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玉清
在东莞,有这样一位奇人,他爱好摄影,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他爱好写作,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但他的简历总是写得很短,有时就一句话。他说,他不算什么,就写写拍拍玩玩,如此而已。但他的书总是很爱欢迎,诸如《农耕档案:1949—1979东莞农耕史实》在南国书香节首发,《认识自己的家乡——变迁中的寮步》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前夕与全国读者见面。
在许多采访中,刘松泰似乎更喜欢把自己称作农民。或者可以说,他无论是工作还是业余兴趣,关注的东西始终绕不开“乡土”二字。
一心“逃离”农村,却一直心系“三农”
刘松泰出生于上世纪50年代,参加工作以前都生活在农村。乡下的农活,他几乎都做过,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少年的他也非常爱读书,在那个上学求知很不容易的年代,他很怕没有书读。
刘松泰高中毕业,没法再升学。毕业就意味着他一夜间回归农村,从学生变成公社社员。当时,他担任生产队记公分员,每天晚上记录其他社员的公分。“我一开始有点顾虑,怕做好了,队长不让我走,这样可能会错过一些更好的工作机会。”刘松泰说道。不过大队的队长跟他说,如果上级或者其他单位需要他,就尽管去吧。后来大队抽调刘松泰到学校教书。三年后,他被调往东莞县政府组织的农村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工作。当时的工作挺艰苦,他们需要与农民“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刘松泰笑着说:“我是工作队的资料员,负责写材料。因为我是农村出身,所以我能理解很多农村交来的材料,而写出来的报告也特别有农民气息,大家都认为不错。”这一做又是三年,随后他又教了一年书。虽然工作环境变化了,但他的户口性质一直没有变化。
1980年,刘松泰迎来了转折点。那一年,国家公开招收国家干部。公社推荐他去考试。而他也通过考试将户口迁出了农村。从此他在寮步公社和后来的寮步镇政府一直工作至退休。在刘松泰看来,渴望获得城镇户口,并不是想要逃离农村,事实上他和农民打了一辈子交道。“从脱离‘三农’到潜心服务‘三农’的转变过程其实就是我重新认识农民的过程。以前许多人都认为农民没有前途,但是农民对国家、对国民的经济贡献是非常大的。”
对农民认识的改变,让刘松泰在日后的工作和业余爱好上,都关注着农民的生活、风俗和风貌,有一种根植于乡土的感情驱使着他这样做。刘松泰这样说:“我不是乡村的匆匆过客,也不是旁观者,而是东莞乡村农民的一员,我一直在乡村现场,参与其中。”
5年光景,300多份档案,还原农耕往事
刘松泰说:“摄影是纪录历史的。但照片也有局限性,或许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东莞的过去,有些资料和文字的记述会更详实一点。”但由于工作繁忙,他并没有太多时间去搜集资料,退休前,他和其他作家合作出版了《招凤的梧桐叶》《岭厦春秋》《石步风情》《聚宝源》四本报告文学。
改革开放后,东莞开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刘松泰目睹大部分的农田消失,农民这个群体正逐渐减少,农耕文明似乎渐行渐远。“东莞的蜕变令我时常感到恍惚。我很希望留住时光,留住人们的根。”刘松泰不免有些感慨。
从2011年起,刘松泰开始整理一些鲜有人关注的资料,比如工作部署、通知、生产合同、派工牌、发票、过磅单、派购证、统计表、粮票、布票、渡口过江票、社员手册、调查报告、技术指导手册、党课教材、四类分子登记簿等涉及生产、生活、经济、政治等方面的资料,耗时5年写成了《农耕档案》。
关于农业的档案在书写规范、保存和归档方面并不是十分完善,而且办公场地的数度变迁,也会增加搜集资料的难度。有一次,有人告诉刘松泰,在一个旧仓库的房间里,还有些资料没搬走。刘松泰听后非常紧张并叮嘱保管钥匙的人,一定要等他到了才可以开门。因为他很怕别人会扔掉这些在他们看来过期又没用的资料。最终他在这个仓库里一个上锁的柜子中找到了一些会计账单。“当时的会计都是师傅带徒弟的,我是别人口中的‘师傅’,村子里的会计基本都是由我带出来的,所以可以和很多管账的会计聊天了解情况。生产队的大队干部和保管资料的会计都是老熟人,他们为我的搜寻和钩沉提供了不少帮助。”刘松泰说道。
但由于年代久远,部分事件发生在刘松泰出生以前,因此要读懂这些资料也很难。这些年,刘松泰经常做的一件事是走到农民之中。如果看到老人们在榕树下闲话家常,刘松泰会上前请教这些老人,通过他们的口述,一点一滴地收集信息。
不过也有遍问无果的时候。刘松泰找到一张1958年的“六献”投资收据,上面写有西溪农业社社员献出金耳环一对的凭据。为何要献金?网上搜不到信息,老人们也不清楚内情。刘松泰只能翻查资料,当时农民写的字不是很好辨认,只能慢慢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发现一本1958年的会议记录本中,有一次会议记录提及了“六献”工作。他再顺藤摸瓜,找到可能知道这个运动的老人了解情况,这桩“悬案”才得以告破。
目前出版的《农耕档案》共收录了300多张原始珍贵资料,实际上,刘松泰为此搜集了上千份资料,有些档案目前还未能读懂,有待解密。按照刘松泰的说法,《农耕档案》是《乡土情怀》的延续,他一开始是希望这本书勾起同辈读者的回忆,现在他希望能够让更多年轻读者看到这本书,以此了解父辈的岁月和光景,珍惜现在,建设未来。
他带着相机记录了家乡的历史变迁
1970年,还在读初中的刘松泰就已经对摄影着迷。当时的相机还是用胶卷的,每一张照片都很耗钱,相机无疑是一个普通家庭难以拥有的奢侈品。刘松泰为了能够学习摄影,省吃俭用存下零用钱,利用假期到莞城的东方红照相馆租借相机来学习摄影。由此开启他的摄影生涯。
多年来,刘松泰拍了不少照片,他用业余时间奔走在他的故乡寮步镇的山水田野之中,用脚步丈量每一寸土地。用相机定格这个城镇的风光、花鸟,但是田野始终是他镜头下的主角。
十多年前,刘松泰曾策划过一个名为《一亩田》的专题摄影,讲诉的是寮步最后一块田消失的过程。寮步和东莞的其他镇街一样,正处于快速工业化阶段。一天,刘松泰想到家乡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农耕地区变成一个现代化小城镇。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他希望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变迁。
刘松泰几乎走遍了整个寮步镇,终于在石步找到了一块田。2003年时,刘松泰曾经到过这片田野采风。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稻田周边种植香蕉和慈菇的位置,如今,却成了寮步镇最后一块田。刘松泰找到稻田主人王惠波,并用镜头记录了他这最后一亩田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这块原先估计能有一千多斤收成的稻田,在被四周老鼠、麻雀的疯狂围攻下,只收获了两百多斤。付出与收成之间的落差导致了全镇最后一亩田的永远消失。
这只是他记录的无数首田园牧歌中的一段,刘松泰无意中运用了专题的跟踪拍摄法,将处于大变革中社会一分子的变化记录下来,获得了业界的一致好评。此后,他不断地穿梭在深巷和楼宇之间,用镜头记录家乡的城市化进程。
经过30多年的积累,刘松泰在2005年编辑出版了个人第一本图文摄影集《乡土情怀》,以照片的方式记录了农耕生活的图景。影集引起了许多经历过农事的父老乡亲的共鸣。在刘松泰的镜头下,那些普通农民再寻常不过的劳动场景被一一记录和保留,成为了今天城市发展的珍贵的集体回忆。
而在过去了近15年的2019年9月29日,刘松泰和主创团队携最新作品《认识自己的家乡——变迁中的寮步》在寮步镇举行隆重的新书发布会。该书以“变迁中的寮步”为主题,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寮步从农耕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光辉历程,展示的是独具特色的寮步风采,精美的图片、简要的文字,透过跨越时空的影像,借以怀念逝去的时光,定格精彩瞬间,讴歌美好生活。
据悉,为了《认识自己的家乡——变迁中的寮步》的顺利出版,刘松泰把自己多年来摄影的珍贵历史照片和备忘录全部无偿贡献出来,并根据书中内容,精选出400多张照片及7万多字的备忘录。他还将照片扫描出来后,召集老伙伴们集体讨论、反复比较,最终严格筛选出240多张照片用于本书。
“书中有图有真相,系统直观地展现寮步镇70年来历史变迁,能让青少年能在书中了解自己家乡业文明、民俗民情、开发历程和城市建设等社会发展记录,激励他们爱国爱乡的情怀,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刘松泰说。
心随影游,意伴情动。因着这份美好的追求,刘松泰花了许多年的努力与心血去实践,所依靠的到底是什么?是锲而不舍的定力,是无私奉献的精神,更是他对自己脚下这片土地倾注真诚且长久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