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王卫斌
江西瑞金是红色故都、共和国摇篮,境内拥有丰富而又独特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观光采风,创作出了大量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鸿篇巨制。相对而言,本土文艺工作者近水楼台却未能先得月,并没有拿出过多少有影响、有分量的东西,以至于产生了一种说法:“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瑞金的宝都被外地人挖走了”。
事实上,他们暗地里都在憋着一股劲,本着对家乡青山秀水的挚爱、对人文历史的关怀,甘于寂寞,勤于笔耕,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美术界的领军人物王先鹏更是一马当先,在继承中不断创新表现手法,在创新中不断拓展艺术空间,成功地把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美术创作优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树雄心立壮志,行远自迩
1968 年,王先鹏出生于江西瑞金九堡镇官仓村。以他家为起点,至“绵江第一峰”铜钵山、赣南客家古村落密溪罗屋、中央苏区奠基战战斗遗址大柏地、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驻地沙洲坝,直线距离均不过几公里之遥。他从小深受民间传统工艺和红色历史文化的影响,立志长大后要成为一个美术家,手持彩练当空舞,装点关山更好看,为家乡增光,为红都添彩。
但在当时,由于艺术类院校招生名额有限,进入社会就业机会小,人们普遍存在“重理工、轻文艺”的倾向。家里人和老师认定画画只不过是雕虫小技而已,不会有多大的出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才是硬道理,一致强烈反对他学画习艺。而且他所就读的农村学校师资严重不足、结构失衡,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美术教育流于形式,或干脆被搁置。
王先鹏毫不气馁,他从依样画葫芦临摹小人书开始,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揣摩透视、色彩和构图。靠着鸡零狗碎自学打下的基础,高中毕业后,他考上了南昌职业技术师范学院艺术系。大学期间,他师从著名画家、现代漆画艺术大师陈圣谋教授,主攻漆画、版画和工艺美术设计。大学毕业后,他又被分配到号称“天下书院之首”的庐山白鹿洞书院,从事文化资源开发和旅游经济研究工作,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职业画家。
承蒙名师垂教和名院熏陶,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王先鹏画艺大进、功力倍增,作品频频参展、屡屡获奖,并被江西省漆画艺术研究会吸收为会员。触类旁通,由他采用我国神秘数学原理,发明的一款实用新型智力幻方仪,曾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授权。他的艺术创新精神和文化市场开拓能力,得到了铜鼓县县长和林业局局长的赏识,拨出专款成立了纳美工艺品制作公司,专程上庐山邀请他打理。
1993 年7 月,王先鹏凭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毅然辞职砸掉了旱涝保收的“铁饭碗”,自负盈亏担任纳美工艺品制作公司法人代表。他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木资源,大胆引进现代工艺制造技术,很快就开发生产出了条屏、中堂、檀木镇纸和漆画屏风等十多个系列、百余种新型文化旅游、盛会典礼纪念品,远销欧美、东南亚市场,于此打响了文化产业“第一炮”,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攻难关攀高峰,钩深索隐
1994 年5 月18 日,经国务院批准,瑞金正式撤县改市,从而结束了建县千年的历史, 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消息传到铜鼓,王先鹏欢欣鼓舞,主动放弃了正当红火的工艺品产销生意,积极参与家乡红色文物的维护修复、人文景观的规划设计,为打造瑞金红色旅游品牌、塑造红都城市形象殚精竭力,乐此不疲。
在实地勘查考证的过程中,王先鹏痛心地发现,由于当年的工艺和材质过于简陋,对载体的处理也很简单,经过长期的自然消损和人为破坏,很多珍贵的红色文物、历史遗迹已经消失,或正在濒临灭顶之灾。他联想起蕴含在庐山上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正因借助了石碑刻字、摩崖造像等艺术方式和技术手段,深嵌在坚石铁壁之表,凝结于奇峰险壑之中,才得以历经千年而独存。他决定如法炮制,通过勒石刻碑,把苏区物质的和非物质的“历史真实”,形象直观地记录和体现出来,存之久远。
为此,他多次重返庐山,远赴西北敦煌、兰州黄河口和成都都江堰,仔细研究当地的石雕名作。先后3 次前往“石雕之乡”福建惠安,虚心向“中国第一女影雕师”刘碧兰求教。随后又走访考察了广东、福建和江西十多家机械加工厂和花岗岩采石场,精心选购特种雕刻设备和优质石材。颇费一番周折,终于赶在1996 年9 月,江泽民总书记专程视察瑞金前夕,成功地在红井旁竖起了一座《吃水不忘挖井人》课文影雕,与红井水交相辉映,成为游客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王先鹏在美术界声誉鹊起,登门造访、求经索宝者络绎不绝。他盛情难却,接受了赣州商业干部学校的聘请,担任该校特艺美术专业主任,并创办了赣南首家影雕制作实体—— “阿洛乌”艺术工作室,为赣州风景名胜旅游区、大型楼堂馆所设计创作了大量影雕、漆画和烙画作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好景不长,随着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 一种名为“电脑美术”的新生事物异军突起, 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对传统美术带来了空前严峻的冲击,引发了一场深刻的艺术技术革命。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2001 年,王先鹏顺应时代潮流,挥师南下素有“国际大都会”“中西文化交汇点”之称的香港,加盟inklab 公司潜修电脑美术和特色创意艺术。这一干就是八、九年,他“融西于中”“融中于西”,屡获晋升和周游列国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机会, 作品打入了国际高端美术陈列展示,进一步夯实了基础功底,拓宽了专业知识面,提高了人文和艺术综合素养。
挑大梁展宏图,拔新领异
2009 年春节期间,王先鹏回乡探亲,特地前往改扩建竣工不久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参观,注意到馆内虽然部分应用了声、光、电等现代化陈展技术,但主要还是沿袭简单地罗列图文资料和实物的常规做法,各功能展区之间主题不够突出,风格不够协调,整体缺乏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他当即找到馆里的领导,提出要打破形式的藩篱,重新调整展线布局,尝试融入多种技法元素,丰富藏品展物,增加“镇馆”新亮点,确保达到国家一级博物馆应有的水平。
邹亮辉馆长等领导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 并指定由他担纲主导,采用艺术表现力最为丰富、生命力较强的漆画结合实景,首期全面改良“元勋廊”和“溯源廊”二大展区。王先鹏说干就干,在赣州注册成立了大可成奇装饰设计有限公司,邀集了许贵生、刘冬和刘贵平等一批志同道合的画友,从2010 年元月开始深入苏区各地,广泛搜集原始素材,周密斟酌构图创意,力求写实与写意、抽象与具象、局部与整体的完美统一。
他抓住人物的独特气质,选取历史的经典瞬间,把115 名曾在瑞金工作和生活过的老一代革命家,生动形象地定格在“从瑞金走出的人民共和国元勋”主题板块。运用主宾对比搭配、远中近时空交叠的表现手法,把55 个部委旧址、苏区山水田园风光和客家民俗风情景观,层次分明地微缩在“溯源”主题板块。“漫画墙”主题板块的风格更趋于客观、忠于对象,画面中的上百件红色宣传标语、漫画, 穿插的自然和社会生活背景,皆复制于原型、仿造于原貌,尽显质朴、自然和原生态。同年10 月,整套设计图纸方案完稿,经报有关部门审查、批准,正式投入施工制作阶段。
但是,战场上短兵相接的搏杀,远不如参谋室的纸上谈兵来得悠闲、想当然。立面的主题板块总长达115 米,等宽3 米,由近百块小画板组合而成,人在近处操作,犹如盲人摸象。漆画材料和艺术语言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具体制作过程中的偶然性,以及预期目标与最终效果的不确定性。王先鹏率团队知难而进, 借鉴各种画种的特点革新技法,利用不同材料的性能因材施艺,反复推敲视觉造型的最佳表达方式,不断调整、完善构思设计。2011 年10 月18 日,三大板块如期安装完工,向建党90 周年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 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接下来,王先鹏又从二维平面造型艺术向多维立体造型艺术过渡,在一楼至二楼的走廊空间开辟了一个“共和国之根”主题板块。他以榕树根须和绿叶为主要介质,辅以地域自然风貌,设计制作了一组沉雕、浮雕和壁画现场实景,寓意共和国在瑞金这块风水宝地上落地生根,红色政权根深蒂固,革命事业枝繁叶茂。其做工精细、立意高远,跟“元勋廊”“溯源廊”和“漫画墙”联为一体,构成了一条完整的红色历史文化链。
这个规模宏大、景象庞杂、工序繁琐的系统工程,从最初的构思到最后定型,历时二年之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真实地再现了那段风云激荡的光辉岁月,还原了战火纷飞的惨烈情景,反映了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形成了巨大的集聚效应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自对外开放展出以来,该馆观众数量明显增多,社会各界人士好评如潮,深受教益。王先鹏本人也因致力于红色题材创作有成,为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彰显地域特色有功,赢得了“红色美术家”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