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瑞芬(《南城》杂志记者)
“今年有个计划,我想去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的举办地斯德哥尔摩走一走,一为拜谒瑞典著名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出生地,二为公司探寻国际出版合作的契机。”采访中,罗建云这样说。
在采访中,他虽时刻保持微笑,却是一脸认真。罗建云是文人,喜欢写散文随笔,却热衷各类采访,除跑去北京拜访部委领导,也采访移居美国、曾在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担任主持人的著名社会活动家邱雯,目前在张罗采访一位美国市长。他说:“师夷长技以制夷,我们必须与高手接触,才能让自己更伟大。”
“人与人之间,友情比生意更重要”
通过微博,东莞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潇湘文化》主编罗建云认识了远隔重洋的邱雯,“我们像好朋友,无话不谈。而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想在自己主编的《潇湘文化》做专题,主题则是《邱雯:我在美国寻梦》。开始以为她不会答应,何况采访函发过去半年也不见回复。正当我计划取消采访时,在其回家前夕,她说要见见我。”
要见到这位美籍华人、著名社会活动家、电台主持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知道邱雯并非泛泛之辈,她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并任职美国中学汉语教师,兼任中文报刊编辑、中文电台节目监制、节目主持人等。作为一个资深新闻人,谨慎、务实、客观、真实这些元素都是邱雯所看重的。由于只是结缘于网络,并且远隔重洋,邱雯动用自己强大的人脉网络对即将采写她的罗建云进行全方位了解。没想到的是,东莞新闻界的朋友不约而同地给予罗建云好评。并且见面之下,彼此相谈甚欢。
只有高中学历的罗建云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家乡湖南隆回,作为全国知名的贫困县,罗建云的家更是比别人困难。他八岁丧母,父亲拉扯着四个儿女,只能采取放羊式管理,缺衣少食自是常态,这也罗建云个子不高留下遗憾。但少年时代的贫困经历也给罗建云一辈子受用不尽的“财富”,他养成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习惯。他衣着朴素,不会打牌、不搓麻将,不会跳舞,也不抽烟喝酒,如果没有业务应酬,准时回家吃饭。习惯早睡早起,工作之余喜欢读书看报写作摄影,写博客聊微信是他最大的嗜好。
而面对朋友,罗建云却慷慨大方,一有闲暇就相约喝茶、聊天、谈文学、品诗歌。熟稔互联网操作的他,建立“潇湘文化村” QQ群至今已有900多名网友,微信群几经清理也仍保持300多名铁杆粉丝。大家戏称他为“村长”,他也乐此不疲。网友来自各行各业,有 “发小”,有老乡,也有企业界、文学界、教育界甚至政坛的朋友。
奇怪的是,作为一名商人,罗建云交友却从不聊业务,他说:“人与人之间交往有比生意更重要的友谊与真情。”这也是笔者认识他多年来,从不见圈子里有人讨厌他的缘故。
“不拼搏,我不知道还能做什么”
2016年春季起,由东莞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现代教育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现代应用文写作》一书,已在全国高校陆续使用。消息一出,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南方网、《东莞日报》、《东莞时报》、东莞电视台等各类媒体纷纷投以关注及报道。
这些年来,企业“升级转型”一直是个高烧不退的热点话题,但企业究竟如何转型、如何升级,却是众说纷纭。何况出身低微的罗建云经营的是纸媒,是一个业界认为被互联网冲击得遍体鳞伤的夕阳行业。但罗建云却不如此认为,他说:“没有夕阳的产业,只有疲软的思想。”且让我们看看罗建云从打工到创业经历些什么。
“高考,是我一生的痛。”罗建云说。由于家穷,放学回家,必须放牛扯猪草,农忙也得插秧割稻谷。但他学习十分努力,并且成绩十分优秀。虽然连学费也交不起,但认识他的人都对他寄以厚望,可命运之神却经常与其开玩笑。从1995到1997年,连续三次高考失败,他不但考不上心仪的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甚至连普通的专科也未能考上。1998年春节刚过,他找人担保从信用社借来150元钱做车费,挥泪南下。
人生地不熟的罗建云首站到了广州东圃,由于个子矮小、学历低、专业无,整整半年,他过着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日子,住过鸡棚,睡过马架,还跟小偷同盖一床破被子。四处求职,屡屡碰壁,只得咬牙去码头当装卸工,赚到一丁儿钱后学着倒腾水果,加入小商小贩的“走鬼”大军。
半年后,凭着连续三次应聘考试都得满分,罗建云终于从人山人海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获得一家台资企业的入职机会。在这家工厂当了半年临时工,后转正做了一年普工,再以全厂考试第一名的成绩晋身品管。由于工厂订单不稳定,往往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收入极其可怜。厌倦这种没工开就没饭开的日子,罗建云听从大哥的指引,来到湖南长沙,期望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中找到自己的容身之地,然而整整一年,他也找不到一份工作。但这一年,他参加湖南大学校外培训班,系统学习电脑操作、企业管理、商务英语、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凭着一张ISO质量工程师资格证,罗建云于2001年底再次回到广州,一下火车即奔南方人才市场,让他惊喜的是,入场不到一小时即被东莞一家台资企业人事经理相中,顺利登上品管课长的职位。
“我有一个作家梦,而网络让我的梦想花开”
能在外企拼搏上高职,除做品管课长,尔后,罗建云相继在比利时、日资企业从事品质经理、人事经理工作,在东莞已购房定居的他为何突然去创业了呢?故事得从头说起……
小时候,虽然罗建云家里是穷乡僻壤中响当当的贫困户,以致到八岁,父亲才凑齐学费送他上学。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师在讲解高尔基的《海燕》时无意中说到,如果成为作家,单稿费都可以养活好几口人时,年幼的罗建云就此萌发成为作家的梦想。
自此,他不断写,不断投,但稿子如泥牛入海,音讯杳无。可在学校举行的“情系祖国”征文比赛中,他的作文荣获二等奖并得到电台稿费,这让罗建云更坚定自己的梦想。从此,无论求学还是打工,即使就着昏暗的油灯,趴在硬硬的木板上,他仍夜以继日挥笔疾书。除在《广州日报》、《江门文艺》、《邵阳晚报》刊载过几篇豆腐块外,再无收获,但他在工作岗位上每次作出的方案总能获得高层管理青睐。特别是2003年,他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培训策划后,面对如走马灯的HR现状,写了篇《HR,跳槽缘何如此疯狂?》的文章,尝试投往HR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不出三日,这家以刊载专业、权威文章著称的网站就把这篇文章发表了,并在热点文章中连续数周名列榜首。而当他将文章电邮给《羊城晚报》后,也以最快速度获得刊发。从而引发该年度有关HR跳槽问题的新闻炒作与思想评论的高潮。
真让他意想不到,本以为这辈子充其量只能算个文学爱好者,却被网络推上了人生的高峰。尔后,他又相继采写《珠三角企业上演用工“大变脸”》、《博士缘何不如鞋匠牛?》、《是什么让博士沦为乞丐?》、《职业经理人,能力发挥缘何不到三成?》等上百篇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章,并相继在《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投资与营销》、《世界商业评论》等报刊公开发表,逾万家网站、高校纷纷转载。
文章的广泛流传也引起众多人才服务机构与培训顾问单位的高度关注,其本人相继被中国人力资源网、阿里巴巴等众多专业网站聘为专栏作家、资深顾问,个人事迹亦受到广东卫星广播、《21世纪人才报》、《南方工报》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其载入地方史册《隆回年鉴(2016)》。而此时,找他洽谈业务的人也越来越多。
“做什么呢?”刚开始他几乎能赚钱的都想做,但经过近半年的苦苦挣扎,他最终向自己最喜爱的书刊靠拢,定位做 “中国最优秀的内刊制作公司”。凭着过人的能力与良好的口碑,通过微信、微博、QQ、网站、报纸宣传,公司业务逐步多起来。转战高校教材,对罗建云来说,机会来自偶然。以前做内刊,利润少,强度大,辛苦一年,收入甚微。穷则思变!机会终于来了,有一天,他女儿兴高采烈地从学校回来,从书包中翻出一大叠书。罗建云当时就想:“中国如此多的学生,如果开发教材教辅销售,利润不是很可观?”当他去出版部门了解才知道,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是国家统筹的,民营企业几乎没办法做,而中小学教辅审查也极其严格,想通过层层审查也难于上青天。此路不通,他又去问高校的朋友,终于得知,高校教材可以自己开发,只要企业有实力,可以试水这一块。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2012年底,东莞职业技术学院要出版一本书,负责此书的石文斌教授与罗建云交谈后,发现将此业务交给他出版不会有问题。果然不负众望,2013年,他与江西高校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第一本高校教材《高职毕业生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导》横空出世,在全国高职院校广受欢迎。
尔后,他的公司又相继与羊城晚报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合作出版《胡适文学思想的现代性》、《中西文化比较》等高校教材,也推出《中学生楹联基础教材程》、《中学生命教程》、《新丰乡情》等乡土教材与教辅,甚至领衔昆明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广东医学院、湖南汽车技师学院、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的专家、教授合作编写普通高等教育现代应用文写作重点推荐教材——《现代应用文写作》,受到包括新华网、光明网、央视网等众多国家级新闻媒体的关注与报道,目前已在全国众多高校广泛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罗建云创办的公司,不单在教材开发、教辅发行、图书出版、地方志编纂领域具有显著优势,还投资购买对开海德堡印刷机,工厂设在东城区立新工业园,彻底实现从策划、编审、设计、印刷、出版、发行一条龙服务。在文化圈,很多人知道罗建云的生意做得不错。但质朴的罗建云操着浓浓的湖南腔普通话,把真诚、率直的性格深深地定格在年前出版的个人专著《人生四十年》一书。从儿时的生活趣事,到学生时代的成长经历,再到故乡的风土人情,字里行间无不散发着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很多人说无商不奸,但罗建云不忘回报家乡和社会,在东莞理工学院设立“潇湘文化传媒奖”,在东莞六中设立“潇湘文化奖”,还赞助东莞草根篮球赛、湖南首届闪小说联谊赛,并支助多名贫困学子读书。罗建云说:“究竟拿了多少钱给社会做公益事业,自己也没记,总之,现金至少数十万元。”他说他是贫困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会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