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军
世人皆知壮观雄伟的万里长城,却不知在湖南湘西,还有一道神秘的南方长城,绵延几百里,隐藏于崇山峻岭间,因为规模小,而鲜为人知。
喜鹊营:中国南方长城终点
南方长城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由朝廷拨款四万两白银修建而成。明朝末年,苗族把边墙夷为平地。清朝政府则在边墙旧址上重新建设了新的城墙。南方长城共有1300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汛堡、碉楼、屯卡、哨台、炮台、关门,当地的地名也因此而大都以炮台、哨、卡、堡、碉、关、营来命名。
南方长城脚下有个村寨叫喜鹊营,现属于吉首市马颈坳镇团结村,距离吉首市区开车20分钟左右车程,它是明朝时期,我国南方长城东段的终点。
喜鹊营的古城墙保存较好,有东、西、南三个城门,城内街道纵横交错,将军府、兵营等遗址清晰可见,期间城内曾驻扎几百人的官兵。此地建城之前名麻雀寨,建立兵营后改为喜鹊营。喜鹊营虽远离了古时候的金戈铁马、号角争鸣,但也远离了现今尘世间的喧闹浮华……
抚摸着城墙,思维仿佛来了个穿越,又回到了明清时期。那时的湘西地区苗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十分尖锐,苗、侗、瑶等少数民族不满封建王朝的统治,常常揭竿而起,造反不断。为了分化、瓦解、控制苗民的反抗,明王朝统治者从嘉靖三十三年始,在贵州至湖南一线,修筑了一条长达190公里的“边墙”,将已经归顺朝廷统治的苗族人与有反抗情绪的苗族人用“高墙”隔离开来,并规定“苗不出境,汉不入峒”,禁止苗汉民族之间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归顺朝廷的苗族人被称为“熟苗”,反抗的苗族人称为“生苗”,同时对两种苗族人给予了不同的待遇,使得墙内外的苗族人的生活形成了很大的反差。
石头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喜鹊营,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但这个村寨穿越了几百年的历史烟云。本地人叫这里“营上”,说明这本身不是一个村寨,而是一个兵营。这里是湘西州吉首市往来古丈、保靖、永顺三县的必经之处,两座小山头卡在山谷当中犹如一个锁链把周围牢牢锁住,真正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
历史上,这是个颇具规模的石头城,城内街道呈“井”字布局,中央是一口大水塘,城内全是石板路,还有义学蒙馆两所、庙宇一处,演武场、守备署衙门和把总、外委公署、将军府、兵营、马房、驿铺等,建设齐全,体制完备。
南长城的两点端口,一个是吉首和古丈交界处的喜鹊营,一个是湖南和贵州交界处的亭子关。南长城就在这两个端口的中间,绵延了190多公里,书写了湘西400年来的苗防史,也是苗族文化隔离史。
《明史》记载,南方长城穿过五寨司全境,延伸到邻近的镇溪千户所及喜鹊营(今吉首市辖区)。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明朝廷在五寨司设置了—个军事防区镇筸协,指挥机关参将戎署就驻节于五寨司城(别称镇筸城)。镇溪千户所及喜鹊营均属镇筸协辖区,因此,“南方长城”所指称的实为明代“镇筸边墙”。边墙主要采用产于当地的青石修砌,没有青石的地方,则用其他碎石和泥土混筑。
据《凤凰厅志》记载,明朝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春季动工修筑边墙,上自湘黔交界处的凤凰黄会营亭子关起始,下至镇溪千户所止,湾环曲折,跨山绕水320余里。
南方长城是中国历史上工程浩大的古建筑之一,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三年,即1554年,先后经过明清两代的修筑和屯兵,直到1936年湘西开始“革屯运动”,结束了“苗防屯政”制度,南方长城就此被废弃,先后跨越了近400年时间。
溯历史:苗疆村寨沧海桑田
苗族是一个苦难而坚强的民族,曾经多次迁徙,南长城附近就是苗疆,他们在这偏远地区繁衍生息,面对朝廷的剥削,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他们多次起来反抗,而南长城就见证了他们的历史。
南方长城将苗族村寨分为“生苗”和“熟苗”,“熟苗”人借助学习汉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水平发生很大变化。而“生苗”则在这种制裁政策下,生活缺吃少穿,生产方式还处在原始的刀耕火种状态,生产力受到很大的制约。
明代天启(1621—1627)年间,辰沅兵备道胡一鸿为镇压苗民反抗,继明万历四十三年修筑的凤凰亭子关北,至镇溪(今吉首老城区)的苗疆边墙后,又委派邓祖禹从镇溪(吉首)到喜鹊营,后延修到古丈的旦武营。南方长城城墙高约三米,底宽两米,墙顶端宽一米,绕山跨水,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脊上,经过吉首的新街堡—峨梨坳—振武营—大湾营—补弩寨—良章营—炮楼坡—隘口—几皮等村寨。
南长城翻山越岭、绵亘逶迤、涉水过溪、十分壮观。特别在隘口村处,它有点将台、天门庙、白虎洞、阴元洞、奇特三寨、猫捉老鼠、三龙瀑布等冷兵器时代的景点和景观。那时城内街道纵横、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今残留的城内大街小巷,大小营盘、十字街、花盘坪、守备署遗迹可见。
今天的喜鹊营,眼前的石板路、布局、地形,仍是几百年前的模样。断壁残垣,短砖碎瓦,荒藤蔓草,呈现出历史的沧桑感。在这里怀古,仿佛金戈铁马犹在身边,令人无限唏嘘!
喜鹊营不争也不闹,安安静静地伫立在两山顶之间的山窝里,诉说着沧海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