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阮美好
“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而逐渐成为人们心中的传统情人节。在我的家乡,相对于春节、清明、中秋、冬至等传统节日而言,七夕算不上隆重,但绝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日子,如同清淡流淌岁月中的一颗微小的珍珠,镶嵌在人们心里。
感受七夕,最好的去处,无疑是偏僻小城或乡村郊野了。
我的故乡在粤西。在我生活过的小城里,有一条叫“漠阳江”的河自东北向西南横穿而过,小城也因此分成了河东和河西两块地域,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大约也因此常常挂在人们嘴边。小城的七夕离不开这条河。有时候我想,如果没有这条河,七夕在人们的生活中到底还留有多少印记?
随着七夕节将至,冬天干涸的河床早已淹没,河水快速上涨,逐渐涨上两岸河堤腰身。早早的,河边码头边熙熙攘攘地挤满了挑水的人。听说,这一天河水味道特别甘甜,煮出来的饭菜特别清香可口。正午开始,河里变身澡堂,方圆十里,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倾巢而出,奔向河边,和衣沐浴。河两边浅水区人头济济,黑色的脑袋在水里浮浮沉沉,大狗小狗在黑色的脑袋中穿梭,不时蹭蹭主人的脑门亲热亲热,别有一番风趣。当然,白天男人上班,有时间来河里洗澡的大多是老人小孩和家庭主妇。年纪稍大的坐在浅水区,一边舀水上身一边拉着家常,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女人一边沐浴,一边照看着身边的小孩。河中心则成为凫水好手秀、斗、赛本领的地方,斗快、斗耐力、斗潜水,轮番上演,年轻人的好勇斗狠,总会招来家长们的呵斥:“斗什么斗,嫌命长啊!快给我回来!”
下午放学来到河边,泡澡进入尾声,取水活儿早已在清晨时分结束,沐浴游泳的在正午和午后已经回家休息,傍晚来的就是下班的那拨人,趁着天黑之前,赶紧来泡泡澡,驱走一天的疲劳,然后心满意足地回家吃晚饭。夜幕降临,河面逐渐恢复平静,乌篷船上袅袅炊烟和昏暗灯火的倒影也渐渐清晰可见了。
故乡的七夕离不开故乡的河,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自懂事起,我就知道七夕这天的河水有着神奇的功效,其一是神奇的药用功效,能治愈各种皮肤病,无论是长小疮还是严重的皮肤病,只要来河里泡上个把钟头,不仅患处快速痊愈,全身的皮肤都会变得光洁靓丽;其二是长时间存放都不会变质,只要是这一天到河里取回的水,装在密封的玻璃瓶里,无论存放多长时间,都不会变质变臭,且药用价值依然保留,哪家孩子长疮了,草药和着这河水一起搅拌压碎,敷在患处,很快就会痊愈。小时候,我和小伙伴经常玩着充当赤脚医生的游戏,互相“制药”“治病”,看谁的“药”最有效。至于最后好了没有,倒是没有细细考究,存放的水放上几年都没有变味,这倒是真的。
最近十多年,故乡的城市发展面貌日新月异,一河两岸工程尤为亮丽,河堤成了人们晚饭后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只是,河变成了蓄水池,由于河堤上筑起了围栏,人们再也不能随意来到河边亲水戏水了。不知道故乡的河水在七夕这天,神奇的功效是否依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