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智勇
小时候上学时,被冰心先生写的短文《小桔灯》深深打动:无论是怎样的暗夜,只要有一盏小小的桔灯,竟然就可以驱散黑暗,照亮路程。
从那以后,我就对点一盏灯有着莫名的迷恋。
2006年5月4日,年满40、迈入不惑之后,我就下定决心只做自己感兴趣且有能力做好的事情。生日过后不到20天,忽然就有好友相邀,请我来东莞为爱心老人温远达(愚叟)策划举办“立德树人爱心助学——温远达书画作品慈善义卖会”。我觉得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自己又专门学过拍卖并实际主持过花都国土房产管理局的国有土地拍卖会,刚好符合自己感兴趣且有能力做好的范围,于是就满口答应下来,5月底来到了东莞,开始了我新的人生旅程。
我总觉得是上苍派温老来教育我,启迪我的心智,点亮我的心灯的。当家徒四壁、唯有笔墨可以奉献的温老,以一对一结对的方式,自愿帮扶东莞理工学院10位品学兼优、家境贫寒的学子后,在筹办慈善义卖会的过程中,年过九旬的老人不辞劳苦四处奔波,却经常不为人所理解,我当时真的很伤心,甚至会愤愤不平。但是,温老总是会笑着对我说:小李啊,我们又不是为他们做的,我们是为了帮那些娃儿读书的嘛。帮到这些娃儿,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有出息,就可能会改变一个家庭,改变一个家族,改变一个村庄。这可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哦。这种事情,我们只管尽心尽力去做,自己问心无愧就行了,哪有时间去理会人家的闲言碎语嘛。如果把时间都浪费在跟人计较上头,我们又哪里能多做点事呢。
跟温老在一起筹办慈善义卖会的四个多月时间里,坦诚地说,不是我为活动付出了多少心血,而是我从温老身上学到了太多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我的心灯,被这个豁达幽默的爱心老人悄然点亮了。
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因缘际会,我有幸接触到了《东莞经济》杂志原来的运作团队。承蒙他们的信任,经过反复深入沟通,最终郑金伙带着我从他们手中接过了这个当时烫手的山芋。
在我看来,《东莞经济》作为一本月刊杂志,既不用像报纸那样每天堆满几十个版面,又不用像网络媒体那样靠标题党来吸引眼球,可以提前策划,深入研究,用有价值的专题来进行报道,为社会提供深度的战略决策资讯。这不正是智库与媒体的联动方式吗?于是,我们以“思想决定价值”为宗旨,以“民间智库,东莞思考”为己任,以“本土,原创,深度”为属性,以“民间思想,民间视野,民间话语”为特色,为东莞奉献了一本文风活泼、有温度、有灵魂的财经读本。
在纸媒江河日下的大潮中,多少曾经红极一时的杂志如今都已悄然消逝,12年了,唯独一本《东莞经济》仍然在坚持每月按时出版。
为了维持这本“内部资料,免费赠阅”、不准做广告、不准发行、注定不挣钱的社会组织会刊的生存,郑金伙、邝成子和我呕心沥血,从初始投入到现在,二千多万烧掉了,脑门秃顶了,头发变白了,仍然初心不改,乐在其中。
曾经有很多人问过我们:你们自己烧这么多钱,办一本原本该政府投资办的杂志,究竟图什么呢?
我们的回答是:财富用在最合适的事情上,效应最大,造福最广。如果我们的思考能为决策者们提供哪怕一点点参考价值,那么就可能会影响到一家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一个区域的转型升级。而一家优秀企业的不断进步,会给社会提供稳定的就业和个人成就感,一个区域的转型升级,能聚集更多的企业和更多的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良序增长。我们认为,一个一个帮扶的慈善行为,确实令人肃然起敬。但这种方式成本高,可控性差,更多地停留在物质赠予的层次上。相比于翻山越岭一个一个地去扶贫助弱,点亮决策者们那盏光明的心灯,通过决策者们的科学决策,推动企业与区域的可持续增长,是覆盖面更广、操作性更强、可控性更高、效应更明显的慈善行为,是可复制可输出的发展模式,是智慧碰撞内生动力的文明传递。
也正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在办好《东莞经济》杂志的同时,又从2009年起策划举办了“东莞经济年会”这一本土财经界年度盛典,礼赞东莞脊梁,促进东莞成长,连续10年每年评选东莞的十大年度经济事件、十大年度成长型企业、十大年度经济人物,颁发东莞经济终身成就奖。
我们还先后策划、撰写、出版了《东莞软实力》,《东莞经济年度发展绿皮书》等专著,《人文东莞一脉相传》珍品邮册,提交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智能制造、金融集聚、文化引领等方面的建言,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中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如果不来东莞,不遇到温老,不坚持做大慈善的理念,我可能就是一个蝇营狗苟的小生意人,每晚睡之前要拿一个装金币的袋子摇一摇,听听金钱的声音,数数金钱的数目,然后像葛朗台一样抱着永不带走的金币无耻地死去。
记得东莞广州美院文创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卫民兄猝然离世前曾跟我说过一段话:智勇,你只要想一想,全世界有哪个人死了之后,人们会在他的追悼会上说这个人一生赚了多少钱的?人们永远都只会说,这个人一生为这个社会做了多少贡献,有多少创新。
是啊,金钱不过是为人类创新造福的工具和手段,永远都不是人们生活的目的。
而人们之所以沉迷在发财的狂热之中,是因为要在黑暗中寻求生存的安全感。
可是,点亮一盏光明的心灯之后,犹如旭日东升,人们心中还有那么多黑暗,还有那么多恐惧,还需要依赖外在之物来获得安全感吗?
我想,点亮一盏光明的心灯,或许正是我活在人世间的唯一使命。《东莞经济》杂志和“东莞经济年会”,不就是我点灯的工具吗?
【作者简介】李智勇,湖南临澧人。系当代智库论坛联席主席、和君创业咨询集团联席总裁、《东莞经济》主编、东莞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会会长、东莞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与评估专家、东莞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