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汉炎
东莞人对荔枝的爱从骨子里生长而出,历经千年,不断丰满,并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通过独特的方式不断延伸,不断“破圈”,历久弥新。
东莞荔枝的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尤其明清以降,岭南迎来荔枝大发展,东莞荔枝崭露头角,并以优良品质后来居上,至民国已成为珠三角主要荔枝产区。历代诗文、典籍、文献、绘画等多有浓墨重彩的记述,更是赋予了东莞荔枝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到而今,东莞人更是以“潮流文化”为契机,以新质生产力为驱动,打造“东莞荔枝”文化品牌,通过“莞荔+文化”模式不断提高东莞荔枝的有效传播影响力,让千年莞荔出深闺,走向了全国,并积极谋划走出国门,继续不断“破圈”。
同时,随着“潮流文化”影响的逐渐深入人心,东莞人的生活方式也愈发新潮时尚,不断突破原有的生活边界,走在潮前。这一点仅从荔枝食用方式的进化,便可见微知著。
东莞荔枝文化源远流长
据东莞文史学者杨宝霖的《广东荔枝小史》记载,早在明代,莞城、茶山、石龙等地已出现了“千树荔”的大规模荔枝园。当时珠江三角洲一带出现了不少以荔枝命名的山丘、村落和庄园,其中东莞就有荔枝墩 (在大迳)、荔枝庄(村庄名)、荔庄(园圃名,在东湖一带,即今莞城东北),这些都是盛产荔枝的地方。
翻开清末民初张其淦所编著的《东莞诗录》,关于东莞荔枝的诗歌就有不少。如“薰风骀荡景悠悠,几树鸣蝉白雨收。夹岸红云舟一叶,有人啖荔到湾头”(袁德裕《沙亭杂咏(其五)》)。据不完全统计,关于东莞荔枝的诗词和词曲,就有明代东莞学正利仁的《荔庄歌》、诗人钱璧的《题祁荔庄歌别号》、陈越的《题荔庄别号》等;清代也有屈大均的长诗《东湖走笔寄詹明府》《荔枝酒》、祁皋的《念兹堂诗草》荔枝诗十首,以及陈锡祺的《荔枝词》、何仁山的《〈荔荫园图〉,蒋吉云同年属题》;清末民初则有东莞诗人钟有誉的《横塘竹枝词·五月》、温如科的《竹枝词·舟过泮浦》、东莞学者陈伯陶的长诗《忆荔枝》等。
其中,晚清名道士、东莞人陈铭珪,更是著有诗集《荔庄诗存》。他因宋代郑熊《广中荔枝谱》佚失,徒留22种荔枝名,遂“各追咏以诗”,其中有一首写荔枝红透时,山峦就像火烧一样壮观:“层峦如烧布炎荒”;该诗又写荔枝为炎夏中的清凉剂:“朱明丹饵本清凉”,由此隐喻修行可解世俗人热衷名利之病。
同时,屈大均最广为人知的百科全书式著作《广东新语》、陈鼎的《荔枝谱》、陈伯陶的《胜朝粤东遗民录》,以及历代不同版本的《东莞县志》等典籍之中也多有关于东莞荔枝的记载。这些诗文、典籍、文献之中,记述了东莞荔枝的主要产区、种植方式、品种风味,以及围绕荔枝形成的文人雅集、诗词唱和和各类典故佳话,让后人看见了东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特色,也留下了“霞杯”“紫囊”“白猿”“冰荔”“公领孙”“黑叶”“小华山”等或富有诗意或通俗形象的荔枝名字,映照出一段段活生生的历史。
此外,东莞作为“荔枝之乡”,历代画家也热衷于创作“多荔图(多利图)”“橘荔图(吉利图)”“荔柿图(利市图)”等题材的题诗画作,赏荔、品荔、咏荔、写荔……“荔荔在目”。这些莞籍或非莞籍文人雅士笔下关于东莞荔枝的诗文图章,不仅表达了对东莞荔枝的喜爱,也赋予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让千年莞荔更具美誉度。
潮流文化赋能莞荔出圈
近年来,东莞扎实开展国家荔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聚力打好荔枝产业、市场、科技、文化“四张牌”,打造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东莞样板”。不仅通过有效的产业转型和品牌打造,让“东莞荔枝”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与“西湖龙井”“阳澄湖大闸蟹”等具有“同等地位”,还正在全力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力推东莞荔枝走出国门,助推东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中国荔枝看广东,广东荔枝看东莞”这句广为流传的“赞誉”中,我们可以看见东莞荔枝的“江湖”地位。而东莞各镇街的特色荔枝的热销,也见证了东莞荔枝的“给力”形象和品牌影响力:2022年广东省主推的十大荔枝品种中,“观音绿”“冰荔”“岭丰糯”“唐夏红”等4种,均由东莞选育。当时东莞全市荔枝种植面积约16万亩,覆盖28个镇街。面积超过5000亩的有大岭山、大朗、厚街等10个镇。其中,1个镇获评“全国‘一村一品’(荔枝)示范镇”,6个荔枝主产镇和17个村(社区)获评“省级荔枝专业镇村”。这些镇村的“拳头”产品,更是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奖,被认定为名优品种……优势产区已形成明显的产业带。
这张漂亮的成绩单,得益于近年来东莞对“东莞荔枝”品牌的打造:一方面是从“品质”着手,大力优化品种结构,加大荔枝良种繁育和推广力度,全市优质品种占比率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东莞荔枝以品种优良、品相优美、品质高端、品牌响亮,成为广东荔枝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其中“冰荔”“观音绿”等更是公认的荔枝中的“贵族”,备受关注。
另一方面则从“美誉度”着手,结合“潮流东莞”文化建设,借助新质生产力,充分挖掘东莞荔枝历史文化内涵,讲好“中国荔乡”故事,提升东莞荔枝文化价值。如在积极申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国家级岭南荔枝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的同时,通过举办荔枝文化节、荔枝旅游文化节、动画展示、云品鉴、云推介、荔枝精品旅游线等方式,以“莞荔+文化”模式不断提高东莞荔枝的有效传播影响力,不断“破圈”,赢得全国消费者的青睐。
6月15日,“美荔东莞 给荔中国”2024东莞荔枝文化周启动仪式在东莞大岭山镇红岭驿站举行。荔枝文化周活动融合了“荔枝文化”和“潮流文化”,不仅发布了国潮餐饮IP“东莞荔枝宴”,还举办潮跑、集市、音乐节、嘉年华等系列活动,力图通过“潮流文化”赋能东莞荔枝“出圈”。
在饮食中看见东莞潮流
屈大均的《广东新语》有言:“天下食货,粤东几尽有之,粤东所有之食货,天下未必尽有。”从侧面反映出粤东食材之广,大有“万物皆可食”的意味。地处粤东的东莞,盛产荔枝,品种多样,其食用方式也颇为多样,充满无限想象。比如佐菜、煲汤、糖水、沙拉、干果、酿酒、入药等,乃至于荔枝烧鹅、荔枝蜜等皆闻名遐迩。
就佐菜而言,随着东莞城市“潮流文化”的兴起,以荔枝为食材的新品菜式不断被挖掘和研发出来,甚至不少地方还组织了荔枝菜的比赛。其中较为经典的荔枝菜就有荔枝牛肋骨,通过系列爆炒和焖烹等工序,让荔枝的清甜中和牛肉的咸腻,使得整道菜清甜而不腻,回味无穷。
众所周知,荔枝好吃,也热气。但这怎能难倒东莞本地“饕餮”。一般而言,家庭主妇喜拿荔枝做糖水或煲汤,最为常见;年长的男人爱用新鲜荔枝酿酒,亦是一种期待;而对时下的年轻人而言,新鲜、新潮的食用方式才是最佳。尤其在燥热的夏天,以荔枝为原料的沙拉、甜点自然少不了。
比如,用荔枝和其他水果做成沙拉,封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冰镇后再品尝,可带来一片甜甜的清凉世界,让身心愉悦一整天。再如,将小时候常吃的、承载着满满记忆的炼乳,挤进剥壳去核、经过盐水冲洗的荔枝果中,放入冰箱冰一冰,一道简单易操作又超有人气的炼乳冻荔枝就呈现在人们眼前。这道小甜品老少咸宜,尤受青年、儿童喜欢,因为品尝的时候就像在吃冰激凌,且一口一个,一咬就爆浆,这冰凉爽感让人爱不释手。
用荔枝打开东莞的夏天,可不能缺少饮品这一大项。在东莞,与荔枝有关的饮品,除了传统的糖水之外,用荔枝蜜、荔枝酒调制的新潮饮品也逐渐受到年轻人的喜爱。荔枝蜜以大朗、谢岗、大岭山等地产出的最佳,气息芳香馥郁,味甘甜,呈琥珀色,微带荔枝的果酸味,既有夏日荔枝爆汁的甜润,又减荔枝之燥热。其食用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可简单地用温水冲调,也可以调制各类口味的冰爽果茶,有美容养颜、清热解毒、促进消化、镇定安眠和提高免疫等功效。而用荔枝酒调制一款新式饮品同样让人身心愉悦,尤其是对那些只想小酌微醺或不胜酒力的文艺青年而言,可倒入半杯泡好的荔枝酒,再舀一颗荔枝,加上冰镇的苏打水,让酒精味清淡爽口,一杯入喉,情调、滋味皆有。
此外,荔枝干的制作也别有讲究。东莞人在漫长的荔枝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了一种传统、独特的荔枝干烘焙方法(市级非遗),产品色泽黄褐,果肉醇厚香甜,除当零食直接食用外,更多的是被用来煲汤、制酒、泡茶、送礼等,广受岭南人的喜爱,甚至远销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