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2022年4月15日至17日,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第七届年会在珠海校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北京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鉴于新冠疫情防控要求,会议由线下改为线上,采用腾讯会议与平台直播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邀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90余所高校23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课程与教学”主题展开深度研讨。
此次会议,先期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小程序进行预热,短短几天,点击阅览人数近万人次;会议开幕式和主旨发言通过“学术志”“珠海云”及腾讯会议三个平台全程直播,逾10万人次观看。
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教学研究分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姚建彬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助理郑国民教授在开幕致辞中充分肯定了新文科建设时代背景下,此次会议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创会会长陈惇教授指出,应当从整个国家发展的形势出发,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认识比较文学学科的价值。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曹顺庆教授希望加强比较文学课程设置、教学创新、专业研究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会长叶舒宪教授认为,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比较文学正从边缘走向中心,在全球化进程中引领文科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他还结合当前学科前沿问题,指出:“应把课程的思政建设化为一种文化自觉。”教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刘洪涛教授回顾了学会27年的奋斗史与发展史,主张学会在新时代的使命是从学科内部走向外部,更广泛地参与到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实践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贡献比较文学独特而重要的力量。
大会主旨发言共四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杨慧林教授、四川大学曹顺庆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王宁教授、南方科技大学陈跃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高旭东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宋炳辉教授、福建师范大学杨乃乔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洪涛教授、福建师范大学葛桂录教授、河南大学李伟昉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郝岚教授、复旦大学刘耘华教授、天津师范大学黎跃进教授、首都师范大学林精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范劲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姚建彬教授等,围绕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数字人文与比较文学的关系,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及人才培养,中外文学交流史和东方文学等问题发表各自的看法。
本次年会聚焦“课程”与“教学”两个关键词,围绕“‘新文科’视域下的比较文学教学改革”“比较文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探索”“比较文学视野下的中小学经典教学与研习”“世界文学教学:全球化时代的跨文化实践”“比较文学教材的继承与创新”“数字人文与比较文学课程、教学创新”“粤港澳大湾区人文价值提升与比较文学学科发展”“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比较文学视域下的区域国别学研究”等议题,分9个分会场展开专题研讨。针对全球化和后疫情时代高校教学中出现的新情况,与会代表分别从课程教材建设、课程体系创新、课程思政实施、课程理论探索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与会代表还针对新文科视野下比较文学学科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改革与学生人文素质培养、融合数字新媒体的教学方式探究、教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新时代学科教学所面临的发展契机,以及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守正创新等议题,发表真知灼见。
此外,本届大会还设立研究生论坛,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50余名研究生参与讨论。
经会议讨论表决,选举北京师范大学姚建彬教授担任学会副理事长,选举上海师范大学纪建勋教授担任学会常务理事,同时还选举产生了33位理事。(供稿:赵 新 罗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