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维新
作者简介
王维新,原籍陕西,现居北京。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文学》《陕西日报》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600多篇,获奖110次。主编书籍10部,参与编纂丛书12种,创作拍摄《根植沃土》等电视艺术片脚本18部。系中国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作家联谊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映入我眼帘的这面湖泊只有一半,叫晓月湖,另一半叫宛平湖,均在建设当中,尚未完美,姑且叫作半湖。
建成于金代明昌三年的卢沟桥雄踞在北京广安门外西南,她横跨永定河,气势非凡。这条河流的上游叫桑干河,发源于山西马邑县,即现代朔县的雷山一带。
位于京西丰台区的卢沟晓月是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曾有“一天三月”自然奇观,遐迩闻名。元代陈孚的《卢沟晓月》诗对她做了这样的描述:“长桥弯弯抵海鲸,河水不溅永峥嵘;远鸡数声灯火杳,残蟾犹映长庚月。道上征车铎声急,霜花如钱马鬃湿;忽惊沙际影摇金,白鸥飞下黄芦立。”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确,半湖的美妙与神奇让人连连称奇,感叹不已。每当农历月末时光,天近拂晓,东方刚刚露出鱼肚白色的时候,蔚蓝色的天空弯月倒挂,大地如银,湖水如镜,卢沟桥上月光如霜,又好似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白纱。朝气清蒙,迷迷漫漫,鸟声啁啾,微风拂面,那令人遐想无穷的月亮,像银盘一样挂在天边,映照在半湖平静的水面上,一只青蛙突然一声“滚瓜”的鸣叫,惊醒了沉睡的月亮,她在湖水中晃动着优美的身姿,湖水溅起圈圈涟漪,一圈一圈地向外散去。这样的光束,这样的色彩,这样的画面,这样的月影,不管是春寒料峭的清晨,还是风扫落叶的秋晓,大地的景物随季节而变,色彩或碧青,或朦胧,或苍黄,但若无暴雨相扰,半湖五更的月色、石桥、田野、河流、湖泊、树木、村庄,总可以组成一幅多层次的丹青佳画,渲染飘浮于行旅者的视野,镌刻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让人们对大自然生发出许多美感和赞叹,又何尝不是对治水造景人见识的推崇和敬仰!
站在湖滨,远远望去,京城的箭楼垛口轮廓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缥缈朦胧,大野无边,田畴如画,永定河激流奔腾,似有一叶小舟从远处划来,那点点跳跃的红色,莫非是宛平姑娘的头巾,“月亮走我也走,我和月亮拉个手……”歌声和头巾一起随风飘扬着,在半湖上空扩散着、扩散着,水鸭在河边无忧无虑地嬉戏,老人在湖边慢慢地散步,演员在湖边吼喊着练嗓,多姿多彩的丽人在翩翩起舞……
古代的文人墨客对半湖也是情有独钟,他们也是借景抒情的高手。面对这样旖旎美丽的景致,明代张远芳在《卢沟晓月》一诗中这样写道:“禁城曙色望漫漫,霜落疏林刻漏残;天没长河宫树晓,月明芒草戌楼寒。参差阙角双龙迫,迤逦卢沟匹马看。万户鸡鸣茅舍冷,遥瞻北极在云端。”诗人笔下的卢沟晓月,画面逼真,形象生动,意境幽远,活泼传神,让我好似看到了明代晓月湖的无边风月和曼妙风光,心中充满无限的遐想和浪漫。
明代进士邹缉,是吉水(江西吉水)人,他在国子监担任监事时,来到卢沟桥,为这里的绮丽景色所感染,写下了著名的《卢沟晓月》一诗;“河桥残月晓苍苍,照见卢沟野水黄。树入平郊分淡霭,天空断岸露微光。北趋禁阙神京近,南去征车客路长。多少行人此来往,马蹄踏尽五更霜。”
清代乾隆皇帝一生写过一万多首诗,大多失传,至今流传下来为人们传颂的却有七律《过卢沟桥》:“薄雾轻霜凑凛秋,行旌复此卢沟桥。感深风木睽逾岁,望切鼎湖巍易州。晓月苍凉谁逸句,浑流萦带自沧洲。西成景象今年好,又见芃芃满绿畴。”当年,九五之尊的皇上曾浩浩荡荡摆驾卢沟桥,挥动御笔,写下“卢沟晓月”四字,立碑于卢沟桥桥头,至今可见。
在晓月湖附近,栖息着一群看似池鹭的水鸟,时尔从水面上飞翔而过,时尔在水草上栖息私语,时尔成群结队在空中盘旋,嘎嘎地嬉戏着,这些吉祥的小精灵给半湖带来一份优雅的灵动和缠绵的诗意,造就了一幅天然的动感美图,“赏卢沟晓月,月泻银辉,忆几番石鼓铭文、宛城遗梦;叹永定清溪,溪流春色,观不尽京畿胜景、园博韶光”。
我们来到晓月湖时,是一个雨后的清晨,一片氤氲朦朦胧胧地笼罩在湖面上,湿润的空气当中散发着一种青草的甜香气息。莺飞草长,蜂飞蝶舞,雄伟的卢沟桥镶嵌在湖面的北侧,远远望去,时隐时现,好像迷人的梦幻。沿着湖水岸边苍茫的蒲草、莲荷,举目远眺,倒觉得颇有几分烟雨溟濛,江南水乡的无尽韵味。
金代的时候,出京的商客清晨从帝都西行,走到卢沟桥,已是日落西山,便纷纷选择在附近驿站留宿。而在次日鸡鸣上路之时,如果天色放晴,就会看到在蔚蓝色的天空中悬挂着一轮浅白的新月,这月光便是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仰望着皎洁的月光,远眺沧桑的古桥,静静的河水仿佛就在美妙的诗情画意当中,何人能不陶醉,何人能不感慨。
有一首我钟情的歌曲,尚能表达当时半湖晓月归途人的心境即《明月千里寄相思》:夜色茫茫罩四周,天边新月如钩。回忆往事恍如梦,重寻梦境何处求。人隔千里路悠悠,未曾遥问星已稀。请明月带问候,思念的人儿泪常流。月色朦朦夜未尽,周遭寂寞宁静。桌上寒灯光不明,伴我寂寞苦孤零。人隔千里无音讯,却待遥问终无凭。请明月代传信,寄我片纸儿慰离情。
古时,这里涧水如练,西山似黛,每当黎明斜月西沉之时,月色倒影水中,更显其明媚皎洁,如诗如画,如梦如幻。而今人对半湖的保护和复原,谱写了永定河上的一支时代新曲。2008年5月,永定河蓄水工程启动;7月1日,干涸了20年的晓月湖被注入涓涓溪流,卢沟晓月奇观在当年中秋节成功再现。
据说在永定河有新建六湖的规划,即门城湖、莲石湖、晓月湖、宛平湖、大宁湖、稻田湖,长50公里,水面面积270公顷。这气势是要把永定河变成以水串景、水绿相间的绿色生态长廊。素有“北京母亲河”之称的永定河又要焕发青春了,让人欣喜不已,充满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