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文化是精神的家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创造了人类辉煌灿烂的文明。5000 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是为序。
后记
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开展多年,尽管活动内容每年都有创新,但还是不能满足学生们日益强烈的求知欲望。如何扩大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影响?如何深化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内涵?东莞各镇街都积极探索,并且取得一些突破。比如桥头镇文广中心把莫家拳推广为全镇中小学大课间活动,其做法得到专家和社会的高度评价;东坑镇文广中心在部分学校开设木鱼歌课程,也获得不错的传承效果;麻涌的小英雄粤剧团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免费举办粤剧曲艺培训班,也是成果累累。此外,莞城、南城、中堂、清溪、沙田、道滘等镇街也在非遗进校园活动方面做了很多有 益的探索,取得一批宝贵经验。 为了更进一步提升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的效益,让不同年级的学生可以获得系统、全面、生动的东莞非遗知识,莞城、中堂、万江、尚正堂等镇街和非遗保护单位都想到了通过编辑出版图书的方式来达到非遗进校园活动的最佳效果。市非遗中心结合当前东莞学生的审美趣味,也在 2015 年计划以漫画形式讲述东莞重点非遗项目故事,由于经费问题,当年计划未能按期执行。2016 年年初,市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何超群召集莞城文化服务中心副主任方树贵、中堂文广中心主任张波、万江文化服务中心主任王文利、东坑文广中心主任丁建斌、尚正堂莞香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欧等商讨,决定以各自单位出资、统一设计、统一风格、统一出版的方式出版一套 6 册《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这一计划,得到了市文化馆副馆长刘影的肯定,她积极与各方沟通,大力推进此项工作。市文化馆馆长
黄晓丽也对丛书选题、设计风格、编创进度及出版推广等方面提出要求和意见。领导的关心,加快了丛书出版的进度。 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编创和修改,6本书基本按要求完成。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东坑木鱼书退出了此套丛书,其他几本书也出现经费预算不足等问题,经各方努力,困难一个个破解,出版工作有序推进。此刻,我们说只有一句话,可是整个过程却充满艰辛复杂。现在,当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向大家奉上这套丛书时,我们是激动的,我们有太多的话想说,千言万语,又不知从何说起。先说感谢,感谢所有领导对此套丛书的关心和支持,特别要感谢市文化馆、市非遗中心领导的大力支持,感谢进入本套丛书的镇街宣传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感谢光明日报出版社、四 川美术学院、东莞市潇湘文化传播公司全体编辑、设计、绘画人员的辛勤付出,一丝不苟的编校与精益求精的创作,使此套丛书实现从无到有,从梦想变成现实。再说希望,希望手捧此套丛书的您阅读之余能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希望更多非遗保护单位参与到非遗进校园活动中来,出版更多更好的非遗读本,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希望读者朋友原谅我们因水平有限而在此套丛书中留下的诸多遗憾。 言不尽意,就此打住。是为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