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潇水流域瑶族文化变迁》
作者:谷显明
发行:东莞市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印刷:东莞市比比印刷有限公司
出版:光明日报出版社
潇水发源于南岭之麓,蜿蜒于永州之野,曾被作家叶蔚林描绘成一条“没有航标的河流”。自远古至今,这条河流日夜奔腾,生生不息,静谧而粗野,深沉而含蓄。她不仅蕴含着悠久的历史,还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在华夏民族迁徙和发展历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潇水不是两个简单的汉字,也不仅仅代表一条河流,而是湘楚文明乃至于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潇水是中原通往岭南的交通要道,由此形成了古老厚重的历史文化。笔者生长于潇水河畔,工作在潇水之滨,对这条母亲河有着一种特殊情怀。每当伫立在潇水河畔,凝望波光潋滟的江面,便在脑海显现远古以来这片土地上所发生的故事:古玉蟾岩人在此耕作原始水稻;上古时期,虞舜由此南巡苍梧;秦朝大军溯江而上,远征岭南;汉武帝时,刘贤在此建立泉陵侯国;唐代宗时,元结经此出任道州刺史;永贞元年,子厚被贬于此写下千古诗文;天熙元年,理学鼻祖周敦颐降临濂溪;绍兴二年,岳飞千里奔袭道贺荡寇;大德九年,瑶人从千家峒举族逃离……这些故事与这条河流结下深厚的历史渊源。
作为南岭走廊重要组成部分的潇水流域,也是不同族群不断迁徙的必经之地。其中秦汉时期,瑶族先民以长沙、武陵为居住中心,其境内的各少数民族被称为“长沙蛮”。南北朝时被称为“莫徭蛮”,以衡阳、零陵等郡为居住中心。隋唐时期,瑶族先民就在潇水流域一带活动,后逐步南迁在五岭一带聚居,形成“南岭无山不有瑶”的分布格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瑶族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这些传统文化是瑶族先民古老智慧的结晶,是瑶族农耕时代社会生活的见证。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族融合的加强,瑶族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发生转型,进而导致瑶族文化发生深刻变迁。近年来,笔者深入江华、江永等县区瑶族乡村考察发现,在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一些古老瑶族村寨逐渐沦陷,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不断消逝。鉴于这种现状与认识,便萌发对瑶族社会历史文化进行考察的想法,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去洞察瑶族社会及其文化形态与变迁。事实上,关于瑶族文化的研究,众多学者和同仁已经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对于瑶族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广西大瑶山,而对湘南地区尤其是潇水流域瑶族的关注度还不够,相关研究相对分散且有待进一步深入。为此,我试图对潇水流域瑶族文化变迁进行一次全面考察和梳理,在此基础上以期为地方瑶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尽点绵薄之力。
本书从前期积累,到框架拟定,再到文稿付梓,前后历时两载有余。在此过程中,首先感谢湖南科技学院这片土地,这里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有一批在学术上默默耕耘的前辈和同仁,他们长期以来致力于地方文化研究,营造起一个氛围浓厚的学术环境,引导我在这里开启学术之路。感谢潘雁飞教授领衔的湖南科技学院潇水流域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瑶族文化实践基地的支持,该中心多次组织人员深入瑶族乡村开展田野考察,为课题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感谢湖南科技学院图书馆馆长周甲辰教授长期以来给予的学术指导和关心,并在书稿框架拟定中提出宝贵意见。感谢我的家人、领导和亲友在我学术研究和书稿写作中给予的关爱、鼓励和支持,我的女儿和即将出生的小宝给予我奋斗的力量,成为激励我不断前行的动力。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光明日报出版社和东莞市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感谢出版编辑为拙作付出的辛勤劳动。在书稿撰写过程中,借鉴了众多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书稿中使用了一些来自网络的瑶族文化图片,特向拍摄者致以诚挚的谢意。书稿附录部分,我所带的学生张美花、李玲玉、蒋田秀、易思、张凡、佘智慧参与了文献收集、田野考察和相关研究,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今天是处暑时节,酷热的夏季即将过去,拙著书稿业已定稿。文化变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等多个层面,由于本人学识有限,对瑶族文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形态梳理上,对变迁背后的深层原因分析还不够透彻,对如何推进瑶族文化传承发展的思考有待深入。同时,书中难免存在一些疏谬和不足,在此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简介】谷显明,男,1976年生,湖南永州人,现为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学院党委书记。他曾获湖南科技学院“服务育人好员工”“管理育人好干部”“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并多次被学校嘉奖。他带领学生开展古村落考察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著有《潇水流域瑶族文化变迁》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