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雁飞
南岭走廊是费孝通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与西北走廊、藏彝走廊一起并称为“三大走廊”。1981 年 12 月, 在中央民族研究所座谈会上, 费孝通先生指出 :“从宏观的研究来说,中华民族所在的地域至少可以大体分成北部草原区、东北角的高山森林区、西南角的青藏高原、藏彝走廊,然后云贵高原、 南岭走廊、沿海地区和中原地区。这是全国这个棋盘的格局。我们必须从这个棋盘上的演变来看各个民族的过去和现在的情况,进行微型的调查。”1982 年 5 月,在武汉华中工学院社会学研究班和中南民族学院部分少数民族学员座谈会上,费孝通先生又一次提及南岭走廊,这次是与藏彝走廊、 西北走廊一并提及的:“一条西北走廊、一条藏彝走廊、一条南岭走廊,还有一个地区包括东北几省 。倘若这样来看,中华民族差不多就有一个全面的概念了。所以我在一篇文章中提出来,我们需要一个宏观的、全面的、整体的概念,看中国民族大家庭里的各个成分在历史上是怎样运动的。”
南岭地区是我国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分界线,是华中和华南的自然与农业生产差异的重要界线, 是我国大陆南部最具地理意义的山地。狭义的南岭包括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五岭。南岭山地行政区划包括广东韶关、清远、河源,广西桂林、贺州、梧州,湖南郴州、永州、怀化、邵阳,江西赣州等。南岭不仅是汉族南下百越的通道,也是诸多少数民族南下的通道,南岭走廊与其他走廊相比,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因而就这个意义而言,南岭走廊实际上是一条文化走廊。走廊的永州段是文化核心区域。
南岭走廊永州段的潇湘段、潇贺段,一为水路,一为陆路。水路是潇水,也是湘江干流。它源于蓝山,流域涉及新田、宁远、江华、江永、道县、双牌、零陵、冷水滩、东安、祁阳,囊括我市2区9县。从文化布局来看,新田、蓝山、宁远以舜为代表的孝德文化,江华、江永为代表的瑶文化,江永为代表的女书文化,道县的理学文化、远古文化,双牌的佛教文化,零陵的柳文化、潇湘文化、冷水滩的商埠文化、东安的德文化、武术文化,祁阳的碑林文化。陆路是潇贺古道,零陵桂阳峤道。其走向与潇水大致平行而入广西、广东。这里较为重要的是潇贺古道,它使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通过“新道”紧密相连,成为海陆丝绸之路的主体,为楚越交流拓展了通途,开了湘粤桂交通的历史新纪元。
很明显,这水陆两条通道在古代南岭走廊中正处于海陆丝绸之路转换核心部位,处海陆丝绸之路要冲,处南岭民族文化走廊核心位置,是沟通中原文明与岭南文明、海外文明的重要文化通道,也是商贸通道。而且文化走廊本身是千年道统(道德文明)与诗情画意一线贯穿。用四个字概括就是“锦绣潇湘”。其实在潇水两岸,在潇贺古道周边,在这片神奇的山水之中,因为历史的积淀,其本身便已是自然山水与人文文化、人文教化的天然组合,自然山水中就是人文文化和人文教化,人文文化和人文教化也是自然山水。
这是笔者看完张华兵的《穿越潇贺古道》的总体感受,作者抓住了南岭走廊文化碰撞、融合、衍变、传承的最核心的陆路,写出了南岭走廊“潇贺段”历史文化的广度深度和自然风光的高靓颜值。从文化角度看,笔者以为本书还有如下特点。
一是呈现了文化的多元性。作者写的是潇贺古道,其实是在寻找南岭走廊上的中国文化印记。如南岭走廊在古人看来是“天地所以隔内外”的屏障,也是百粤数千里之咽喉。萌渚岭道主体是潇贺古道,潇贺古道大部分在江华,江华便在“天地所以隔内外”的核心区域,各种文明在这个地方交汇碰撞融合,文化的多元性特别明显。作者在分析客家人落籍江华时分析说:“与本地人和瑶家人一道开荒拓土,在杂居中互相影响,在冲突中相互磨合。共同形成了江华多元文化融合的特色。”又如在解剖铜将军的传说时也说:“舜帝是汉族的,其故事流传区以九嶷山为中心;仁王是瑶族的,其故事流传区以姑婆山为中心。而宝昌洞正处在九嶷山区至姑婆山区的过渡地带,因潇贺古道之联结,文化得以交流融会。”“从铜将军传说的传承与变异,我们可以推演出梧州瑶的文化基因。是多元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特定地域文化。”
二是体现出文化的久远性。因为久远所以深厚,表现出时间上的悠久感。于潇贺古道而言,作者上溯到舜帝南巡、楚越文明、古扬越与西瓯骆越时的文化交汇,指出先秦由湘入粤古道有二:“湘桂走廊与潇贺古道。湘桂走廊因灵渠沟通湘漓。水运便捷;潇贺古道因潇水与贺江分水岭是较为平坦的丘岗,距离较短,陆运快捷。故先秦入粤,潇湘并称,以潇为主,四季通航。从军事上需要,先秦主要取道潇贺古道南下贺州,再转河运入粤,更为便捷。”于文献有证则自秦始皇始,叙述了秦征战岭南,修建国道——萌渚岭道即潇贺古道的故事。随之而来的便是由北而南向岭南山区迁徙的第一次大移民。自此以后,在这条古道上的文化演绎不断发生:南越国的聚散离合、最早的军事地图,最早的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线,到岳飞千里奔袭潇贺古道,文人吟咏潇水两岸,瑶人迁徙不定,中兴将帅王德榜的建功立业、红色革命火种的传播与蔓延……一页风云散,变换了时空。
三是文化的整体开放性与封闭性是并存的。从宏阔的历史空间看,潇贺古道的文化是呈开放状的。不同文化碰撞的结果不是排斥而是融合与接纳。如江华沱江城凌云塔、豸山寺、吕祖阁、文昌阁汇聚在咫尺之间,“山水塔庙亭台楼阁组合在一起,使豸山这一风水宝地成了佛、道、入、俗各种文化融合之地,江华古文化的集大成者”。又如江华码市的所城村,“与周边村落有着明显区别。这里的村民语言与风俗与瑶山里的山民们明显不一样,他们不是聚族而居,而是白家杂居,更像一座小城的居民。”潇贺古道在文化上的更重要开放性在于它东西连接了汉壮瑶畲,南北沟通了海陆华夷,四周与几个大经济区相接,南北东西文化交流荟萃,古道上一座座凉亭便是开放接纳东西南北文化的最佳传播场地。多种族群接触混杂联结融和,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书里讲到的客家人与本地人混居的江华水东村中,其德仙岩仙人与相距百余里的码市娘娘庙里的娘娘(德仙岩仙人妻)演绎的异文版“牛郎织女”故事,便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化融合。
当然,这种整体的开放性是与局部的封闭性并存的。这突出表现在“食尽一山则他徙” 瑶族族群。一方面瑶族支系众多,各有不同的社会组织、风俗、信仰、仪式,且相对封闭固定。这无形中制约了瑶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如往古“过山瑶的社会基本是一种家屋社会,以核心家庭为基础,并没有形成基于血缘继嗣分支的家族组织。”另一方面,也毋庸讳言,正是这种相对封闭性成就了一幅幅别具风情的南岭风俗画卷,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赖此得以保护传承。
四是体现出文化的传承性与传播性。潇贺古道各族群的文化是代代相传承的。本书有较好的揭示。如瑶族世代相传的盘王节,从远古的传说到现代盘王节。其调盘王、还盘王愿的核心内容代代相传近1700 余年。其他富于瑶族特色的赶鸟节、牛王节等等莫不如是。这中传承有时还表现出一种特有的韧性。如上伍堡瑶对仁王的信仰就是如此。仁王俗名李云溪,曾为状元,在朝为官,为唐高祖冤杀,后又被唐高祖追封仁王,成为萌渚岭平地瑶的保护神, 上伍堡村民世代供奉,并举行“度曼尼”仪式, 超度姑娘的灵魂上天与仁王永远在一起。仁王庙重修多次,即便改革开放后,仁王不被地方宗教部门认定,当地居民则以修盘王庙的形式祭祀仁王,其信仰的传承韧性可见一斑。
文化的传播在潇贺古道周边主要表现为“瑶化”和“汉化”两种形式。瑶族的节日影响汉族及其他民族,汉族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其他民族。只要走访一下潇贺古道周边的古村落, 就会对这种文化的互为传播有明显的感受。井头湾村平地瑶、梧州瑶、汉文化相互传播影响, 其古建筑群则是瑶汉杂居天井门楼式民居的典范。宝镜村则是瑶汉杂居民居建筑的博物馆, 水东村的客家人既受瑶族文化渗透,更是影响了瑶人的饮食文化,客家人带来的米粉肉、豆腐丸演变成瑶家“十八酿”,最后成为江华各民族共有的当家菜。
总之,《穿越潇贺古道》分地理、历史、人物、民俗、文物五卷,以潇贺古道为线索,以大文化散文的方式,既追寻了这方热土上独有的地域文化印记,同时也用更多的篇幅追寻描述了中华民族共有的中国文化印记。
作者自谓“二个月的创作,二十年的积累”, 确实令人感佩,其本身便是对南岭走廊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从学术角度来说,本书也是一部不错的田野考察报告。可以说作者实在是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但也值得指出的是,全书结构还不尽科学合理,结构与叙述有些松散,文化挖掘与提炼不够深入,理论上有待升华,感悟上也还缺乏厚重感。文化往往是有深厚积淀的,我们要呈现它,就应该有一个挖掘、提炼、升华、创意和转换性创造的过程。在这一领域,我们期待在文学艺术创作上、学术研究上会推出更多厚重深刻的优秀作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