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媒体人谭军波创作的《2016 年中国电影市场观察》已由光明日报出版社与东莞潇
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出版,已在全国上架销售,敬请关注。
序言
电影与择偶指南
文/ 谭方清
择偶指南一:拿爱好当回事
表姐:“我特别受不了男生说自己喜欢唱歌、看电影、听音乐、拍照、运动,只要一出现这类词儿,我基本就对这男生没兴趣了。”
我:“我懂你!喜欢唱歌?拜托我对卡拉OK 式的狂吼没兴趣。喜欢看电影?拜托人人都爱拿看电影当消遣。喜欢听音乐?《最炫民族风》《我很丑可我很温柔》。喜欢拍照?我天,这一张张自拍厕所上半身裸照是什么!喜欢运动?请问你是跑过马拉松还是有八块腹肌呢?我看,自拍里那层层叠叠的‘游泳圈’就是答案了。”
老爸评价我和表姐,一个秀气内敛如林黛玉,一个活泼大方似薛宝钗。从小性格迥然不同的我们,价值观却异常相似,近日与被紧迫催婚的她聊起择偶标准,更是如出一辙。同样的,对于这位我很感谢老天带给我的老爸,表姐也表示认可地说:“你爸是我没想到的能在大学里听老师说起的人。”再一次,我对老天爷表达感激之情。
这里感激的不是他的名,而是他的爱好。表姐说,如果相亲的话,我最希望知道这个人坚持做过哪件事情。很多人跑几次步就说爱运动,买台单反就说爱摄影,跟过几次海外团就说爱旅行。太不把喜欢当回事,又太爱标榜自己成了通病。
很庆幸,我有一位非常把兴趣当回事的老爸。
老爸曾笑说自己是宅男,只要有书和碟,就能一直搁家里待着。多年几个城市的辗转,即使因为搬家扔了很多“精神食粮”,但家里的书房从来没喘过气,永远被塞得满满当当,我妈不时还得叫收破烂的来清理清理。从我记事起,我们家最常干的事就是去电影院看电影。那时候我对看电影没什么概念,反正就是跟着走,爸妈才是最享受的。记得第一次看《魔戒》时,我特别害怕,看海报就觉得是鬼片,电影开始后也不太能接受那些魔兽的刻画,整场戏都是拿外套挡着视线,埋头吃爆米花扛过去的。后来开始写影评并不是我爸让我写的,而是当年我和其他小学生一样有着很头疼的典型烦恼
“周记”。纯属觉得每周都得变着花样编故事太麻烦,刚好我们家每周都一起去看电影,干脆把周记变成“周影”了。没想到语文老师非但阻止,还尤其喜欢给影评打高分,估计很多电影她还没看我就先写了,对她来说也是参考指南吧。
电影不单单是我们的家庭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它是一种调和剂,担任着无形的“和事佬”角色。有句台词说得好,“所谓血亲不就是彼此坦诚相见依然能够相互关爱吗?——《东京教父》”,那么没见过父母吵架的孩子不就是反传统吗?没错,我们家很传统的。不过,无论在哪争吵过、激烈程度如何,只要爸妈去趟电影院,或者回家往床上一躺、被子一盖、影碟机一开,基本战事告一段落。所以,电影可以说是我的恩人,时常安慰着两位燥性大发的成年人,也减轻了我的些许负担。
择偶指南二:把坚持当习惯
假如电影是一块镜子,它便能照出我爸的热爱与坚持。《寿司之神》是我会反复观看的纪录片,我崇敬小野二郎的职人精神,他说:“我一直重复同样的事以求精进,我会继续向上,努力达到巅峰,但没人知道巅峰在哪。即使到我这年纪,工作了数十年,我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至臻至善。但我每天仍然感到欣喜,我就是爱捏寿司。”套用小野二郎的话,我爸是“我就是爱写影评”。我爸不靠影评吃饭,众多影评都是无偿的。但他依然每天一部电影的看着,一大早六点左右起床写文章,周周更新他的《波记话碟》专栏,乐此不疲。
如果把搞电影的分为两派,应该是学院派和江湖派。很明显,我爸是走江湖的。他写的都是刚上院线的新电影,基本不写小众电影,也不分析镜头语言,讲的多为接地气的内容和大家都看得懂的数据。一开始学了点皮毛的我有些不屑于他的影评,觉得太主流太没性格了。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种智慧,能让普罗大众听得懂的能力,可称为兑现能力。这跟拍电影给赞助商赚钱一样,即使电影拍得再艺术,观众不买账,照样白搭。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写法,而这是我爸的写法。
我爸的坚持也在勉励着我。有一次,一直对主持能力挺自信的我被某人评价主持拙劣,心情有些低落,他就对我说:“人很难获得所有人的好感,你只要被60% 的人认可就OK 了。”后来,有人说我文章写得不怎么样,我听了后都不太敢写东西,生怕被看见。我爸就鼓励我,要我多写文章,说还有很多朋友喜欢看你写的东西。关键是,他讲的都不是空话,因为他也
经历过,也在坚持着,有说服力的同时也狠狠地拽了一把站在迷茫边缘的我。
电影带给我爸勇气,我爸给予我力量,大概因此,电影也偷偷地上了我的身。择偶指南三:长存朴实之心美食家尝千奇百味,影评人观千姿百态。
唯独不同的是写稿的方式。大多数专业的美食家在受邀去餐厅试吃写点评前,会先写好一稿子,等吃完了对稿子修补修补就好,毕竟吃过那么多美食的人早已知晓食物的一二。而影评人必须得看了电影才好下笔,导演资历好编,但情节画面语言呢?不看哪有对比、哪有吐槽、哪有大喝彩呢?很少人对影评人指手画脚,毕竟每个人对电影解读都不尽相同,不太好评价。可大家对美食的看法总是能达到同一水平线,所以就能轻而易举地看出这人是否在讲老实话,听到的趣事之一:蔡澜推荐的餐厅都不好吃。我只想说,我爸的影评挺朴实的。希望读着那些影评的你都能感受到一颗真诚的心在扑打扑打地跳动。
曾经和朋友讨论如何在一段关系里互相维持好感,也就是感情保鲜。得到的结论是,彼此一定要有令对方佩服的事。在这点上,我觉得我的爸妈结合得很合理。一位商业头脑灵活,一位文笔口才风趣,刚好互补。当然还会有意见不合和掐架的抱头痛哭,不过更多的是互相支持的时刻和暖窝窝热炕头的温暖。与此同时,我也在野蛮生长,很感谢命运给这个家庭的属性设定,感谢这个家带给我的各种正能量。最重要的三条择偶标准就这么赤裸裸地暴露了,虽说这些我爸都达标了,但他还有很多的上升空间,毕竟我希望他成为一位更懂得珍惜身体和维护家庭的大少年。我相信,当一个人的状态达到最好时,他的梦会飞得更高更远。
下面,请让痴情于民谣的小女子套用《卖艺的小青年》来畅想大少年的执着影评人生吧。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我还是一个写影评的大少年,
我有一点文采,我有一点坚持,
还有遥不可及的诗和远方。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我就是一个写影评的大少年,
好像我这漫长的五十多年,
就是为了写点字挣点零花钱(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