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文化》2022年第2期
文/陈运新
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
“我们这一个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人家对我都是恶语相向,经常说我是野和尚,给我们的香火钱更是少得可怜。
今天去化缘,这么冷的天都没有人给我开门,化到的斋饭也少得可怜。
师父,我们菩提寺要想成为你所说的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恐怕是不可能了。”
故事当然还没完。故事中的小和尚及他的遭遇,却让我忽然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我出身于寒门,曾经一度感觉自己从小受尽生活的虐待。父亲是个脾气暴躁的人,稍不顺心或不满意,开口就骂,伸手就打,几乎在冻饿煎熬中长大。少年时候辍学,去跟大哥学着跑江湖,又外出学过艺,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再次读书机会,也是朝不保夕。我觉得这个家庭糟糕极了,没有一点温暖,总想逃离。
后来考上中师,毕业后分配在城边一所学校教书。学生不听话;老师们总是在视野范围内嘀嘀咕咕,彼此交换着让人看了深感孤独和厌恶的神情眼色;又加之当时社会上的渣渣们经常进学校捣乱。我简直万念俱灰,觉得这个世界没有一点温暖,糟糕极了。
可以说,我跟故事中的小和尚一样,当时对未来对人生简直看不到一点希望。
故事继续:
老和尚披着袈裟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闭着眼睛静静地听着。
小和尚絮絮叨叨地说着,最后老和尚沉默一阵,终于睁开眼睛问道:“这北风吹得紧,外边又冰天雪地的,你冷不冷啊?”
小和尚浑身哆嗦着说道:“我冷呀,双脚都冻麻了。”
老和尚说道:“那不如我们早些睡觉吧!”
老和尚和小和尚熄灭了灯钻进了被窝,过了一个多小时,老和尚问道:“现在你暖和了吗?”
小和尚说道:“当然暖和了,就像睡在阳光下一样。”
老和尚说道:“棉被放在床上一直冰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和了,还是人把棉被暖和了?”
小和尚一听,笑了:“师傅你真糊涂啊,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和了,当然是人把棉被暖和了。”
老和尚说道:“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和它,那么我们还盖着棉被做什么?”
小和尚想了想说道:“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可是厚厚的棉被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啊!”
黑暗中,老僧会心一笑:
“我们撞钟诵经的僧人何尝不是躺在厚厚棉被下的人,而那些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我们厚厚的棉被呢!
只要我们一心向善,那么冰冷的棉被终究会被我们暖热的,而芸芸众生这床棉被也会把我们的温暖保存下来,我们睡在这样的被窝里不是很温暖吗?
庙宇千间、钟声不绝的大寺还会是梦想吗?”
小和尚听了恍然大悟。
故事到这里结束。
小和尚何其有幸,及时得到了老和尚的点拨,可当时的我却熬得多么痛苦。
一天下午,久不回家的我从单位回来,途经家乡那条小河滩时,远远地看到一个熟悉的老人背影,戴着一个顶上裂开、边缘破损不堪的斗笠,身着破衣烂衫,左腋下夹着一小捆从河滩上刚捡的枯枝。我怎么也想不到,这位老人竟然是自己的父亲!父亲看到我很开心,解释说家里没煤炭了,特地来小河滩上捡点枯枝回家生火做饭吃。
我的心灵震撼了,对父亲所有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说实话,工作后,我一直不回家,就是不想管父亲的死活,我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我不能因为父亲对自己关心不够而不管父亲啊。
联想起读初中的时候,曾经与班上一女同学由于一点小事发生激烈冲突。事后,班主任老师狠狠地批评了我:你是男同学,又是班长,应该主动关心同学,不能一点小事容不了。
这次河滩上意外见到父亲,让我震撼之余,仿佛把过去很多事情都悟透了。
后来又偶然看到小和尚的故事,内心更是敞亮:
这个世界不缺乏等待者,不缺乏索取者,不缺乏需要理解和照顾的人,缺乏的恰恰是主动给予者,缺乏去主动奉献和关心的人。不要问别人给予了我们什么,家庭给予了我们什么,社会给予了我们什么,而要问我们给予了他人和社会什么。
山不过来,我们自己过去。
学生和孩子不听话,正需要我们去关心和教育;父母给予我们关心太少,不能成为我们不去关心和孝敬父母的理由;我们要去建设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到来而变得更美好。
终于明白,人生的暖阳不在别的地方,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作者简介】陈运新,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师大伦理学研究所硕士,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教育学博士在读,现为邵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副高级专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