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苦,霸得蛮,理想成就辉煌
毛梦溪
前些日子,建云突然给我发微信,说:“有个不情之请,不知是否方便?”为了尽快了解是什么事,我即刻回他电话。通过电话沟通才知道,他想出第二本散文集,书名叫《阳光灿烂的日子》,希望我给他作序。我说:“我俩是老乡,有什么不方便的,寄本样书我看看。”末了,我跟建云说:“序言可不好写,如果写得不好,你可不要见怪……”建云说:“哪里,哪里,您能帮忙作序,就是我的荣幸!”
建云是一个心直口快、干净利落的人。不出三天,他制作的精美样书便快递到我的办公室。看着设计精美、印刷精美的样书,让我如遇知己,有了写作的冲动。利用业余时间,我开始认真阅读该书,琢磨如何给其作序,如何通过我的文字为其增添一点亮丽的色彩。
我与建云认识好些年了,是通过民进广东省委会专职副主委胡献介绍认识的。胡献说,在东莞有一位很有意思的民进会员,他喜欢写作,在各大报刊发表文章,自费创办企业内部刊物,在业界有些影响力。期望我们认识,期望我们交流,期望我们成为朋友。
大概是五年前,建云利用参加北京图书订货会的空闲时间,来到了我的办公室,赠送他的散文集《人生四十年》和主编的企业读物《潇湘文化》。手捧他的文学著作与企业读物,发现在排版、设计、编辑、校对、印刷、装帧领域都很讲究,没有一丝粗制滥造,反而像做高档藏品,让我对他刮目相看。也是此次,我们促膝长谈,不知不觉,几个小时过去。待他离开,已是华灯初上,皓月当空。
随着与建云的交往增多,发现他有个特点,很勤快。他经营公司与工厂,可谓忙得不亦乐乎。可他天天写文章,经常在报刊发表,在民进系统,算一个高产的“作家”。在我的印象中,他去河南处理业务,顺道去三门峡看看,结果写了一篇长达五千字的文章,叫《问道函谷关》,先在中国作家网发表。后来,我感觉这篇文章符合《民主》杂志用稿要求,便在2022年第10期刊登了。他喜欢杨梅,在小区散步,看到杨梅成熟了,写了一篇《故乡的杨梅》,颇有王鲁彦文风,相继在《南方工报》发表了。他采写《一个退伍老兵的文学梦》,在《图书馆报》杂志发表了。他写的《大山深处探访养蜂人》《春风不改旧时波》在《邵阳日报》《邵阳城市报》发表了。他喜欢写传统文化的文章,像《种火》一文,在《西非华文报》发表了。建云说,他写作不是为了发表,纯粹是个人爱好。正是这种没有功利的写作习惯与创作态度,让他笔下写的文章如山涧小溪,甘甜清冽;如高山流云,飘逸洒脱。可以说,建云是一个正经的商人,他的身上反而没有铜臭味。不管是我,还是圈内的朋友,都喜欢与他打交道。他常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说明他在接近半个世纪的人生历程中,已经活出了高度,悟出了深度。深知财富乃身外之物,爱好才是人生珍宝。
建云写作从不做作,就两个字——真实。不管是看《人生四十年》,还是读《阳光灿烂的日子》,字里行间总能感觉到真实的味道,而且是一种不用怀疑、不敢怀疑的真实。他常说:“我为什么要写假的?”像他的《秋回雪峰山》,用白描的手法,把自己在隆回、洞口、武冈、绥宁访友的经历洋洋洒洒写出来,六千字,每一字、每一句,就像照相机一样定格每一个瞬间,恰到好处的美,不偏不倚的美。有时我在想,他是用什么方法巧妙处理这些细节的。要知道,白描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算是大忌,处理不好,容易让人作恶。可他采用白描手法,犹如大师创作一幅山水画,寥寥几笔,便是神来之作。
如他的《心若菩提》,真实记录了自己创业的艰辛。可他没有抱怨,没有哭诉,只是用大度的胸怀包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弊端与伤痛。他说:“我与曹德旺先生均是商人,但以成就与事业比,我与曹德旺先生不在一个层次上。他的心若菩提是大爱无疆,而我的心若菩提只是小恩小惠。”同时坦言:“自古以来,绝大多数人总认为无商不奸,无商不坏。其实,能把事业做到一定程度的商人,他一定拥有大德与大智。否则,德不配位,无法远行;财不配位,无法守住。对于商人,容易被人误解,被人谩骂,被人索取,被人欺诈,但不管如何,只要自己不倒,只要信念还在,就会勇往前行。”看完这篇文章,我都感觉建云已遁入空门了。要不,他怎么能如此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事?
建云爱好写作,也行商天下。照理,他忙得顾不了家。可他,把家庭同样经营得很好。建云在朋友圈经常晒自己的小家庭,诸如女儿去哪里摄影,儿子获得什么奖励,一家四口去哪里旅游。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陪父亲来北京旅游,跟父亲一起聊历史,聊孟姜女哭长城。他在文章中写道:“我突然感觉,他不像一个未读多少书的人,更不像一个农村老头,反而像个知识分子,不单喜欢历史,还关心时事,令我特别欣慰。”还跟他的父亲仔细解释,孟姜女哭长城最早出现在《左氏春秋》,故事源自“杞梁妻哭夫”,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孟姜女原型杞梁妻,一个是杞梁,历史上确有此人,并非虚构。经过上千年的演变,便成了孟姜女哭长城了,丈夫也变成了万喜良。大家想想,建云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孝心,能跟自己父亲聊这些虚无缥缈的话题?如果不是自己的父亲很信任和疼爱建云,能与儿子聊这些民间传说吗?
建云的新书同样展示超强的人脉圈。我在阅读此书时,发现《人物素描》一篇中,他写了两位海外华人和一个留学生。《我在海外教汉语》讲邱雯漂洋过海去太平洋彼岸寻梦,最后在异国他乡的国际女子中学教授汉语。二十多年耕耘,桃李满天下。不知不觉中,她由一个弱女子成为民间交流大使、汉语传播大使。《在攻克癌症的征途中跋涉》讲述陈金东博士从事建立肿瘤抑制基因研究的艰难历程。陈金东博士说:“从事科研必须要经得起坐冷板凳的考验,甚至可能一辈子默默无名,一事无成。”文章强调,要么不从事科学研究,要么就得面对现实。科学研究很难立竿见影,生物医药研究同样也是。这是行业的痛楚,社会发展必须遵守这个规律。在《我的老师胡冬池》中写道:“小时候,几乎没有人感觉我是金子,但胡老师说这个孩子将来会有出息。”在他初中毕业二十九年后,写这篇回忆文章,发表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初中生》杂志上,对一个从事教育的初中老师来说,可谓是一份沉甸甸的礼物。不知胡冬池老师有无感动到落泪,读完此文,我真的感动了。感动之一是胡冬池老师伟大,在三十年前,给自己的学生垫付学费,这是何等的伟大?感动之二是建云懂得感恩,区区几十元的学费让他记一辈子,除了写长文纪念,还经常去看望自己的恩师,没有良好的品德与顽强的信念,是很难做到的。建云做到了,令我为之骄傲,为之自豪,为之喝彩。还有环保老兵杨亲焕、守礁战士谢景慧、体坛名师李群、汉剧艺人谢仁昌、私人藏馆叶志强……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构建出建云庞大的朋友圈、能量圈。常言道:“圈子有多大,舞台有多宽。”通过这些文章,不难发现建云老少通吃,魅力非凡。确实是奇才,是人才。
看建云的作品,就好像跟老友聊天。一杯清茶,一本好书,不知不觉,把他近半生的故事一览无余地倾诉出来,不啰唆,不累赘,行云流水般舒畅淋漓。总感觉不过瘾,还想再看,还想再听。以至于我无数次狂想,这个伙计究竟是商人还是文人?如果说是商人,感觉不到世俗的气息;如果说是文人,他天天在世界各地奔跑,为了经营,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感觉他游离在文学与商业之间,纵横捭阖,进退自如,实乃高人。
当然,建云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像他的普通话讲得不是很好。他给我打电话,或跟我聊天,纵使我是土生土长的湖南人,依旧听得似懂非懂。有时我打趣他:“你这口普通话怎么与人交流?”他笑着说:“找个翻译呗……”我以为是说着玩,他却认真地说,有一次他去部委处理业务,因为害怕对方听不懂自己讲的普通话,索性从北京大学找个老乡去做翻译。没想到对方是做方言研究的博士后,把建云讲的每一个音清楚听出来,还告诉他属于古代哪一种语言。现在,建云骄傲地说:“我讲的是古楚语,是纯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们要好好听,要不,以后要收费了……”讲得有板有眼,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建云新书即将出版,诚如书名《阳光灿烂的日子》,希望建云在未来的人生岁月顺风顺水,阳光灿烂,在经商之余,继续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也期望获聘民进全国新闻宣传特约通讯员后,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在民主党派这条道路上展示湖南人的本色:“吃得苦,霸得蛮,理想成就辉煌。”
是为序。
(作者简介:毛梦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生文学创作重要代表人物、“全国十大中学生诗人”之一,2022年“全国十佳词作家”。现为民进中央宣传部部长。)
目 录
第一篇 回望故乡
002春风不改旧时波
005大山深处探访养蜂人
008故乡的杨梅
010九子冲前白鹭飞
015闲话黑茶
018故乡的秋
021秋回雪峰山
028老家的规矩
031记忆中的年
034老家的年俗
037有雪的日子才叫冬天
040春节又有了年味
043种火
第二篇 求学札记
048这份恩情永不忘
051一个放牛娃的求学路
054我们一起走过
056高考轶事
057复读往事
060寒门也能出贵子
062相逢二十年
067请跟我来
070我的母校都在记忆里
073知识改变命运
075有缘才会走到一起
第三篇 南方寻梦
079打工九年,是绝望历练了我
089我在东莞寻梦
094心若菩提
100创业好比爬大山
106创业中的“冏事”
110员工比我有才
114人生有比钱更重要的
119谁相信痛苦的眼泪?
121听着听着,仿佛自己老了
123心若在,梦就在
第四篇 点滴亲情
126父亲的哲学
131跟父亲聊历史
134我是一个挨打的孩子
137孩子,你得养成好的习惯
139写给我的女儿
141阿牛哥成长记
147追逐童年的梦想
149我的外婆五世同堂
151我的曾祖父罗光晨
第五篇 游山玩水
156川藏线上,那个徒步的女人
159想到雅鲁藏布大峡谷安个家
164问道函谷关
170月牙泉,我悄悄来过……
172吕洞山,我回来了
174到龙泉寺走走
177在北京的地铁上
179再见报德祠
181旅日札记
192旅韩札记
195欧游札记
第六篇 人物素描
200我在海外教汉语
204在攻克癌症的征途中跋涉
207天空绽放美丽的云彩
210我的老师胡冬池
216一个退伍老兵的文学梦
221天使吻过的嗓音
225我把人生奉献给了体育事业
230人,又多了一个
232追忆唐戈隆
第七篇 好书品读
236做点不合时宜的事
238期望常来常往
240孤独也是一种美
243用诗歌诠释人生的真谛
246寻找文学的初衷
249有梦想便有未来
253艺术需要天赋
256还乡才是人生的归宿
259我的良师益友
261饭局折射人间百态
264杜牧原来是“酒鬼”
跋
267心有阳光,一定灿烂
心有阳光,一定灿烂
罗建云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人生四十年》出版距今已经八年。八年是什么概念?对浩瀚的宇宙世界来说是极短的瞬间,对短暂的人生来说已是漫长的岁月。
此书出版之后,原本以为只是村头厕所的用纸或是某些读者家中糊墙的作料,但未想到,通过此书,我结识了不少好朋友。印象最深的是我在西藏旅游时,有一位姑娘跑过来问我:“你叫罗建云吗?”我说:“是。”她说:“我看过你的《人生四十年》,写得真好……”虽然我已迈入四十的“门槛”,照理,有人表扬,也只会微微一笑。但此次,我脸红了。脸红的原因是想不到自己一本平凡不过的书竟然能给陌生人留下深刻印象,更想不到在茫茫人海中竟然有红颜女子记住我的名字,确实令我激动,令我心潮澎湃。
此次之后,我便开始继续写作。我一直想,到我退休,我就再出一本书,书名早想好了,叫《我这一辈子》。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娃,打小在大山长大,没有杰出的成就,也无骄人的业绩,能够拿出手的就是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无数人认识我,不是通过我的公司,不是通过我的工厂,而是通过我写的文字,让他们感觉温暖,感觉舒适,感觉似曾相识……自然,朋友越来越多,业务也越来越广。
平心而论,我出书从未想过要获得什么好处。就是想让人知道,我这个做文化产业的商人还是有点“墨水”的。后来,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个爱好写作的文人竟然把公司、工厂做成了,便是上苍的眷顾、祖宗的庇佑。
不知道大家有无这种感觉,如果十天半月不写文章心里感觉不舒服。喝酒的人有酒瘾,抽烟的人有烟瘾,但写文章的人有无“写作瘾”,我就不得而知。至少我过些时间不写文章,就不舒服,好像丢了魂似的。而今,十天半月不赚钱,我感觉无所谓;十天半月不写作,我感觉真难受。
因为对文学的酷爱、对写作的痴情,不知不觉,这八年我又写了几十万字的散文、随笔,还频频在省(市)、国家级报刊发表文章。很多读者不解,问我怎么有时间写作?很多同行不解,问我:如何处理公司业务?很多领导不解,问我究竟是作家还是商人?甚至有些人跑来我办公室,就想验证一下这个家伙究竟是干啥的,精力怎么如此充沛?而眼前的一切,我与所有文人一样,写作是兴趣、是爱好,只是不靠写作谋生,不靠稿酬糊口,纯粹为了记录人生历程。要管公司,要管工厂,而且必须赚钱发工资,每天忙得不亦乐乎。只是静下心来,我又从商人转变成文人,回到虚拟的文学世界,继续写作,寻找写作带来的心灵愉悦。
写了这么多文章,不结集出版,感觉怪可惜的。于是,我又在琢磨要不要出版?出版有无价值?
老实讲,我出书,加不了工资,评不了职称,出不了大名,就是一种自我满足与精神享受。或是在这个大千世界,用另一种方式留下自己的思想与灵魂。
但叫什么书名呢?我真思索了很久。曾想用《转眼半辈子》,出版社的朋友明确反对,说我现在的日子过得比神仙还舒服,书名怎么如此老土、深沉?也想用《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很多读者说:你是一个男子汉,得有阳刚之气,不能太柔和……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前也不是,后也不是,取个书名比生一个小孩还麻烦。
今年二月,我去北京出差,拜访多家出版社负责人,他们对我出书都很感兴趣,而取个什么书名,也给了很多参考意见。只是与书的内容进行匹配,总是感觉不合适。前些日子,我在家看电视,是一部老电影,叫《阳光灿烂的日子》,著名导演姜文拍的,让我着迷。看着看着,我便想到自己的新书,为什么不取名《阳光灿烂的日子》?他们那个年代,那么苦,那么难,都挺过来了,渴望阳光,向往自由,总是相信未来一片灿烂。而我所处的时代真叫幸福,只要稍微努力,梦想就可变成现实,成功总在前方招手。越想越兴奋,越想越认同,我从沙发上跳起来大叫——就叫《阳光灿烂的日子》。我的成长之路确实曲折坎坷,但没有任何困难压垮我。因为我始终相信,心有阳光,一定灿烂;心向未来,必定辉煌。而《我这一辈子》得往后推迟了,大概是七老八十之时吧。我老了,该总结一生,便系统梳理此生,留本完整的著作在人世间。
此书即将出版,涉及《人生四十年》中的一些小错误在此澄清一下。一是母亲去世时我快九岁了,不是六岁,确实是我写错了;二是第三次高考语文成绩究竟是五十几分,真想不起来了,可以确认是答题卡顺序我涂错了,导致又以失败告终。
谢谢大家关注,期望此书出版,同样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带来喜悦。
是为跋。
写于2023年6月18日
好评率
0%
(0)人参与评价
我要评价 购买过此商品的用户才能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