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我们回望历史时,“鸦片战争”始终会在我们脑海里闪现,究其原因就是这场战争将中国推入了屈辱与灾难的深渊,成为中国人心中永久的痛。面对这样一场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战争,我们到底如何展示与呈现?这对于以鸦片战争为主题的博物馆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馆内原有一个展览,名称叫《鸦片战争海战陈列》,1998年对外开放,接待了两千万中外观众。但是19年过去了,给人的感觉是:内容落伍,手法单一,文物匮乏,材质老化,亟需改造升级。 早在2006年,我们就开始思考如何改造。我们知道,展览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展览的制作目的,就是要有东西看,要看得懂,要看得舒服,要看了还想看,要有启迪和教育。为此,我们想法,就是要把《鸦片战争》陈列锻造成建构性、记忆性、智慧性和心灵性的展览。所谓建构性,就是以世界视野、技术角度、文物中心,多视角剖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努力构建起鸦片战争历史知识体系。所谓记忆性,就是要做到“凭文物说话”与“让文物说话”相得益彰。所谓智慧性,就是要做到“做知识”+“智能”,即以知识驿站为载体,以平板电脑为平台,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使文物和历史知识得到延展和深入。所谓心灵性,就是注重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让观众在参观展览过后,有着心灵的震撼,留给观众更多的是反思、反省。 为此,我们自2006年开始征集文物,开展研究,编写陈列大纲,进行展览设计制作,前后十年,终于在2016年12月推出全新的《鸦片战争》陈列。该陈列展示面积4967平方米,展示文物达1860件,历史图照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约120幅,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该陈列将鸦片战争放入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中去考察,由七个部分组成,具体介绍了鸦片战争前的中西方世界、第一次和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以及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展览坚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弘扬林则徐、关天培等清朝爱国官兵同仇敌忾、抗击外敌的民族精神,深刻揭示“落后就会挨打”这一事实。 展览推出后,观众纷至沓来,反响热烈,短短两个月,就接待观众数十万人次。回首这个展览艰辛历程,觉得有必要总结与反思一下,或许可以给后来者少许帮助与启发。 十年一剑 锻造陈列 许多人以为展览很容易,不就是把相互关联文物一摆。实际上,做一个展览真不是那么容易。特别对于文物匮乏的博物馆,更是如此。2005年底,我们做了一个统计,馆藏文物全部加起来只有1700余件。而真正与鸦片战争主题相符的文物不过百件。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双管齐下,文物征集与学术研究同步进行。征集文物,我们从2006年开始,经过十年的努力,共征集到了鸦片战争时期中外海军、海防、海战的相关装备、军事器材、文献史料以及一些与鸦片战争重要历史人物相关的精品文物等4000多件(套)。学术研究,我们一方面通过大英图书馆、大英博物馆、英国海事博物馆,查阅大量英国文献资料,另一方面又充分借鉴与吸纳国内鸦片战争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同时以《明清海防研究》为平台,聚集一批有实力的中青年海防研究人员,对明清海防各个面相进行广泛研究,结集出版了九辑《明清海防研究》。除此以外,还组织人员专门从军事技术角度对鸦片战争时期的中英船炮以及广东海防进行研究,出版了《清代前期广东海防体制研究》和《鸦片战争中的中英船炮比较研究》两本学术专著,为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从2010年开始,着手编写《鸦片战争》陈列大纲,并分别在2011年、2013年邀请国内一流的专家学者召开两次学术研讨会,对陈列大纲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补充,陈列主题内涵不断与时俱进。可以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陈列展览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好的,需要时间与付出、积淀,《鸦片战争》陈列前后历时十年。 内容为王 科技添彩 展览能否吸引观众,关键在内容。我们一直坚持“内容为王,科技手段为辅”的理念,在展览中,我们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全息技术、虚拟图像技术、数字影像技术、电子调光膜技术等新技术。但是,我们更多地追求文物背后的信息与故事,致力解读与诠释。特别是将中英火炮、战船、枪械等研究透、把握准,并将其制造原理、工艺技术、性能等信息可视化,让文物不再单调无味,赋予文物以“生命”。比如,我们在展示中英火炮、枪支、炮弹、火药、战舰的时候,我们不仅展示立体文物或展品,更多地是用数字技术动态展览它们在设计、制造、性能各方面的差距。就是在设置“体感游戏”的时候,我们也注重将当时枪炮的发射原理、机制性能等相关知识融入其中,既增强了观众的互动体验和感官刺激,又让观众潜移默化了解知识,接受教育。 一件文物 一座博物馆 许多观众去博物馆观看展览,出来后总说“看不懂”。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文物说明大多只是介绍了文物名称以及文物尺寸,其他信息基本没有。为此,我们力图做一些尝试与探索,强调“一件文物就是一座博物馆”的展示理念,即充分挖掘文物的内部信息和外部相关联系,并充分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把文物信息和历史知识讲全、讲深、讲透。考虑到展览空间的限制,不可能对文物进行大篇幅的讲述,所以,我们把要讲述的文物信息和历史知识转化存入平板电脑,将平板电脑植入展厅,与内容设计融为一体,并借助信息化技术,打造出一个个的“知识驿站”(知识加油站),作为展览内容的补充和延伸。知识驿站的编写,我们遵循“纵横延展、情趣双兼、史实融合、多元呈现”等原则,组织了10名从事研究、社会教育的工作人员,成立了专门小组,收集、筛选、整理资料。工作中,我们讲究真实性、准确性、严肃性;注重多图视、少文字,多定量、少定性,多简明、不繁缛;选择百姓语言,不要学术语言,着眼微观故事性,不要宏观叙述等等。经过一年半的不懈努力,最终完成61处知识驿站的编写。知识驿站的内容,有的是对文物信息的解读,例如《清代龙袍》《杀人不见血的鸦片》《中国“手信”——通草画》;也有的是对历史知识的延伸,例如《1834年律劳卑闯关》《“康乾盛世”真的存在吗》等。如果说每一个知识驿站,就是一个小型的专题展览,那么《鸦片战争》陈列就延伸出了61个小型专题展览了。 平凡文物 不一样的展览 我们征集到的鸦片战争题材的文物,没有所谓高大上的文物,没有所谓镇馆之宝的文物,但是在我们心中所有能反映主题、内涵丰富的文物,都是我们心中十分重要的“宝贝”,都是不可或缺的。在参观中,大家会发现《鸦片战争》陈列中的文物,许多是一些最普通的文物,甚至有些不太显眼。但是为什么观众会感觉到这个展览不一样呢?究其原因,就是我们采用 “信息组团”陈列手法,将同一类的多件文物组合展示。正是通过“信息组团”,让平凡普通的文物有机组合起来,不仅能充分表达文物信息,讲清楚文物背后的故事,也使得展示更有规模感、更具震撼力。比如说,炮弹,一点也不起眼。但是将20多枚英军的实心弹、爆炸弹、葡萄弹、链弹等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展示效果。铁炮也一样,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但是将12门清军铁炮和12门英军铁炮摆成火炮方阵,形成对垒,再配合视频解说,自然形成宏大的火炮对阵场面。 仓储式展示 有机组合 “仓储式陈列”是一种将大量物品有序地采用专用展柜和支架集中摆放的陈列方式。这种展陈方式虽然早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例如超市,但在国内博物馆中的文物展示领域应用较少。为了让保存在文物库房里的文物不再“沉睡”,《鸦片战争》陈列展览借鉴超市仓储式的展示方式,尽量多地展示文物,实现文物展示数量最大化。当然,这种仓储式的展示手法,并不是单一地将大量文物进行简单的集中摆放,而是文博工作者花了大量心思,按“人体工学”原理,配合展柜、展示平台或者展示背景,将同一类的多件文物有机组合,进而实现“有意义”的叙述。再加上有特色的灯光布置,增强文物摆放的艺术性与观赏性,保证观众可以拥有最好的观看效果。在展示英军的火药瓶时,展览把近50个火药瓶组合成一个“放大了”的火药瓶造型,给观众带来艺术美感。在展示清代外销品时,把馆藏象牙首饰盒、针线盒、名片盒、笔筒、折扇以及相框集中在一个展柜,这些象牙制品的精湛工艺常常引起观众一片惊叹之声。在展示西方大航海时代航海仪器时,我们把馆藏30多件(套)包括六分仪、八分仪、经纬仪、指南针等航海仪器组合展示,配有专门数字视频对这些航海仪器的使用方法、使用原理等进行详细介绍和说明,还设置知识驿站“大航海时代GPS”,对航海仪器进行深入解读,让观众看得懂,看得明。 三级信息 立体多元 展览既有大背景,又有小细节;既有宏观介绍,又有微观解读;既有主展墙,又有延展的信息带。走进展厅,你会发现在常见的“展墙+展柜”的展示模式上,特别增设了信息带。这是因为考虑到展览空间有限,为了有效利用空间,展览特别采用“展墙、展柜、信息带集成设计”,把更多的历史知识和文物信息融入展览,将信息带作为展墙、展柜文物的内容延伸、补充和强化。例如在讲述西方近代民主与科学时,我们把展墙设计成西方图书馆背景造型,展柜展示的是显微镜、黄铜测量器、望远镜以及西方启蒙思想家、科学家的著作,信息带上则对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思想、科学发展和教育转型等进行详细介绍。又如在讲述西方工业革命时,展墙上使用了巨大的齿轮造型,展柜设置在火车车厢的造型上,里面展示了蒸汽机模型、蒸汽机部件铜版画等,信息带则对西方工业革命进行详细解读。 与此同时,展览还有效解决了平面文物立体化展示的难题。例如在展览的第六部分(第二次鸦片战争),由于立体文物较少,我们大量使用的是铜版画、油画等平面文物。在展示中,我们采用高、中、低立体化组合的展示手法,在展墙上方,将带有展览标题和背景图的展板进行45度倾斜,中间主展墙采用钢架井字结构,将一幅幅铜版画、油画等进行错落有致地叠加摆放,下面的文物展柜展示立体文物,不仅实现平面文物立体化的组合展示,同时还具备层次感与形式美。 互联网+ 你的展览你做主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而且被广泛应用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为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带来极大的便利。《鸦片战争》陈列展览采用“互联网+”,通过wifi技术,利用APP导览系统免费把展览信息向观众推送,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博物馆无边界地融入社会。只要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安装该APP,就能享受活动预约、电子地图、参观路线规划、展览解说(中英双语讲解)、文物信息、教育活动、实时信息推送、趣味问答、互动交流等自助服务。展厅内共设置了100个APP点位,实现全覆盖,并可供8000名观众同时使用。 一个都不能少 以人为本 展览坚持以观众为本,在展览设计前,我们对原来的《鸦片战争海战陈列》进行评量研究,深入了解观众的参观需求、参观心理、行为习惯等,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在此基础上,从全方位、多角度下功夫,进行人性化的参观设计,争取让每一位观众舒适观展、便捷观展,观展有所得。 围绕展览内容,我们将展览各部分主要内容增设了18块盲文展板,方便盲人了解展览信息;还注意做好对特殊观众群体的参观服务,在展厅各个入口都设有无障碍通道,展厅内部也设有参观电梯等,多措并举方便观众。展览对外开放后不久即迎来了第一批特殊观众,包括盲人、聋哑人和一部分的残障人士共40余人。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帮助下,聋哑人和残障人士浏览了所有的展览内容,而盲人观众也通过触摸展厅内的盲文说明牌“看”完了整个展览。他们兴奋地表示,这不仅是一次独特的经历,更是一次难忘的暖心之旅。一位盲人大姐在参观后感慨地说道:“我去参观过其他一些博物馆,我们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摸不着,只能听讲解凭想象了解展览。现在设有盲文区,可以让我们通过盲文自己就可以读懂展览,感受展览。这对我们盲人来说真是贴心之举啊!”此外,针对专家学者、普通观众、少年儿童等不同的观众群体编制不同的讲解词,并采取不同的态势技巧、设置不同的参观线路等,真正将每一位观众纳入展览服务范围,做到服务观众“一个都不能少”。 请触摸 感受它的温度与质感 一个贴心的展览,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还应该关注观众的感受。“互动体验”,最能让观众参与其中,最能让观众感知历史。秉承这一理念,《鸦片战争》展览中注意打破传统展馆“切勿触摸”的清规戒律,在确保文物安全的情况下,专门对部分文物“不设防”。例如,我们将清军、英军使用的铁炮、炮弹等进行裸露展示,并在展示区粘贴上“请触摸,感受它的温度与质感”的说明牌,邀请观众亲手触摸文物,零距离了解文物,切身体会并感受文物的温度与质感,让“物与人”有更直接的交流,让观众有了亲身的体验。 与此同时,还特别在展厅与展厅之间的通道边设置了“体感游戏区”“观众互动区”等,还设有“知识问答”“观众留言”等设备,增强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鼓励观众通过动手参与,使“请勿动手”变为亲手操作,激发互动体验的乐趣,进而引发学习、了解历史知识的欲望。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体感游戏”融展览内容于游戏之中,游戏主要是中英军队的枪、炮和清军弓箭射击。我们对中英双方军队当时使用的枪、炮和弓箭等的发射原理、射程、射速、射击精准度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将研究数据植入射击游戏,让观众在选择不同武器射击时,切身体验中英双方的武器差别。 另外,还专门为青少年儿童打造了“探索工坊”,让孩子们在参与手工DIY活动的过程中,“穿越”时间长河,走进尘封岁月,了解历史文化,感受民族精神,认识英雄壮举,汲取智慧和力量。 纪念战争 是为了更加珍爱和平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纪念战争,并非要牢记仇恨。在展览的尾声部分,我们将第一次、第二次鸦片战争牺牲的清朝将弁名录镌刻在两侧的黑色云石上,在中间主体墙上通过数字投影,让橄榄叶缓缓飘落,组成象征和平的橄榄环,并显现出“纪念战争,是为了更加珍爱和平”的文字,突出了展览的最终主题。 不仅有深度 还有“高度”和“温度” 一个好的展览,不仅要有深度、厚度,还要有高度与温度。当然,一个展览的高度并非在所有的地方都出现,它总是在几个关键处得到体现。比如说,《鸦片战争》陈列的序厅,主题雕塑是“历史印痕、铮铮铁骨”,1840年的鸦片战争犹如天外陨石轰击清朝版图,砸碎了“天朝上国”“万国来仪”的虚幻迷梦,“陨石”上刻有1840、1842等鸦片战争的时间节点、有工业革命的蒸汽机、鸦片、坚船利炮等图像符号,象征着西方列强的入侵,而铁链既好似套在中国人身上的殖民枷锁,又好似中华民族奋起抗争的民族精神。又如,在第一部分《两条道路 两种命运》的历史专题片中,通过民主共和vs君主专制、海上霸权vs重陆轻海、重商主义vs重农抑商、专利法案vs淡薄科技、重用海盗vs围剿海盗五个层面深入解读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所选择不同发展路径以及双方实力差距。而最后部分的专题片——《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拐点》,则全面剖析了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所带来的巨大屈辱与灾难,也让一部分先进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不断探索与实践。 而展览温度,我们则通过造型、色彩、肌理以及灯光,营造出浓郁的历史氛围,将物理空间转化为观众心理感受空间,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签订南京条约”部分,我们以倾斜尖锐的三角造型象征着列强的舰船利炮撞开中国国门,用铁链造型象征中国人民背负了沉重的枷锁;并利用负一层空间设计裂开的大地,暗示着中国从此坠入痛苦的深渊,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沉沦与觉醒”部分,我们采用倾覆与顶立的设计造型,一边是不平等条约下的中国,犹如背负起一副沉重的枷锁,让国家处于倾覆的边缘,一边是在危难之际,有识之士愤然觉醒,仿照西方进行一系列变革,引领中国踏上近代化征程。天花则凸刻一个个近代不平等条约,让国人铭记历史。与此同时,我们通过皇帝朱批、官员语言等,展示个性特征、心路历程,呈现展览温度。比如,在第二部分介绍中英外交冲突时,乾隆皇帝用“天朝物产丰盛,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拒绝了马戛尔尼提出与中国进行贸易的要求。又如,1842年3月,清廷组织发起浙东反攻战役,却以失败告终,不仅没有收复失地,反而丢失了军事重地慈溪。道光帝十分震惊,朱批道:“愤恨何堪,笔难宣述!”悲观绝望情绪渗透笔间。1842年4、5月间,郑鼎臣等率领兵勇向定海英军发动火攻,接连得手,令原本低靡的清军士气为之一振。道光皇帝获悉后,稍感宽慰,朱批道:“稍纾愤恨”。再如,1841年,英军率先在闽省沿海挑起战端,闽浙总督颜伯焘战前十分轻敌,扬言“一炮即可灭贼,何须再装药也。”在领教了英军船坚炮利后,随即感慨道:“夷务不可为,闽事更不可为!”充分体现其心理变化。 透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油画、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景观……我们可以全面感知鸦片战争的全过程,可以清晰知晓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灾难与影响。当然,我们更要深刻反思与反省:为何喜好西方科技的康熙帝,没有让西方科技走出皇宫,普惠中国社会?为何大清王朝没有放下“天朝上国”的虚骄,与带着西方工业文明而来的英国马戛尔尼访华使团建立平等互利的贸易关系?为何禁毒英雄林则徐不但没有得到嘉奖,反而被撤职发配新疆?为何1840年清军的武器装备反而不如200年前的明末军队?为何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廷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战时经验转化为变革自强的基本国策,但14年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又重蹈覆辙 …… 若《鸦片战争》陈列展览,真的能引起人们的一点点思考,带给人们一点点启迪,十年的心血就没有白费,这个展览也算是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