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巍(东莞市教育局初中语文教研员)
初中阶段的语文,承上启下,其意义和价值在于立足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孩子们的语文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唤醒与挖掘他们的语文持续学习的潜力,助其成长。
我理解的初中语文是“知与行”的结合——知行语文: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初中阶段的语文是“认知—实践—再认知—再实践”的不断积累和迭代的过程。为此,我想创设有别于课堂语文学习的别样世界,拓宽孩子们学习的视野,知语文、行天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和实践语文,学好语文创造更好的生活:活学活用,知行合一!
我理解的知行语文,还要由“知行”到“智行”。在“智慧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探索基于人工智能平台和大数据分析的、合宜的、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方式,促进孩子们在信息时代开展个性化、跨界式的语文学习,开展由低阶的识记理解到高阶的创新思辨的语文学习。我们不应也不能盲目灌输应试所需的那种语文知识与技能,而是要在情境中充分尊重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能动性,关注、引导并培养孩子们逐步形成严谨的思维、独特的审美表达以及深厚的人文底蕴。
为此,我想探索“知行语文”,基于真实或虚拟的生活情境,尝试建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以外的学习体系,尝试构建一种本真的、别样的、认知与实践合一的语文学习世界:在生活中感受语文,在故事中渗透语文,在情境中熏陶语文,在知与行的别样世界中畅游语文。让语文学习无处不在,让学习语文无时不可。
本书的主题是成长。既是语文学习的成长,更是精神世界的成长!全书分三辑,分别对应初中三年。第一辑:预见为了更美的遇见;第二辑:悦读追求更真的阅读;第三辑:视界走向更广的世界。每辑十章,另附有最后一课。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本书或是对课文学习的延伸;或是对语文知识的补充拓展;精神上的成长也暗含其中。既然是成长,肯定会有成长的烦恼、困扰、矛盾和冲突等,包括好友间、少男少女间、亲子间、师生间。此为暗线,没有刻意为之。
本书的特色是故事。既有学习的故事,也有成长的故事。情节上、情境上的安排,是为了增添语文学习兴趣而创设。在这别样的语文世界里,我以“时间”为经线,串起三年的故事情节,穿插各种语文知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持续学习语文的兴趣,呵护理性思考;以“素养”为纬线,紧扣“必备人文品格和关键语文能力”,创设每一章的情境,不仅想引导孩子们如何读书与求知,更想引领孩子们学会做人和立身处世:具备温暖的心、智慧的脑。
本书的主角是孩子。书里的孩子都是虚构的,笔下的他们:积极、正直、善良,有悲悯之心……是我心目中的阳光少年;书里的孩子又是真实的,他们与我的孩子同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身为教师,我们努力开展创造性工作,与家长一道,为孩子们加油喝彩;作为家长,我也时常为我孩子的语文和他的教育焦虑,时常会感到无力与挫败,时常自责与抱怨……但,就像《银河补习班》里的一句话“这是我第一次当父亲,我在学习做父亲”一样,我也需要学习,需要静待,需要大智慧,需要寻找到适合自己也适合孩子一起成长的道路,做到:言传身教,知行合一。
本书的宗旨是尊重童心,以学习者为中心。陶行知先生在小诗《小孩不小歌》中写道:“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理解孩子,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也是我们家长必须遵循的原则和宗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学习与传承这种文化,我把书中孩子的学校命名为“知行中学”,学校的理念确定为“求真务实,知行合一”,所学的、追求知与行、生活与实践合一的语文叫“知行语文”。初中的孩子们正经历从少年到青年的转型,我试图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力争让知行光芒照亮他们初中语文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