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简介
田根胜,安徽枞阳人,1968年7月生。东莞理工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带头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东莞市优秀教师,广东省汉语言文学专业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现任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城市文化评论》主编。出版《近代都市与近代戏剧的转型研究》《近现代东莞学人群体研究》等著作4部,主编8部,在《文学评论》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张艳红,山西平遥人,1979年12月生。武汉大学档案学硕士、新闻学博士,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特聘副教授。现任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先后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家族口述史集《90后访亲纪事》,出版专著《虚拟社会与角色扮演》,参与撰著6部。
序言:
《乡土东莞》展示
东莞无限魅力
文/吴美良
乡者,故乡也;土者,民间也。吾乡吾土,是故乡,是老家。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孕育出乡土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古村、古镇、老宅、祠堂、族谱,或可引发人们对乡土中国的回味与思索。
一
东莞位于珠江口左岸,96%的面积属于东江河口三角洲。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沿岸已有原始人群聚居。被专家誉为“珠江三角洲第一村”的蚝岗古人类遗址向世人展示东莞文化的深远根系。美国文化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把新石器时代作为城市文明的源头,蚝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似乎是东莞今天高速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一个远古胚芽。
公元前20世纪的夏朝时,东莞属南交趾。春秋战国时,东莞属百粤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并南岭,东莞属南海郡番禺县地。东汉时,东莞属交州(南交),汉顺帝时,分番禺立增城,东莞属增城。公元222—228年,分增城立东官郡。东晋咸和六年(331),东莞立县,初名宝安,隶属东官郡(今深圳南头)。唐至德二年(757),更名东莞,县治置于到涌(今莞城街道)。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分东莞香山镇立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珠海和澳门)。明万历元年(1573),将东莞守御千户所、编户五十六里立广州府新安县(今深圳和香港)。清沿明制。民国,先后隶属广东粤海道、粤中行政区、第一行政区和第四行政区。1950年3月,东莞县隶属珠江专区。1956年,属惠阳专区。1985年6月,东莞县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1985年9月撤县设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
二
东莞位于岭南南端。当华夏文化以中原为中心形成之时,岭南由于五岭的自然阻隔,尚处在原生形态和朴素与生猛之中。秦以来,岭南有三类来自中原王朝的人士——军队、逐臣与客家移民,与他们一起进入岭南的是北方文化。军人虽来自教化的北方,但天然有勇猛之性;逐臣本怀儒家正统,但被贬远放的政治不幸,使之对中原正统文化的弱点,有较为深刻的反省;客家移民因战乱等不得已的原因,离乡背井,辗转来到岭南,虽带儒家正统风范,但因历经人世艰辛,而多了随遇而安的实用、灵活与坚韧。这三类人群在带来北方文化的同时,又因其思想、气质与性格中与北方正统文化已存在差异,在与本地文化的互动融合中,嫁接生长出了新的文化因子。岭南文化除了受中原文化的浸润之外,还与地理邻近地区的文化——湖湘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进行着经常的互动交流,尤其重要的是与海外文化的互动交流。
岭南海上丝路源至远古,三国时代逐渐繁忙,唐宋以后大为兴盛,宋代广州与 50 多个国家有往来,元代广州与 140 多个国家有贸易关系。海上丝路联结起印度文化圈的南亚,伊斯兰文化圈的西亚、中东、非洲,以及基督教文化圈的地中海和欧洲,在南北、中外、陆地、海洋的多方互动之中,岭南文化形成了自身的独特性格。具体表现为:其一,本在华夏文化之中,且受中原文化的巨大影响,成就了“有容乃大”的宽厚胸怀;其二,因在大海之滨,直接感受外来文化之优长,生长出面向世界的开放态度;其三,在以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为主的多重影响之下,历练出面对现实、讲究功利、享受生活的实用理性;其四,融汇以上三点,即华夏文化的宽厚胸怀使之有了兼收并蓄的包容心态;海外文化的花样百出使之有盼望新事物的求新意识;讲究功利、享受生活使人性的原欲得到很好的迸发;面对现实使之有巨大的灵活性和通变心。这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岭南人敢为天下先的闯关性格。(张法《文化美学与东莞水乡境界》)
在这样的文化性格引导下,东莞文化在岭南独特的地域人文环境中,经过长期的沉淀与演变,逐渐形成了东莞特有的文化基因与密码,凝结出了一套东莞独有的文化符号系统。这些文化符号与传统中原正统的文化符号不同,并不写在庙堂之上,而是写在生活之中,也不是仅由少量精英所掌握,而是广泛地渗透在广大普通民众的生存方式之中,从他们的日用偏好、行事作风、处世态度中体现出来。
三
东莞现辖32个镇(街),596个村(社区),其中村民委员会35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246个,村(居)民小组1193个。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千米,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末,东莞常住人口为10466625人。2021年全市生产总值为10855亿元。
东莞是世界著名的制造业城市。东莞制造业奇迹造就了今天东莞的经济地位和声望,但也造成了世人心目中固化的东莞形象。人们一提到东莞,首先联想到的是形形色色的产业,高速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成百万涌入的外来务工人员……就好像这里是一个改革开放后才从荒漠中开拓出来的经济新边疆和淘金之地。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在改革开放的淘金热到来之前并非化外蛮荒之地。榕树的浓荫、荔枝的火红、莞草的芳馨缭绕着的这片南国土地,早已是一片叠压着深厚历史遗迹与文化情韵的古老邑镇……岭南建筑、岭南园艺、岭南画派、岭南戏剧在此有精彩的彰显;名园、大师、书院,营造出东莞的文明灵韵,而莞草、莞香这些奇特植物也成了东莞古老商业传奇的一个象征。东莞历史文化虽处于蛮烟瘴雨的乡邑,但浸润在质朴的乡土村社和实惠的商业贸易中,朴实且雅致。
如今,东莞奋力推动在万亿GDP、千万人口城市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东莞的乡村与乡土文化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文化兴,乡村兴。挖掘、保护、传承、活化东莞优秀乡村传统文化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促进乡风文明、实现乡村社会和谐的精神支柱和保障,也是打造乡村文化多元共享体系的重要抓手。
《乡土东莞》编写目的就是用艺术的方式去揭示、展示乡土东莞的无限魅力。
后记:
《乡土东莞》充满无限遐想、诱惑
文/田根胜
东莞是一个非常发达的现代化都市,其强大的制造能力令世人瞩目。但是,这个城市高度现代化的进程也只有40余年,与其悠长的传统农耕历史相比,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从这个意义上讲,寻觅东莞文化的基质与根性,传统的乡村文化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乡土东莞》编写的一个主要目的是从乡村的视角去观照东莞。
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今天,东莞的乡村具有典型意义的是农村集体经济,它在全市有地位、全省有分量、全国有影响。2021年,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突破2000亿元,净资产逾1700亿元。农村集体经济是东莞改革发展成就的生动体现,广大东莞乡村利用地处经济发展前沿的优势,积极借鉴长三角、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成功做法,启动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共建立了559个股份经济联合社,2499个股份经济合作社,119.2万名村民成为股东并获颁股权证书,成为继深圳特区后,广东第一个全面完成改制的地级市。在产业和空间上,东莞也走向城乡一体化,坚持走集体发展道路,由集体统筹使用土地,通过出租厂房、兴办乡镇企业、拓展投资理财渠道等方式,让集体经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壮丽篇章。
经济的传奇性发展使东莞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在这个发展趋势中,东莞和许多现代城市一样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在发展中守护自己的文化传统,保存文化的个性,巩固人们的认同、归属感和精神凝聚力。值得庆幸的是,东莞虽然是当代物质文明的宠儿,东莞人却仍然懂得珍惜自己的文化积淀。
东莞古村落浓郁的岭南水乡特色印证了东莞的乡土文化传统。在喧嚣的市区、工厂和高速公路的背后,掩映在古榕深荫中的小巷、民居、祠堂是过去数百年乡村生活方式的标记,也是在当代都市生活环境中非常难得地保存着的历史生态空间。
400年悠久历史的东莞木鱼歌意志顽强而热烈地在民间传唱。岁朝佳节,农闲之时,榕树下,厅堂中妇人围坐,请识字者按歌本而唱之。一听到木鱼歌声,就群起围而听之。听者表情,随歌书的情节而变化,怒骂者有之,嗟叹者有之,损涕者有之,欢笑者有之。
在东莞一些镇街,至今还保留有民间传统节日: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石龙国际龙舟节、樟木头香港人旅游节、桥头荷花节,以及各地的荔枝节等。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或者说是由于经济的动因,这些名目繁多的传统节日被包装得富丽堂皇,很是动人,也自然吸引人。作为香港、深圳、广州等大城市的“后花园”,东莞与它们存在着深厚的血缘联系,每当过节的时候,这些大城市的亲戚朋友带着故乡的温情体味家乡的厚意,而绽放于深情之树上的经济之花也随之成长。
划龙舟、醒狮舞等民间竞技是形象化展现东莞人的生命豪情的最好方式。每年农历五月是东莞的龙舟月,也是老百姓自己的狂欢节日,莞邑水乡各支流处处飞舟、村村竞渡,成为城市中跃动的文化符号,展现了力量、意志、团结、拼搏,当然还有快乐与传统的维系。龙船飞舟寄托了一个村的荣耀。
乡村兴则国家兴,文化兴则乡村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乡土东莞》努力尝试为东莞的乡村振兴提供文化的力量。
东莞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每年拿出300万元,主要从事乡村文化的研究与整理工作,《乡土东莞》即是2021年的一个课题。这个课题能够顺利开展,东莞市农村农业局局长吴美良、东莞市乡村振兴促进中心主任刘远星给予了大力支持与指导。东莞市党史研究室主任李炳球是东莞文史大家,在写作过程中给予专门的指导,甚至针对许多细节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东莞市各镇街文广中心对《乡土东莞》也给予了全方位的配合与帮助。谨此对他们的无私关怀与提携表示衷心的感谢。具体写作方面,何回主要负责第一、六章,阎江负责第五章,张艳红负责第四、七、八、九章,第九章手绘插图由张可绘制,并辑录东莞多位摄影家的摄影作品。对诸位创作者的辛勤付出也一并表示感谢。
《乡土东莞》是一个充满无限遐想、诱惑并值得期待的课题,由于视野、知识与能力的局限,也许这次不能完全精彩地予以呈现与揭示,但我们可以把它作为探索甚或一个公共园地,期待更多的来者参与,共同研磨探究,使之发扬光大。对于其中的不足与错讹之处,也真诚期待诸位方家的批评与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