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玉清
一
读过《岳阳楼记》的人们,无不为这篇正文不过区区363字(除去标点)的精彩文章啧啧赞叹。它立意深刻、气势磅礴,声情并茂、字字珠玑。
自佳作问世(1046年)到现在,历朝历代,近千年来,赞誉声连绵不绝。
《岳阳楼记》问世后,出现了许多文学溢出效应,让许多读书人很是惊诧:
其一,岳阳楼因《岳阳楼记》闻名遐迩,滕子京因此而不朽。似乎岳阳楼不是重修而是他创建的,其实滕子京的重修只是历史上多次重修中的一次。
其二,范仲淹把岳阳楼、洞庭湖写入文章,而后,《岳阳楼记》化作了文化景观,引来许多骚人墨客竞相留下(虽然大多没留在岳阳楼)美文,形成了更大范围的文化景观。于是,美文和美景在更广阔的时空交相辉映。
其三,范仲淹之前和之后,史上许多文章大家,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欧阳修、黄庭坚、陆游、陶澍、魏源等,都写过有关岳阳楼、洞庭湖的诗词歌赋,不少人比范仲淹更有名气,但都淹没在“忧乐”二字的品味之中。
《岳阳楼记》不愧为万古传世之作。
二
范仲淹从没到过岳阳,却能写出《岳阳楼记》这样的传世之作,这就使一些人对文学创作的基本原理产生疑惑,似乎不需要深入生活,也能写出好文章。前段时间,影视屏幕上屡屡出现的手撕鬼子一类的雷剧,就是这种思潮的现实映照。
消除这种疑惑,需要深读范仲淹。
范仲淹没有到过岳阳,却有着在洞庭湖边的安乡县生活学习过三年的经历。
《宋史》记载,范仲淹的父亲范墉,于宋淳化元年(990年)在武宁节度使掌书记的职位上病逝,当时范仲淹不到两岁。其母谢夫人改嫁给缁州长山(今山东邹平市长山镇)人朱文翰,朱当时在江南平江府(今江苏吴县)任职。范仲淹从其继父姓,改名为朱说。另据宋代任友龙所撰《澧州范文正公读堂记》记载,宋太宗至道元年(995年),当时安口(今安乡)知县为朱文翰,不满七岁的朱说,随继父在地处洞庭湖西北部的安口生活、学习,直到三年后朱文翰离任。这三年,洞庭湖的地理环境、浩渺气势早已印刻在范仲淹的脑子里。翻阅《范仲淹全集》,可以印证,在撰写《岳阳楼记》之前,他分别于宋明道二年(1033年)、宋景佑元年(1034年)、宋庆历四年(1044年)都写过有关洞庭湖、岳阳楼的律诗,可见他对洞庭湖了然于胸。何况,滕子京派专人送信给贬在河南邓州任知州的范仲淹,恳请给重修岳阳楼撰文时,同时送来了《洞庭晚秋图》,为范仲淹提供了现场视觉图样。
《岳阳楼记》写景高人一筹:视野开阔,灵韵生动,气势奔涌,让人感奋。而且,他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借景抒情,借楼抒怀。看似写岳阳楼,实则借题发挥,着力表达他的人文情怀、吏治理念和官宦经历。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应该是《岳阳楼记》的“诗眼”,是范仲淹的思想最闪亮之处。当然,这也是能引发历朝历代的读者们思想共鸣,从而使《岳阳楼记》经久不衰得以传颂的根本原因。
“忧乐”两字总关情。没有相当的思想深度、才华学识和丰厚的社会生活底蕴,写不出这等水平的《岳阳楼记》。而这些方面,比较他人,范仲淹更具优势。
自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考中进士后,范仲淹一直行走在官场。上下沉浮,几起几落。多个岗位,多项官职,总是心忧社稷,关注民情。每到一处,总能表现出过人的履职能力,总能获得颇佳的民意口碑。宋康定元年(1040年),西夏反叛,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他施行军事制度改革,使军力增强。加之屯田戍边策略得当,不到三年,便逼使西夏请和,边疆暂时安定。宋庆历三年(1043年),宋仁宗褒其作为,任他为枢密副使(国家管理军事最高机构的副职),并升迁为参知政事(相当副宰相)。他不改秉性,刚上任不久,便向宋仁宗提交《答手诏条陈十事疏》的全面改革(本质上还是改良)奏章,涉及吏治、经济、军事、法律等十个方面。“庆历新政”方案,妨碍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遭到皇亲国戚、公卿权贵们的强烈反对和肆意诋毁,新政无法推行。宋庆历四年(1044年),范仲淹被贬为陕西邠州知州。第二年,范以治病为由,再次上书,自请另调河南邓州(张仲景家乡)知州,得到批准。
宋庆历六年六月十五日,范仲淹收到滕子京的赐稿信和《洞庭晚秋图》,并没有立即动笔,而是反复在腹中谋篇,直到胸有成竹,于三个月后的九月十五日,才漫步到自己创办的花州书院挥毫泼墨。《岳阳楼记》一气呵成。
谁能说《岳阳楼记》没有生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