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文化》2022年第2期
文/刘 勇
导读:湘资沅三大水系均冠以“江”名,唯有澧水,称之为“河”,它接通湘鄂两省,途径湘西的龙山县和永顺县,张家界的永定区、桑植县和慈利县,常德的石门县、临澧县、澧县和津市市,是湘西北人民的母亲河。
一
在北纬29°30′~30°12′,东经109°30′~112°之间,有一条河,沿途汇聚多股支流,自西而始,一路往东,蜿蜒前行,最终归于洞庭湖。它就是湖南省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澧水有过详细描述,盛赞它“水色清澈,漏石分沙”。对于很多人来说,“澧”是一个生僻字,曾经有人欲将之简化成“浬”字,未遂。要知道,豊者,丰盛也。没有“豊”,“澧”便失去了内涵和底蕴。《列子·汤问》中记载:“甘露降,澧泉涌。”“澧”通“醴”,是一种味觉;刘向《楚辞·九叹·离世》有云:“波澧澧而扬浇兮,顺长濑之浊流。”可以说,“澧”是一种听觉;“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在这里,“澧”又是一种视觉。相传,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多次涉足澧水,留下了许多与“澧”有关的脍炙人口的诗句:“沅有芷兮澧有兰”“遗余褋兮澧浦”“遗余佩兮澧浦”。“澧”代表着美好的事物,与君子结下不解之缘,它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伴着那条奔流不息的河流,跨过一座座山峰,走过一个个时代,源远流长,历久弥坚。
二
湘资沅三大水系均冠以“江”名,唯有澧水,称之为“河”,它接通湘鄂两省,途径湘西的龙山县和永顺县,张家界的永定区、桑植县和慈利县,常德的石门县、临澧县、澧县和津市市,是湘西北人民的母亲河。澧水沿岸很多地名都与“澧”相关,临澧、澧县自不用说,津市之所以有“津”,是因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此地水运发达,成为重要的港口和码头。坊间流传一句话:“湖北有沙市,湖南有津市”,其知名度可见一斑。津澧原本一体,因津市“发达”后,和澧县分了家,成为常德唯一的县级市,一时风光无限。彼时,从津市有直达长沙的客运专线,码头上汽笛轰鸣,人声鼎沸,好不热闹。后来,随着公路、铁路的发展,水运式微,这个曾经的繁华码头渐渐没落。如今,最著名的约莫只剩下“津市牛肉粉”了。
三
澧水上中游地势高,转向大,水流急;下游地势平,海拔低,水位高。“四水”之中,尽管它流量最小,却是洪涝灾害最严重的一条河流。有史料记载,明末清初至新中国成立前,澧水流域共发生洪灾100余次;解放后,共发生过5次重大洪灾,淹没大量良田和房屋,让数以万计的人们无家可归。我的家乡叫“九垸”——“垸”是修堤防洪的产物。据说,在很久以前,这里是八百里洞庭的一部分,是一片汪洋世界。后来由于环境和气候发生变化,“沧海”变成“桑田”,先人们开始筑堤围湖,定居于此。洪水年年光顾,为防止溃堤“打破垸”,又一次次加固加高防洪堤——水高一尺,堤高一丈。每年七八月份,洪峰涌来,一次次超过警戒水位,防洪指挥部便会指派专人24小时沿线巡逻。也许是上天垂怜,又或许是人定胜天,这些年来,尽管洪水肆虐,时常让人们担惊受怕,却总能化险为夷。洪水这个不速之客制约了家乡的发展。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风闻家乡要成为蓄洪区,需要移民集中安置。因此,当别的地方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时候,九垸境内公路失修,房屋破旧。据说后来由于三峡截流成功,对下游水势起到很好的调控作用,尽管洪水依然光顾,却很少造成威胁,再也没有移民的消息传来。一条条水泥路通向千家万户,一栋栋新楼拔地而起。
如果说洪水如同猛兽,来也汹汹,去也匆匆,那么有一种小虫却让人防不胜防,它就是“华佗难奈”的血吸虫。澧水得天独厚的气候、水质条件,孕育了大量钉螺,而钉螺又成为血吸虫理想宿主。只要接触疫区的水,无论是牲畜还是人,都极有可能被血吸虫见缝插针,从而染上血吸虫病。在洞庭湖流域,有一个叫血防站的特殊机构,专门预防和治疗血吸虫病。血防站的工作人员总会定期组织群众检查,并发放相关药品。记得小时候,村里只要有露天电影,总会在电影前播放预防血吸虫病的宣传片。治疗血吸虫病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服用大量的抗生素,患病严重者需要住院才能控制。为了消杀钉螺和血吸虫,家乡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不惜租赁农用飞机撒药。那时候,飞机盘旋上空,轰隆声响彻云霄,成为家乡的一大景观。
四
谁不说自己家乡好呢。而小时候,我却觉得这里真是个“糟糕”的地方,既有水患肆虐,又有害虫侵扰。我总想不明白,人们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另辟乐土?都梁在《亮剑》中说,人类既然接受了太阳喷薄时的那种瑰丽,升腾时的那种蓬勃,就得接受它骄横中天的炽烈……直到有一天,当我走过很多地方,看过太多“花花世界”,离家乡越来越远,回首故里,发现这里原来有那么多可亲、可爱、可敬之处。
在澧水冲积下,形成了湖南省最大的平原——澧阳平原。在澧阳平原境内,挖掘出中国最早的城市——城头山,距今已经有六千多年。在城头山遗址,还发现了最早的水稻。这里是“中华城祖、世界稻源”。这里还与“当代神农氏”袁隆平院士有过一段渊源。抗日战争时期,袁隆平随父母辗转各地,曾在澧县有短暂停留,并就读于城关弘毅小学。或许正是在这里,在他内心深处,埋下了一粒好“种子”。
柴山并不是真正的山,而是澧水的河床。因为这里芦柴如山,故名“柴山”。汛期过后,家乡的澧水变成一弯小溪,露出广阔无垠的河床。温润、肥沃的土地,是芦苇生长的天堂,无数的芦苇在这里疯长。秋冬之际,芦苇秆由绿变白,便成为芦柴。芦柴极易燃烧,在燃气和藕煤还未普及的年代,是农村里理想的柴火。读小学的时候,每年冬天,学校都会组织师生到柴山捡柴。捡回的柴,除了用于食堂做饭,还可以用来取暖。
用芦柴生火未免过于暴殄天物,因为它是造纸的绝佳材料。每年冬天,这里都会有大量劳动力从四面八方涌入。将芦柴砍倒,去掉枯萎的枝蔓,再将一根根芦柴捆成捆,堆成垛。一垛垛芦柴就像一座座小山,峰峦叠嶂,蔚为壮观。接下来,通过拖拉机将柴垛拖到货船上,再经水路把它们运到造纸厂。芦苇浑身都是宝,芦秆可以造纸,新鲜的叶子可以包粽子,芦根可以做菜和入药……
柴山是一个大宝藏。在这里,春摘水芹,夏捕河鲜,秋采蘑菇,冬挖藜蒿。甲鱼、野兔、斑鸠、黄鼠狼、猪獾、狗獾时有出没,各种鸟类不胜枚举。
这里芳草青青,是牛羊的天然牧场,沼气汩汩,是烧烤野炊的绝佳场地。放开缰绳,由牛自由行走,然后找一处沼气,在四周围上泥巴挡住野风,一个天然的燃气灶便大功告成。点燃沼气,烤上随身携带的糍粑,甭提多香。扒开泥巴,螃蟹横行,抓上几只,用水清洗一番,放在火上,不一会儿,蟹体变红,撕开大腿,放在嘴里轻轻吸吮,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直冲脑门。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捕黄鳝是家乡一项很重要的创收手段。捕黄鳝叫“施鳝鱼”。一种叫“豪儿”的条形竹篓,里面放入数根串上蚯蚓的竹签,用来“引诱”黄鳝。将豪儿放入河边泥巴里,它的一头是锥形倒刺针形口,请“鳝”入瓮,另一头用稻草扎实,黄鳝自投罗网,有进无出。广施豪儿,若运气好,一夜可捕黄鳝十来斤。
柳宗元曾说:“自汉而南,州之美者,十七八莫若澧。”在这里,能够真正体会到《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境。走在茫茫柴山,如同身处辽阔草原。夕阳西垂,渔歌晚唱,稀稀落落的灯火在斑驳的碎波中荡漾开来,渔舟上升起袅袅炊烟。忽闻蛙声四起,三两只白鹭从芦苇丛中惊起,挥动优雅的双翅,飞向远方。
我的思绪也沿着澧水蔓延。高中学校在澧水的另一边,每次往返,我都要乘坐轮渡。这种轮渡是铁板船,靠内燃机驱动,个头较大,可乘坐一二十人,航行平稳。我经常摸进驾驶舱,偷学师傅手艺。时间久了,同师傅混熟了,趁他打盹的时候搭把手掌掌舵,也过过当船老大的瘾。有时候赶不上轮渡,我就只能乘坐小木船。与其说是船,不如说是一叶小舟。这种小舟没有发动机,只在船尾架上一对木桨,由人力划桨前行,仅能乘坐二三人,我们称为“划子”。划桨者多为中老年人,靠运送散客维持生计。划子身小,在澧水中飘飘荡荡,缓慢前行。若有快艇或大船经过,会激起巨大的波浪,使划子上下颠簸,左右摇晃,十分刺激。那时候的澧水缥碧清澈,一目见底。美中不足的是,偶有白沫飘来,乃是造纸厂排出来的废水。
五
柴山是假山,澧水之畔的嘉山却是真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嘉山是中国古代烈女孟姜女的故乡。为纪念这位奇女子,当地人特意为她修了一座寺庙——嘉山寺,尊之为“孟姜女娘娘”。关于孟姜女的原型,民间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孟姜女是齐国武将杞梁之妻,史学家顾颉刚亦有所论述,若按这种说法,孟应是山东人。而据《直隶澧州志》记载:“秦时州有孟姜女者,适范郎,因秦始皇筑长城范郎往供役,姜女于州嘉山之顶筑台以望。”《孟姜山志》所录的晋代卓云《孟姜女列传》亦有记载,孟姜女为秦黔中郡慈姑县(即澧县)人,家住嘉山、澧水之东的孟姜垸。孟姜女已成为了澧水流域的一种信仰,每年上山祭拜娘娘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她坚韧不拔、不屈不挠、敢爱敢恨的精神,感染了无数人,更寄托了津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至今,嘉山仍有孟姜祠、洗衣井、百步磴、望夫台等景观。尽管孟姜女娘娘早已羽化登仙,而她的音容和风骨永驻嘉山。嘉山之麓,还诞生了一位著名人物——囊萤夜读的车胤。在我的母校,还矗立他的雕像,激励着一代代莘莘学子。
六
嘉山寺的晨钟暮鼓,随着澧水河风吹向远方,与澧州大鼓交织在一起。澧州大鼓是澧水流域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俗称“打书”,多出现于孝堂和茶馆。最初是一人单鼓,一边双手击鼓,一边用方言说唱,后来渐渐演变成男女二人对鼓,互相唱和。说唱内容多为《隋唐》《说岳》《三侠五义》等古典历史小说,后来顺应潮流,渐渐融入了许多新元素新故事。正书间隙或插科打诨,或警世劝诫,嬉笑怒骂,浑然一体,深受湘北一带群众喜欢。本世纪初,每隔两年,澧水流域都会举行一届鼓王擂台赛,涌现出了邵丹、宋泽贵、沈伯军、王方等优秀表演艺术家。他们用精湛的打书技艺,演绎了一部部精彩绝伦的鸿篇巨制。
我的祖父懂听书,懂打书,他的一生就像一部书。尽管出身寒微,祖父从不服输,不认输,喜欢折腾。他生于孟姜女故乡,为了生计,渡过澧水,定居九垸。凭借一身木匠手艺,养家糊口。因为心直口快,在工厂混不开,义无反顾,回归乡土。七八十年代,趁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不甘平庸的他开辟荒泽,大力发展淡水鱼养殖业。从一片藁草湖中,走出了凤毛麟角的万元户,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后来,祖父开过商店,也开过茶馆,由于生性豁达不拘,乐善好施,又不擅经营,最后赔本赚吆喝。尽管如此,祖父乐此不疲,因为开茶馆可以打书,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还能够弘扬澧州大鼓。耄耋之年,祖父老当益壮,种植湘莲十余亩,获得大丰收,完成生命中最后一轮绽放。
祖父的一生就像那水,激情奔涌,润物无声;那山,包容大度,刚正不谀;那鼓,轰轰烈烈,娓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