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江海叶
夏日炎炎,趁暂时空闲,赶紧为今年第三期《潇湘文化》杂志组稿。折腾了一年的潇湘文化微信平台获奖征文到这期基本安置完毕,总算对当初不计得失积极参与微信征文的作者有个交代。此外还得挑选一些其他文章。打开邮箱,几千封未读来信映入眼帘,心情一下子不轻松了——全部是投稿信,来自五湖四海,甚至国外。
《潇湘文化》从八版的报纸改版为一百页的杂志已半年多,出了两期,虽说不上是质的飞跃,却是大胆的创新。原以为开辟的栏目甚多,内容包罗万象,能给更多作者一个舒展身手的机会,现在看来,似乎让更多作者望穿秋水,让更多作者失望。
我也曾是一名狂热的投稿者。读高中要在学校住宿,每月不得不向母亲讨50 元生活费。那时50元根本不够一个月里每天两餐的伙食费,但我仍然被骂得狗血淋头,尊严扫地。倔强的我不肯放弃读书机会,便决定自己赚取生活费。由于之前发表过一首小诗,收到15 元稿费,所以我很骄傲地认为自己能够做到。那时没有网络,作品都是用稿纸抄写好装入信封贴上邮票通过邮局寄出的,邮费八分钱,超重需加邮费。为了赚取生活费我竟然缩减生活开销,在饥寒交迫中发着荒唐的甜梦。无奈寄出去的稿件大多石沉大海。直到高三下学期,一篇写于高一、投于高二开学初的文章终于见报了,可怜的稿费压根不够买稿纸和付邮费,于是幡然醒悟,痛下决心用功读书。
那时的我常常埋怨编辑有眼无珠,不怎么样的文章能发表,为什么更多更好的文章反而没着落?直到自己当了编辑,才明白编辑的难处,每天收到堆积如山的稿件,即使走马观花也看不过来,能上刊简直就是老天的恩赐。作品没被选上未必是你写得不好,因为收到的稿件中,95% 达到发表要求,你的可能是其中之一,在排队等候上刊。
最讨厌那些投一大堆稿子来的作者,除了加重编辑的负担还有违公平原则。在此想告诉他们,好稿子一两篇足矣。你把自己的作品当垃圾,别人会把你当垃圾,你为作品砸存在感的同时已把自己砸入编辑的黑名单。
也许我们写作的初衷是为了稿费,但写着写着便慢慢地爱上文字,便乐在其中,即使口袋空空也不感觉自己贫穷。这也许就是腹有读书志不贫吧?
爱上文字,才能赋予她生命。忘记物质,才能爬上一个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