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水平
奋斗不息,写作不止。《人生四十年》出版后,酷爱文学的罗建云在驰骋商海之余,仍笔耕不辍,八年来陆陆续续公开发表了几十万字的文章,足够出版一本厚重的散文集。“写了这么多文章,不结集出版,感觉怪可惜的。”于是,便有了散文集《阳光灿烂的日子》。
“心有阳光,一定灿烂;心向未来,必定辉煌。”日前,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东莞市作家协会理事罗建云的新作《阳光灿烂的日子》由新华出版社出版面世,跋文中的这句话,自信、温暖且有力量。
言为心声。这既是罗建云一路走来、一路颠簸、一路收获的真情流露,又与书名十分契合。当看到“阳光灿烂的日子”这一书名时,相信很多人会不自觉地想到著名导演姜文执导的同名电影。其实,罗建云正是重温了这部经典电影后,一锤定音,确定了悬而未决的书名。
按理说,珠玉在前,很多人会选择回避,以免被人说俗气或蹭流量,但这显然不符合罗建云敢想敢干的性格,既然与新书的内容如此匹配,“为什么不取名《阳光灿烂的日子》?”
罗建云说,出书之于他而言,无关名利,只期望能给大家带来些许快乐,些许喜悦,些许光亮。
新作:呈现一个真实、立体的罗建云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罗建云继《人生四十年》后出版的第二部散文集。2015年,在四十岁生日前夕,罗建云把曾在各大报刊公开发表的散文、随笔结集出版,取名为《人生四十年》,“出版目的很单纯,就是为了给自己人生前四十年做一个阶段性总结。”不想收获热烈反响,被当作草根逆袭的榜样,引发广泛共鸣。
有一次,罗建云去西藏旅游,被一位姑娘当众认出,已过不惑之年的他,瞬间脸红。“脸红的原因是想不到自己一本平凡不过的书竟然能给陌生人留下深刻印象,更想不到在茫茫人海中竟然有红颜女子记住我的名字,确实令我激动,令我心潮澎湃。”
《阳光灿烂的日子》包罗万象,共分为“回望故乡”“求学札记”“南方寻梦”“点滴亲情”“游山玩水”“人物素描”“好书品读”七个篇章,洋洋洒洒,二十六万字。每一个篇章,都是一个了解罗建云其人其事的不同维度。全书读完,一个吃得苦、耐得烦、霸得蛮的罗建云,一个朴实率真、为人坦诚、不慕虚荣的罗建云,一个经商和写作两不误、有责任有担当的罗建云,浮现眼前,真实、立体。如人所言,这部作品提供了一个立体认识作者的意义化文本和标本。
“平心而论,我出书从未想过要获得什么好处。就是想让人知道,我这个做文化产业的商人还是有点‘墨水’的。”罗建云说。
写作:写作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罗建云是商人不假,但却是个“不正经”的商人,大部分人认识他,是通过他的文章,以及创办的企业内刊《潇湘文化》。
对文学,罗建云是真爱。《潇湘文化》作为一本纯公益的企业文化读物,自2008年创刊以来,持续办刊,从未间断,便是生动例证。这固然需要财力的支撑,但更多是因为藏在他心底的那份文学情怀。
2002年,罗建云南下寻梦,来到东莞这片创业热土。因痴迷文学,工作之余便写点文章当作消遣,同时向《东莞日报》等报刊投稿。当文章被刊登后备受鼓舞,就此一发不可收拾,一边努力工作,一边坚持创作。迄今为止,在各大报刊发表的文章,数不胜数。
不喝酒不抽烟不打牌,在商海打拼多年的罗建云,没有任何不良嗜好,唯独有“写作瘾”,如果一段时间不写文章,就会感觉不舒服,好像丢了魂似的,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他为什么如此“高产”。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谈到“为什么写作”,罗建云说,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与灵魂在这个大千世界留下印痕。于他而言,写作纯粹是兴趣爱好,为了儿时的梦想,为了记录人生历程,无关其他。
正因抛却了功利之心,全凭心意,罗建云的散文写得自由洒脱,无拘无束,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读来亲切自然。“我不主张大家刻意去写作,只有文思涌动时才写,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感动自己,感动读者,从而成为文学世界的作品……”
纵使每年为业务奔波,为管理劳神,但只要静下心来,罗建云便会投身写作,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属于自己的快乐,“写作比经商快乐,经商是为了自己能体面地生存,写作才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反响:获赞励志之作、情怀之作和本色之作
《阳光灿烂的日子》沿袭《人生四十年》的传统,以真实、感人、励志的特质,而备受各界好评。
“本色为人,本色为文,是一种通透,一种淡定,一种格局,一种价值取向,以及底气满满的一种自信。”国家一级作家罗长江认为,散文集《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真实、生动地记录作者拼搏商海和展示作者人生追求的励志之作、情怀之作和本色之作。“书名和内容,让人自然而然想起那部同名影片,青春、激情、泪水、梦想,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流出来的东西。散文作品的文字后面坦露的心灵,美好温软的情感,感恩与进取、丰沛而明亮的生活的声音,平实中的华彩,人世间种种滋味的体悟和珍惜,字里行间扑面而来的真性情和那样一股清正之气……一并令我心生感动。”
“建云写作从不做作,就两个字——真实。不管是看《人生四十年》,还是读《阳光灿烂的日子》,字里行间总能感觉到真实的味道,而且是一种不用怀疑、不敢怀疑的真实。”著名诗人、词作家毛梦溪表示,没有功利的写作习惯与创作态度,让罗建云笔下的文章如山涧小溪,甘甜清冽;如高山流云,飘逸洒脱。
有邻居看了《阳光灿烂的日子》后,不由对罗建云多了几分敬佩:“看后,有很多感想,也有很多共鸣。他在求学受挫、挣扎求生、商海浮沉的同时,能始终抱有文学梦想,笔耕不辍,让人佩服感动。我想,他这辈子,最想留下的就是他的作品。若干年以后,当我们的肉身已腐,但只要作品在,我们的精神就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