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纪实
文/闫春艳 杨 徐
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古往今来,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总有那么一些人,以敬天畏人的态度,屏息凝神,专注于手上的一件事物,将它们精雕细琢成人间神物。
十年,一家以内部读物起步的小公司,稳步发展成为响当当的文化传媒企业,被守住初心的东莞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潇湘文化”)做到了;十年,一份企业报刊为媒,打造了无数名流的耀眼嫁衣,这是《潇湘文化》,以坚持不懈的匠人情怀磨砺出的奇迹;十年,一个热爱文化的商人,以赤诚化解日渐炽热的浮躁,将“潇湘文化,影响中国”的梦想变成现实。
追溯时光,十年不长,亦不短,这一剑,已看出霍霍亮光。抚剑遥望,一场独具匠心的潇湘文化之旅徐徐展开——
起步阶段:专业缔造精神
2007年创业,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个立于街边的简陋门面,以及一个充满梦想和干劲的年轻小伙子,新成立的潇湘文化没有任何异于同行的优势。但到2010年,客户覆盖全国数十个城市,为客户提供数量达几百种的文字服务,一跃成为国内知名的大型内部读物制作企业,被业界喻为创业神话。基于小本经营,又钻又犟的罗建云认死理地做着一件事——做中国优秀的内刊制作公司,坚信:“只有专业才能缔造精彩。”
其他不说,单以潇湘文化自己的内部读物《潇湘文化》为例,其版式设计、其选题理念、其编辑风格、其印刷效果,均在国内占据领先地位。
转型出版:开拓美好前程
创业这些年,潇湘文化也走过弯路,为拥有丰厚回报,尝试玩微电影,尝试开餐厅,还想去承办农场,交了足够博士毕业的学费后,最终还是回到编辑印刷这条老路,与文字结缘,与编排为伍,在教材开发、教辅发行、图书出版、地方志编纂中奋进,才是明智的选择。
受政策因素及市场价格的影响,从2011年开始,企业内部读物已是亏本买卖,做一份亏一份,做十份亏十份,总之,做得越多,亏得越多。为求生存,不得已,公司缩减一些不专业、没优势的业务,重点往编印服务领域集中。特别定位图书策划、图书编纂、图书设计、图书印刷、图书发行后,业务立马实现井喷,每年以30%左右的业务量增长。
从事这一行业,得从一件小事说起。一次,罗建云见到女儿放学回家,书包里有教材,他突发奇想——我们怎么不做教材呢?但通过与教育部门、宣传系统、出版机构洽谈才知道,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是由国家统筹的,民营企业没有机会参与,但幼儿园与大学没有如此规定,可以试试。
公司相继与现代教育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羊城晚报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合作推出《现代应用文写作》《潇湘文化概论》《中西文化比较》《中学生楹联基础教程》《中学生命课堂基本教程》《中华历史人物童谣》等教材。
文化输出:我们影响世界
“潇湘文化,影响中国。”这是潇湘文化的广告语,也是潇湘文化的奋斗目标。苦心经营十年,不管是雪域高原还是塞外边疆,不管是北国冰城还是南方都市,在很多城市,都有潇湘文化的业务踪影。但很多人说,影响中国容易,影响世界才难。不服输的潇湘文化在总经理罗建云的带领下开始闯荡世界。
去年年底,潇湘文化与光明日报出版社、纽约商务出版社合作推出《我的广东故事》一书,中英文互译,图文并茂,很高大上,此书已在美国出版。
潇湘文化总经理罗建云在自己的朋友圈写道:“我想去斯德哥尔摩看看,想了解一下诺贝尔文学奖是如何产生的。虽然我知道实现这个梦想的可能性为零,但不去争取,就连梦想也没有。”
热心公益:温暖美满人间
潇湘文化特别注重品牌保护,公司刚注册成立,便着手申请“潇湘文化”的注册商标,通过一审、二审,前后折腾近三年,在2009年终于拿到“文字+拼音+图形”的注册商标;2015年,又着手“潇湘文化”新商标的注册,此次更是一波三折,初审被驳;再审也只通过部分,但最终成功注册“潇湘文化”新商标。
2013年、2015年,潇湘文化分别在东莞理工学院、东莞第六高级中学设立“潇湘文化奖”,2009年至今,默默资助全国几十个贫困儿童上学,还向新疆、西藏等地100所中小学常年免费捐赠图书,让潇湘文化浓浓的人文气息弥散在祖国各地。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有个新的愿望,期望借助《潇湘文化》杂志平台创办一个纯公益的民间文学大奖,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好作品,在公正、公平、公开的前提下颁发“潇湘文化奖”,为文学天空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
(东莞日报2017年3月27日A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