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文华
一袭旗袍,邂逅的是一份平静,优雅的却是千年的美丽。旗袍,为动,是民国那些摇曳多姿的女子;为静,是旧上海不曾迷失的风情。时人说,唯有高山流水的古筝,丰腴佼娇的女子,溢出墨香的古线装书,以及窗外潺潺流过的竹间小溪,才能与旗袍相提并论。诚如是,它越过先秦和两汉的风骚,流经历史的长河,踩着唐诗宋词,行于江南古道,在20世纪30年代风靡全国,成为中国女性服装的主流。自此,中国才拥有现实意义上的时装,加上其本身的时代感与传统性,旗袍文化得以升华,旗袍成为真正的艺术品。
旗袍是最能体现女性曲线的服装,它的流行是必然之事,但令人惊奇的却是在旗袍流行开来之时,已是民国之时,离满州旗人建立的大清朝覆灭已有十来年了。旗袍悄无声息的成为当时女性最普遍的服装,虽在情理之中,却又是一件意料之外的事。
《诗经》有云:“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同泽。”袍服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传统服饰之一,在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就曾诏定:“除元旦、冬至的朝会及祭祀以外,一律着袍服。”自此,袍服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传统服装样式,并为历代沿用。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推行八旗制度,满族人因此也被称为旗人,旗人所着之装统称为旗装。旗装被后人称为旗袍,旗袍之名由此而来。
斗转星移,朝代更替,明亡清盛,大明的百姓没过多久就改头换面成了大清子民。但明灭后,历史上另有说法,叫“男降女不降”,即汉人男子顺应朝代兴亡之实,改换服装留起长辫,而汉人女子却延续旧习,一如既往的穿着旧朝的服装,盘着先前的发髻。说到底,所谓“男降女不降”的实质应是男尊女卑才对,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鲜有赋予娇弱的女子完整的社会意义上的人格,其劣根性荼毒至今,许多地方的女人们仍是不敢到台面上来说事。所以满人也无必要费力与女人们较真了,反之满人的女子却不喜旗装,嫌其臃肿难看,一心想改穿汉服。这倒是颇有意味。
旗袍自有一种清绝傲然之感,如同它各式各样的面料。水墨之间,流动的是旋律,潇洒的是画意。在花月沉香的日子里,一袭青衣,染就一树芳华,两袖月光,诉说绝世风雅,不知不觉浓郁的诗情便跃然纸上,流淌至心尖。再看那古典精致的手工扣,温柔淡雅,落笔之间尽是柔情。如是,旗袍的风情亦是东方女子性情气质的象征。
现代意义的旗袍是由清代满族贵族妇女所穿的长袍演变而来。历经数年的演变,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旗袍的样式旧更新替,这也使得旗袍文化趋于成熟。晚清时洋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洋务派打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旗号,推动了旗袍款式的新发展。后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朽的清政权,民国始建,“剪短发,易服色”成为那个时代的烙印。此时的旗袍保留满清女性服装的基本特征,同时在刺绣、镶嵌上添加汉服的特色文化,外加西欧文化的影响,旗袍以“元宝领”为特色,无论是旗袍还是袍裙,都带有立领,从正面看形如元宝,这在演民初的电视剧上倒看得不少。除此之外, 时人对旗袍进行了简化,袍长缩短至脚踝,衣袖缩短变紧,色调愈加淡雅,更能衬托出女子的曲线美。
后来,五四运动成功打破了旧思想,女人们都变成了“新潮女子”,诸如人本主义、女权主义这样巨大而深邃的思想成为当时人们呐喊的声音。毋宁说,中国封建社会历经两千多年,女人们是否真正懂得何谓女权主义,也未可知。换而言之,她们心想的,不过是逃离被压迫的不平等的处境罢了。这一时期的旗袍受西方元素影响颇大,而当时上海作为中国开放口岸,各国贸易带来了各种文化,随着布料越来越丰富,上海地区不断对旗袍进行创新改良,推陈出新,尤以马甲旗袍为代表。一身宽松,线条垂直,袖子采用倒大袖,下摆至脚踝或小腿处,领、襟和摆等部位做镶滚装饰,成为新式旗袍的雏形。
旗袍的美为世界公认是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一时段是中国女装的辉煌时期,上海自是“风尚之都”。由于旗袍不便行走,于是旗袍开叉升高,以露女性小腿为时尚,更显女子姿态之柔美、气质之优雅。因该旗袍流行于上海,因此被称为“海式旗袍”,风靡全国, 成为时代主流。四十年代后,受战争的影响, 旗袍样式更加简洁,去掉衣领,衣摆和衣袖大为缩短,衣袖变细,后又出现短袖、无袖的样式。装饰上淡雅素朴,简单实用。战争结束后, 人们崇尚及时行乐,旧上海的奢华卷土重来, 旗袍样式日新月异,融合西方文化,面料多采用蕾丝、花边等作为装饰,并借披肩、西式帽子等来搭配,逐渐向现代化、时装化、国际化的总体趋势发展。
旗袍最为璀璨的时代悄然而逝,成为那远处孤独的风景,高洁又落寞,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五十年代末,旗袍被视为资产阶级服饰,受到严重批判,取而代之的是中山装、人民装,大肆流行于世。文革时期,旗袍被列入四旧的范畴之内,被看作是剥削阶级生活方式的代表,旗袍的时代便渐行渐远了。
旗袍留给人们的是无言的美丽,它不仅是中国女性柔美的装饰,更是充满着许多不言而喻的时代韵味。张爱玲也曾比喻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的确,就像心里总觉得东方的女子都该着一身旗袍,捧几卷诗书,悠然地坐在红木座椅上,或是着一袭青衣,撑一把油纸伞, 优雅地走在青石板铺就的江南古道上,我才觉得合时宜。但现实是,这样的风景越发遥远, 越发古旧了,像极了落寞的黄昏,还残留着天边的一抹残红。
这种稳重而不失开放,端庄而不失妩媚, 古典气息与现代元素高度融合的民族服饰已经不复以往了,那些值得回味的岁月在历史的长河沉静,沉静而幽香。但旗袍是否能再次流行于世,谁也不能妄下定论,因为旗袍本身就是一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