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罗建云
前些日子,我去广州拜访老朋友、羊城晚报出版社总编辑吴江。老实讲,我能进入出版这一行,吴总编辑是我的领路人,也是我的恩人。虽然我们合作并不多,但我一直对吴总编辑心存感恩。
依旧记得我计划进入出版领域时,给很多出版社打电话,想与他们见面聊聊如何申报选题、如何申请书号、如何计算成本、如何控制质量、如何扩大发行、如何申报奖项等,几乎都拒绝了我的要求,唯有吴总编辑笑哈哈地说:“只要你不怕苦,那就来广州吧,我教你如何做出版……”
也就这样,我驱车去了广州,在好朋友、《华夏》杂志总编辑刘迪生的陪同下,一起去了羊城晚报出版社,见到了吴总编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吴总编辑特别随和,非常善良,也很有同情心,与其说是一位出版社的总编辑,不如说是一位拥有博爱之心的老大哥。他与我聊出版政策、出版市场、出版定位、出版使命,最后告诫我,传统出版的黄金时间已经过去,如果真要做出版,只能做情怀,别指望大富大贵,但帮人实现理想,为子孙后代留点精神财富,可以试试。
斗转星移,五年过去,我也像北方人讲的一样“二”,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反而以自己策划出版了众多图书沾沾自喜。很多人问:“你做出版赚到钱吗?”也有人问:“你怎么不去炒房,那样赚钱才快呀?”更有人说:“你傻啊,坚守一个夕阳行业,值得如此付出吗?”可我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初心,而是选择在理想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东莞到广州,只有区区五十公里,再度与吴总编辑见面,却是五年之后。他依旧是那么宽厚、仁慈、笑容满面,见到我的那一刻,连忙夸奖我,说我这些年做得不错,在出版市场并不乐观的背景下,逆市飘红,很不简单。末了,他跟我讲,说我们这代人,能够坚守在出版这个领域,其实需要勇气,更需要情怀,没有情怀,没有责任,没有担当,很难在出版这个领域持续走下去。我说,我很知足,从一个农村娃能走到今天,拥有自己的公司与工厂,而且在出版领域做出一点点成绩,很知足。我从小喜欢图书,喜欢在文字的象牙塔里寻找快乐。所以,我会与出版为伍,一直到老。
说真话,我经商也十三年了,做出版也五个年头了,严格意义上讲,我弄不懂什么叫经济,什么叫市场,但我知道我喜欢什么,我追求什么,特别在出版的道路上,我一直保持一颗朝圣的心,尽自己所能,出版更多更好的作品,为孙子后代留下我们这代人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