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浙大博士生送外卖说起
文/周 云
近日,浙大已经结业(未能毕业)的博士生孟伟火了,他因为送外卖而引起了网络的广泛关注,当然也伴随着争议。在强大的网络舆论压力之下,孟伟发布视频回应称,给浙江大学丢人了。孟伟表示,儿子2021年出生后生病需要用钱,开始兼职送外卖。
看了媒体对孟伟的采访,我对孟伟本人倒是没什么担心。他的思路很清晰,知道自己过去做错了什么,又做对了什么,对未来的规划也很有章法,同时保持了一种良好的心态,相信他会有一个好的未来。但是他走到这一步,终归是令人惋惜的。一个优秀的高中生、本科生,为什么直博之后长达八年的时间没有拿到博士学位,最后被迫选择了结业?作为一个高校的从业者,对于类似的事情已经见得不少,早有些想法,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已经规劝多名欲读博士的朋友放弃这个打算。孟伟的经历更让我不吐不快,在此友情提醒一下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朋友,要充分了解读博的风险,然后再做决定。
读博的风险首先来自于自身,因此在做出选择之前,要充分地评估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能不能胜任博士学业的要求。在这方面,孟伟自己也坦诚,他是一个反面教训,他并不是一个特别适合搞研究的人。另外,更为重要的就是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出于兴趣的选择,永远都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现在很多读博的人,在事先并没有进行这样的评估。他们之所以读博,有的是为了逃避就业的压力,有的寄希望于将来凭借博士学位找一个好的工作。也有的是稀里糊涂型,因为别人读了,自己也读。这些人,往往在读博之后,容易陷入困境。
更多的风险来自于客观方面。首先,导师的风险。我们得肯定,绝大多数导师都是好的,是为学生着想的。但是也不可否认,有个别导师出于利益等动机,让学生从事大量跟学术研究无关的工作,从而耽误了学生的学业。甚至还出现过一些极端的个案,比如学生已经达到了毕业的条件,但是导师已经用得很顺手,故意不让他毕业。还有一些导师,主观上也想带好学生,但是经费、实验条件、学习条件欠缺,也会让学生的学业无法正常展开。还有一种现象也不少见,就是师慈生孝,师生关系良好,学习条件也具备,但是研究方向选择的失误,也会让学生深陷泥潭。
其次,制度的风险。一个博士生毕业要符合学校的相关的制度要求或者说条件。这些要求有的是合理的,有的不尽合理,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现在变得非常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苛刻。比如说博士论文实行很严格的匿名审查制度,总体来讲,这是一个好的制度,有利于控制和提高博士生培养的质量。但难免也有误伤,比如说有些博士论文没有通过审查,不是因为水平的问题,而是因为学术观点不同的问题,个别的甚至是因为导师的私人恩怨的问题。另外,博士毕业,除了博士论文要通过审查、通过答辩,还需要在高水平的刊物发表数篇论文。直言不讳地说,各个学校定的标准普遍偏高,脱离实际。这是因为在大学的排名上,论文是一个重要指标,以提高毕业要求、督促博士发表论文来提高学校高水平论文的数量,从而提升排名,是各个学校心照不宣的秘笈。各个大学激烈的排名竞争,博士实际上是做了壮丁,有的人甚至可以说做了炮灰。
第三,就业的风险。以前的博士,就算读博很辛苦,毕业以后还都能够找到一份还算不错的工作。但是现在这一切都变了,相当一部分高校,人事政策对于年轻的博士非常不友好。博士进入高校工作,并不能立刻稳定下来,而是要充当临时工的角色,数年后达到了学校规定的条件,才能够正式地入编。而这些条件也是非常苛刻的,很多博士辛辛苦苦工作了几年,最后因为达不到条件只能走人。“学术民工”这个词,主要就是指这些人。
第四,健康的风险。读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工作量非常大,工作时间超长。再加上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诸如研究进展的压力、能否毕业的压力、生活的压力、情感的压力,博士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很容易出问题。笔者作为过来人,当年也是深受其苦,说起来都是一把泪。
第五,经济的风险。其实对于大多数博士生来讲,经济已经不是一种风险,而是实实在在的困窘。跟同等条件的同龄人相比,博士生的经济收入是偏低的。心态好一点,单身汉日子还可以过。但是如果已经结婚生子,需要养家糊口,那种压力、那种滋味,可想而知。
有志于攻读博士学位的朋友,一定要对以上的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后,再做决定不迟。如果能够承受以上种种风险和压力,对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有充分的自信,对学术研究有浓厚的兴趣,那么读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自身,对于国家,都是有益的。
最后,我还想大声地向政府相关部门和各高校呼吁,博士生风险和压力的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不合理的制度和规定。从这个角度来讲,博士生是需要政府救济的一个群体,既包括经济上的救济,也包括制度救济。比如说给他们更高的津贴,毕业的条件、就业的门槛能够更加合理化。我们国家科技文化水平的高度,完全取决于这个群体,兹事体大,有什么理由不给他们一个更好的、更合理的学习环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