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阳
冬天北风呼啸,雨雪渐多,山寒水瘦,洗尽繁华,让我少了许多应酬,时间大把,正好用来读书。
下班之后,我按部就班地回家,卸下世俗的面具,泡上一杯清茶,手捧一本书,开启一段诗意的旅程,实乃人生中的一件妙事!
茶是香茶,吸收了日月精华。书是一直惦记的好书,在淘宝上反复挑选后下的单。烧开水,烫杯,任凭沸水冲没茶叶,任凭茶叶缓缓舒展身躯,在水中翩翩起舞,沉沉浮浮,还原成最初的浓绿。
此时,坐姿不必拘束,可以躺在床上,可以坐在窗前,也可以站在灯光下。当然,如果围炉夜读就更具古意了。炉火红艳,传递着温暖、温馨,橘黄的灯光轻轻柔柔地晒在身上。轻翻书页,眼睛在一个个蝌蚪似的文字中穿行驻足,欣赏沿途的风景,体会作者的深情,探寻世间的百态。那些平常的文字在作者的精心组合下,晕开了万千世界。我读许东林的《养一缸菱养一缸荷》,在草木清香中,寻找诸多植物的摇曳生姿;读丁立梅的《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在万丈红尘中,感悟一个个暖心的故事;读汪曾祺的《慢煮生活》,在众多的美味中,回忆人生的吉光片羽;读周国平的《人性哲思录》,在朴素的哲理中,理顺生活的褶皱;读姜华的《右臂上的胎记》,在分行的现代诗中,领悟世事的淡淡诗意。读着读着,远去了尘世的喧嚣,放下了俗世的负累。
有时,我轻轻地合上书页,反复琢磨推敲着作者的某一句名言,体会用词的精妙和文字的馨香,意境的辽阔和思想的深邃,不禁反复吟诵,拍手叫好!甚至眼神也明亮起来了,心中的块垒如冰消云散,这真是意外之喜,让人流连往返。这种感觉比吃了满汉全席、喝了陈年佳酿、品了顶级的大红袍还要幸福!宋代黄庭坚云:“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这大概就是读书之乐的反面解释。掩卷沉思,内心一片澄澈清明,如同秋后的天空,云卷云舒,得到从未有过的丰盈、安宁和快乐。至于屋里的寒气,早已不以为意,反而觉得是一种清爽的凉。
有人说,读书就是见世界、见自己的过程。其言不假,每读一本书,深入其中,我往往会把自己当作书中的主人,乃至作者,静下心来交流。那种穿越时空、同悲同喜的感觉是奇妙的。在捧读中,读到了自己心底的刚与柔,爱与恨,喜与悲。凡此种种,皆为所得。
窗外,雪花飞舞。室内,炉火羞红。捧读一本心仪已久的书,仿佛置身于姹紫嫣红的春意中,没有寒冷的北风,没有恼人的冰冻,一切都是美丽、丰盈的。
以书为侣。有书相伴的人生,自是丰饶的。冬夜读书不觉寒,自有欣喜在心中,不似春光,胜似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