好的位置和角度,有相机为正。“时间也正好哦,6 点半看完回去正好排到我们吃饭。哈哈。”前面一个老阿姨回过头来说了一声,“七点才开始喷啊。”
“不是吧,七点?那还要等一个小时啊!” 小美女不甘心,过去问工作人员,回来哭丧着脸。是七点,以前是6 点半,后来改了。
“那为什么人这么多啊?还这么早,前面的座位都满了。”
那个阿姨答道:“他们3 点多就来了。”
3 点多?等四个小时看个喷泉?天!我观察了一番,她们都带着茶杯和零食,穿得厚厚的,帽子围巾全副武装,也不怕冷了。我苦笑了一声:“好吧。老阿姨们没事在西湖边看风景也就罢了,那个帅哥用不着提前一个小时端个相机站在这里吧。害我以为都快开始了。”
“就……”小美女的“是”字还没说出来, 阿姨又回头来了一句,“那人家要先调好光圈嘛。”小美女无奈地说了一句,“是是是,要先调好,才不耽误。”她很有把握地掏出手机, 嗯,还有25 桌到我们。过了五分钟,再看手机, 哦,只剩3 桌了!过了一个路口,再看,我们过号了!噢,怎么这样的嘛!看来放弃的人太多了。回去重新排号,七点多终于可以幸福感满满地坐在桌前。这一番简直就是“广州式的折腾”!感慨杭州人的慢生活真幸福啊。想象着杭州人每天喝着西湖龙井,配一碟桂花糕, 吃饱了没事穿着丝绸旗袍,撑一把油纸伞,袅袅婷婷地漫步到西湖边欣赏美景,不说话也是一种表达啊。这日子优哉游哉,每天也就那么四个小时四个小时地过去了,美得像一副画, 这就是传说中的诗和远方吗?
广州人整天都是以分来计算,心浮气躁, 六神无主,一副催命鬼的样子。学学西湖边上的老阿姨和那个举着相机的小帅哥吧,他们的脚步一定会比我们慢一些,他们的呼吸也会更平缓一些,就像那个热心接我们话的阿姨一样, 一直那样无声地笑着看着我们。我无端觉得他们都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