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文/黎光寿
5月22日中午,一个突发的噩耗让我惊愕——科学家袁隆平去世了。
袁隆平有很多头衔,但说真的,除了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个头衔之外,别的头衔我真的还没有记住,要想去了解,只有通过百度或者搜狗,去了解这位老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享年91岁,是一个让中国人吃饱饭的科学家,也是一位继承了中国古代用粮食安定天下的政治家。他朴实无华,一生的精力都是用在研发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上面,而正是有了充足的粮食,中国才保持了过去几十年的平安稳定、欣欣向荣。
其实回顾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安邦定国靠的并不是武力。从尧舜禹开始,安邦定国首先是与自然斗争,帮助弱小部落抵御自然灾害,收获足够多的粮食,以此逐渐形成了我们的国家。后来的汉武大帝西征,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收心,武力只是一方面,真正让天下归心的行动,是把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传授到边疆地区去,让边疆人民能够平安生活,免于相互屠杀和争夺,边疆逐渐才稳定下来。
袁隆平生于苦难深重的旧中国,当时中国军阀混战,日寇铁蹄蹂躏,中国人靠了不起的团结一心,驱逐了日寇,统一了大陆,让国家走向稳定。但被日本和列强不断搜刮的中国,在1949年后一穷二白,粮食产量很低,食不果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科学工作者,夜以继日地奋斗,终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终于让中国人吃饱了饭。
新中国有许多脊梁骨一样的人物,钱学森、邓稼先等让中国两弹一星成为震慑帝国主义宵小的打狗棍,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则是让中国人吃饱肚子挺起胸膛走向未来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原子弹。
我们无法评判钱学森、邓稼先和袁隆平的贡献谁更大,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奠定国家硬实力的道路上,他们从不同的方向让中国更有实力。可以这样举例:钱学森、邓稼先让中国建立起了抵御外敌的万里长城,而袁隆平的工作,则是让万里长城内的每一座城池,每一个烽火台都具有了勃勃生机和充盈战斗力。
从未来的角度看,硬科技能够让国家力量更强大,而软实力是国家实力和影响力的填充剂。而一个稳定、公平发展的国家,让人吃饱饭,才是让国家软实力得以充实的核心,美国的原子能专家寒春和阳早,到中国之后所做的工作是养奶牛,袁隆平走上工作岗位之后的工作是研发杂交水稻,目的都是让中国人填饱肚子,才有机会去谋取其生活的意义。
与袁隆平之间从未谋面,但是曾经在15年前,某媒体做一个评选,袁隆平被评为入选人物的第一名,本人也有幸被列为入选的最后一名。但实际上,袁隆平就如天上的太阳,我作为一个晚辈,只是这个世界里的一粒尘埃,根本没有机会与袁老先生比肩。不过,他的努力,倒是可以成为我们晚辈的榜样,积极争取,努力学习,奋力工作,再创佳绩。
马克思在17岁时写了一段脍炙人口的话:“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我不知道袁隆平是否用这段话激励过自己,但我看来,袁隆平先生的一生,就如同马克思17岁时立志为人类福利劳动立下的宏愿,活着的时候,他一直默默地工作,一直以分享他的技术和成就为己任,现在他走了,千百万人将为他落泪,很多人将长久地怀念。
毛泽东也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人民而献身,对人民无私奉献,就比泰山还重,压迫人民,就比鸿毛还轻。”我们睁开眼看看,无论在中华大地,还是在赤道两边的东南亚热带地区,还是在非洲肥沃的土地上,能够用上袁隆平技术的国家和地区,人们逐渐吃饱了饭,走向国泰民安,走向富裕稳定。
如果我们对比过去400年来西方殖民者和中国开拓者对落后国家的贡献,就发现,在西方殖民者的杀戮和挑拨面前,袁隆平以及中华文化中非以武力攻占的传统,就是最强大的武器,能够帮助落后地区走向强大,能够让心存善念的人们走向共和,让西方殖民者的杀戮和挑拨黯然失色。
如今,袁隆平走了,我们相信,袁隆平的精神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他的努力和成就,他的朴实无华,他的一笑一颦,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都将成为我们的榜样,让我们克服困难,拼搏前行。
刷屏的悼念,是国士的颂歌
文/杨鑫宇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作为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全球首位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袁隆平不仅为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实现了“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的伟大宏愿。
1964年,袁隆平突破经典遗传学观点的束缚,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历经10年努力,终于在1974年成功选育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用高产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证明了这一研究方向的成功。此后,他毕生致力于推进杂交水稻技术进一步发展,数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重大攻关。据新华社报道,直到2021年初,袁隆平还坚持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工作——从30出头的壮年小伙,到年过九旬的耄耋老人,他把大半生的精力倾注在了祖国的乡野田间,一干就是57年。泽被众生的研究成果,鞠躬尽瘁的奉献精神,使得袁隆平无愧于“国士”之称。不论生前还是身后,他的名字,会永远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闪耀。
今天的中国,已经告别了饥饿与贫困,走上了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然而在老一辈人的旧日记忆里,“吃不饱”“吃不好”是曾经的常态。由于中国地少人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粮食问题都是时刻悬于头顶的一柄“利剑”。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之所以不需要再为粮食短缺的问题担心,离不开那些为了提高中国粮食产能殚精竭虑者的努力。而在这个行列之中,袁隆平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在坊间,常有人说“感谢袁隆平让中国人吃饱饭”,这样的说法虽然略显夸张,但却真实生动地体现了国人对袁隆平以及他所代表的整个群体的拳拳感激之情。
水稻是中国的原产粮种,其栽培可以追溯到8200多年前。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靠着稻米世代生息,养活了中华文明的半壁江山。然而,在漫长的农业发展史上,水稻的单位产量一直没有太大突破,直到进入现代,我国才通过成规模引入化肥、攻克矮化育种技术等手段,给水稻产量带来了第一次飞跃。袁隆平在杂交水稻研究上取得的成功,不仅在第一次飞跃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提高了水稻产量,使量变升级为质变,开启了一条不断突破的技术路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在这一领域有了向全球推广的重大原创性贡献。对于袁隆平的成就,美国著名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评价道:“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饥饿的威胁正在退却,他(袁隆平)正在引导我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从这个角度上看,袁隆平不仅是中国的英雄,也是世界的功臣。如今巨星陨落,举世亦当同悲。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袁老虽然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的贡献镌刻在每一粒杂交水稻产出来的稻米之上,他的精神回荡在每一个受其感召而投身农科事业的人心中。今日堪称刷屏的悼念之声,是时代献给伟大先行者的颂歌。参与其中的生者,还应在悲伤过后勉力前行,沿着他的足迹,将服务于人民的事业坚定地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