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两句
当我写下这个题目时,我便想起了一件往事。那是 20 世纪50 年代初,《人民日报》有个图片新闻,报道毛泽东主席在北京接见徐建春等一批回乡知识青年。徐建春趁着给毛主席点烟的当儿,说:“中央会议精神,主席给我们讲两句吧。”毛主席说:“两句?我不是讲了八句了吗?”引得大家开怀大笑。
我这里先要说的“两句”是:在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全国掀起了讲家史、村史的热潮,使得我这个农村出身的文科学子产生了一个念头 写一部村史。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设想中的村史便给撂下了。
到 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调到一个新单位工作,那里有份《农民日报》,报上有个《农村致富文摘》的专栏,一看,便触动了我的这根神经。当年的村史写不成,如今何不写个“农村致富史”?
这个“机遇”终于来了,虽说是迟了点儿,这就是待我办理了退休手续之后。
退休的最大优越性,就是可以支配时间。向原单位要了一份介绍信,再向亲朋好友筹借了点资斧。万事俱备了,我便开始了《我们村里那些事》的写作历程。
中国的农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中国农村的“致富史”,可就不怎么长,不过是近二十年的事。
诚然,自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之后,中国农村已经具备了致富的条件,因为经过“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中国广大农村,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农业经济大发展,农民生活大为改善。可以说,这时候,中国农民有饭吃、有衣穿了。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中国的工业建设又有赖于农业的支持,因而,尚未能够解决温饱问题。有两个时期,因了政策上的失误,还出现过三年饥馑与十年动乱,这对中国农村的发展产生了极其不良的影响。总的来说,从全国解放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中国农民处于一个“饿着肚皮喊万岁、勒紧裤带拼命干”的时期。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情况全然不同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既改革又开放的大背景下,党中央不失时机地肯定了农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激活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共十二大提出了二十年(从1981 - 2000 年)“分两步走”的奋斗目标,即邓小平说的“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在农村,第一步用不了十年时间就达到目的 “打好基础”,解决了温饱问题。在生与死之间苦苦挣扎了几千年的中国农民,终于破天荒头一回得到了饱暖 这可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第二步“后十年”的“高速发展”期,中国农业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经受更多的挫折与辉煌。由于“前十年”出现过“卖 粮难”“卖棉难”等情形,广大农民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指引下,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不断进行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的各项改革也因此不断深化。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农业转化:相对单一的农业向多样性农业转化;“吃、穿”农业向赚钱农业转化;“苦力”农业向智力农业转化;耗费资源型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化……一句话,养活九亿农民的传统农业向养好九亿农民的现代农业转化。加上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实施,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从 1978 年的 30.7% 降为 2000 年的 3% 左右。农村生活同全国一样,从整体上逐步达到小康水平。主要农产品不仅供求平衡,还出现了阶段性过剩 这可是一个历史性的跨越!
在广大农民兄弟奔康致富的路上,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脚印,演绎出一串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便沿着这脚印寻访着,忠实地记述着,因村记事,缘事记人,如此这般。 这便是《我们村里那些事》的成因。 但是,由于水平所限,存在问题一定不少,我期盼着广大读者尤其是农村读者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