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韦忠民先生《耘耔集》随感
文/段文明
2023年7月28日,台风“杜苏芮”来袭,我省已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时与其间,我收到了韦忠民先生的电子稿《耘耔集》,急切读之,心中亦风雷骤起——
《耘耔集》是韦忠民先生人生的感叹号!
是他从教40年的功德箴言!
我历来崇敬从教者:
不仅仅因为老师是人类圣火的秉持者,不仅仅因为老师是容天容地容未来的神圣讲坛无私的耘耔者,也不仅仅因为办好一所学校就相当于多办了一座银行,更不仅仅因为管好一个班级就形同少办了一座监狱……令我肃然起敬的是,在“金本位”主宰的欲望失控中,老师们还能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脚有定力,坚守职场,持敬畏、笃求索、肩使命,风晨雨夕不屑,冰霜雷电坦然,教书育人依旧!看,多少人无视酋敌环侍,仍一味崇尚着“娱乐至死”的理念,醉生梦死,酣歌狂舞,极尽声色之娱,一副绮罗香泽之态、浮艳轻靡之俗;多少人沦为江湖游士,羁旅五湖四海,客游名山大川,享尽园林之乐,名曰刺激消费、助推“无烟工业”;多少人痴心逐梦所谓的健康长寿,迷失于假冒思想,醉湎于风月繁华,沉沦于舌尖文化;又有多少人为了蝇头利禄狎玩灵魂,为了蜗角功名丧失人格;还有多少人热衷于杜撰赝品文化而网红、不惜刨晒古人蚀骨而赚钱、挖空心思兜售名人隐私而盈利……而老师们就在这奢华轻靡的世态中,他们仍然眼睛有光、灵魂有爱、心中有责,手持精神戒尺,匠心引导莘莘学子的人生向往,专注于真善美的画笔描绘着莘莘学子的精神长相,倾注自己的心血丰盈着莘莘学子的知识仓廪……徘徊世相,英雄何寡?老师,可敬!
我更崇敬从教中的佼佼者:
我有一个观点——在教苑耘耔的辛劳中,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的是称职的从教者,能创造性工作的是优秀的从教者,而能出思想的从教者则是出类拔萃的卓越者,韦忠民先生是然!
韦忠民先生在洛阳教育的繁花丛树中,可能还算不上一个人物,因为所谓的人物是必具权势、权术、权威三个要素的。但,韦忠民先生一定是个人才!需要佐证吗?且看《耘耔集》前半部那颇具哲理性、指导性的关键词——
剖析中师生的心理挫折
教师消极心理的防治
如何培养青年教师
班主任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政教工作中的情感教育
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发现与培育
学生的自主管理、自控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防止“差生”向“失败者”转化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
教书育人中的挫折教育
战胜自卑走向自信
……
韦忠民先生在耘耔教坛的苦心孤诣中,以职业道德的慎缜和敏锐发现着荒芜和莠草,探索着固本牢基之道、壮苗茁株之策,规避着揠苗助长之妄、急功近利之害。他躬耕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在纷乱庞杂中条分缕析,在知行合一中科学化解师园教圃的疑难杂症。他承认校园并非没有竞争、没有噪音的乐土圣地,唯有高举向上向善之剑的勇毅者才有资格当自己的英雄;教书育人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只有终生进取不断超越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从教称职不负人生。他提出好教育要宽严相济、奖惩分明,好老师要管教同步、严慈同体。他承认校园不乏荒废学业、状告老师、欺凌同学、抹黑学校的学子,但反对棍棒教育、体罚学生,却又支持有理有度的惩戒教育。他倡导学生摈弃“颜如玉、黄金屋”的学习功利性,要学生一定回归到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向阳正道。他要求老师教出的学生要追梦青春、感念母校、感恩老师、献身祖国。他提出老师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人时要懂得规则,规则中懂得敬畏,敬畏中不负人生。他说好老师就是,上了一辈子的课你还想上课,上了一辈的课学生还想上你的课……总之,他把自己主政的一方教苑置身于阳光之地,千方百计把世俗喧哗赶到静的尽头,用爱的触觉直通师生心脏的热线,凝聚人心,聚沙成塔,打造教学和精神高地!
韦忠民先生在耘耔教坛的勤勉中,贵在:立足教学实践,洞见问题,睿智研析,把自己的真知灼见上升为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笔下成文,指导教学,提升教学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刷新着自己,成功着自己,以教声蜚然而华彩着人生。
《耘耔集》的后半部是诸家对韦忠民先生文学成就的点评——
方家们从不同视角以斑斓多彩的笔触宣泄着自己阅读的快感,抒发着自己深切的感悟,品评着韦忠民先生文章的光彩,同时也彰显着各自的文学见解及文笔才气。
读后半部,我恍坠一个缤纷的世界,倏然看见各位方家正手执色彩各异的花束奔涌而来,用各自的鲜艳示人,从而铺陈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面:姹紫嫣红,夺目怡人,可圈可点,鼓荡心扉!
文学是苦闷生活的救星,也是解析社会的利刃,更是诗意人生的天使——迄今,韦忠民先生为此钟爱半生、负累半生,他已出了三本书:一本诗集《兰溪子杂吟》,一本随笔散文集《彼岸花》,一本《彼岸花》小说集。
诗集,作者兴至举樽邀李杜,朝花夕叶佐酒香,苦辣酸甜皆入味,可呷可品可淋漓!品之隽永,吟之酣畅。
散文集,是作者昔日的身影与生活在调情,那是朝花夕拾的青春过往和童稚乡愁的沼泽地,读者的任何努力都难以拔出深陷的双脚!
小说集,作者从现实和人性那深邃的肌理中,塑造了血肉丰满的男女主人公,在错综纷繁的世情中,激情饱满地演绎了一出婚外热恋,用文学把人性的多元合法化。警示人生!情不自已!
读韦忠民先生的作品总令人心神不宁——他以作家的冷峻目光,以负责的态度审视着繁芜世相、众生百态、社会琐碎、幽微人性,以盈润的情感之笔解剖自我、反思来路、直面人生、观照社会、觉醒正义,尽绘世间婆娑,凸显人间万象,给人明德修身、拨云见日的审美享受。
作家,应该是从事文学创作有相当成就的人。可是,当下似乎是全民作家的时代。人们对此颇具隐形的嫌弃与不屑。原因固然很多,主要原因在于不少有作家头衔者,笔下的文章囿于日记式的流水琐碎,随意性大于文学性;也有的把自己定位于部门的宣传干事,以笔下的通讯表扬稿而自誉,只注重所谓的经验文本化,而忽略了文章的文学性、社会性、人民性,把自己沦为芸芸的应景写手。而韦忠民先生的文章,不应景,不逐波,不管写羁情旅恨、狂朋怪侣、山川壮美、怀古喟叹,还是剖析社会、蔑视功名、叩问人性、昂扬正义……他都能以文学之笔既体现犀利锋锐,又不失精神火炬的光明和温暖,起到培根铸魂、守正创新和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因此,他的作品,有文学精彩,有生命丰厚,有道义精神,有批判勇力,有市民色彩,也有文人风度,还有美学丰韵,颇具可读性!
历史是胜利者的清单,《耘耔集》是耘耔者的丰硕!
面对《耘耔集》,巡望耘耔人的人生园圃,我看到一个诗意的身影正竭忠尽虑地挥汗劳作,他开掘着人生的精神清流,并把自己的心血幻化成生命那春的鲜艳、夏的葱茏和秋的金丰,耘耔年华,丰稔生命!
韦忠民先生应该算成功者——
不论从教、从文、为人。谈家不羞愧,谈爱不自卑,谈朋友不亏欠,谈事业有自豪,谈文学有自得,为人,可矣!
一个升斗小民何以成就如今?细忖之——
他有丰满人生的文化背景——河洛文化。
他有把事情做好的特质——勇毅和倔强。
他出生在洛宁县一个叫大原韦寨的洛河沿上,他那最具可塑性的童年、少年甚至青年都是在洛河那波峰浪谷的激荡中反复淘洗过的,都是在洛河滩那卵石、蒲苇和泥淖中折腾摔打过的。同时,洛河的文化基因也植于他的灵魂:洛书的灵异、大禹的韬略、仓颉的睿智、伶伦的神韵、洛神的缥缈、达摩的悲悯、西施范蠡的中庸……浸润着他的精神肌理,夯实着他生命的文化根基。从这点说,韦忠民先生是幸运的,他得天独厚的文化熏陶影响了他从教、为文、做人的全过程,并反证着河洛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神奇魅力。
他又是不幸的:他幼小先天性唇裂和腭裂,且常常生病,孱弱无比,曾经发生过抢救几次而无望把他当成死去的孩子扔到洛河滩的事。也许冥冥之中命不该绝,奶奶心有不甘,拧着小脚又把奄奄一息的他抱了回来,再次求村里的赤脚医生救治……韦忠民先生命大,他奇迹般活了过来。接踵而来的是奔波多地先后做了八次手术,来修复身体的先天残缺,他忍受了多少切肤之痛,只有他自己知道了!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忌是庸才。上学,待业,当临时工,当打字员,干司务长,当办事员……他不甘平庸,在职学习、离职深造,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成为本科生并跻身正式教师的序列,在隐痛茹苦、隐忍不拔中,终于完成了身份的蜕变。在职场搏击的殚精竭智中,优秀自己,提升自己,最后主政一方,以卓尔政业,蜚声教坛!这是他骨子里勇毅的结果!这是他生命倔强的归宿!
凝神《耘耔集》,心中有声——
苦心人,天不负!
有志者,事竟成!
劳躬耘耔,
时丰年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