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吴佳佳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年一度的五一劳动节又要到了。五一劳动节,是全世界广大劳动者的节日。那么,我国的古人有劳动节吗?他们又是如何过节呢?
清代《皇帝耕田图》的名画里,画家用细腻的笔调描画了一副皇帝亲自扶犁耕田的情形。他的身后跟着的几位大臣,有的铲土、有的撒种、有的牵牛,远处又有挑篮送饭的皇后和宫女。画上题诗曰:“劳农节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由此可见,龙抬头的“二月二”其实就是我国古代名副其实的劳动节。
晋朝诗人陶渊明在隐居之后醉心于田园生活,超然世外,自得其乐。他每天读读书,写写诗,喝点儿酒,种点儿菜,舒活舒活筋骨,他的《归园田居》诗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诗中表达了陶渊明归隐后寻常的农家景象,无不体现出迷人的诗情画意,巧妙融入了自己的生活理想和人格节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朝诗人李绅的《悯农》脍炙人口、妇孺皆知。他用20 个字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感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李绅因此获得了“悯农诗人”的雅号。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宋朝诗人范成大在《四时田园杂兴》中,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在这首《观刈麦》描写了这样一副在五月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妇女们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为生活所迫的古人无一不在劳动节里顺时而作,辛勤耕种,虽然辛苦却充满田园风光的迷人和丰收的希望。古人的劳动节就是在农田里挥洒着汗水,来换取全家人的饱腹和生存无忧。品读古人的劳动节,我不禁更加珍惜如今的丰衣足食和幸福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