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建波,⼴东东莞⼈。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员、⼴东省摄影家协会会员、⼴东省⼤画幅摄影协会会员、⼴东省曲艺家协会会员。叶建波从事基层⽂化⼯作20多年,致⼒推动粤剧粤曲普及传承,并围绕粤剧粤曲艺术开展了系列专题摄影创作活动,创作了《⼩⼈物之梦》《粤剧⾏当》《⼤美粤剧》等粤剧系列摄影作品。
张福伟,原籍⼴东南海,⺟亲为东莞⼈。GJ⼆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西梧州粤剧团原副团⻓、东莞市道滘镇⽂化服务中⼼特聘专家。张福伟师承粤剧著名⼆花⾯演员易⽇洪,从事粤剧花脸艺术63年,是中国粤剧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粤剧表演艺术⼤全》顾问。挖掘整理、设计创作了200多个粤剧脸谱并由⼴州市振兴粤剧基⾦会和⼴州粤艺发展中⼼编印了《粤剧脸谱谱式选集》⼀书,于2010年10⽉在⼴州编辑印刷。
序
在2018年的⼀次《粤剧艺术表演⼤全》编委会会议上,张福伟曾经跟我们说起他正在和叶建波先⽣合作拍摄粤剧脸谱作品。因为当时会议内容较多,并没有时间详细了解这个项⽬情况。当《浓墨重彩——粤剧花脸艺术影像》书稿呈现在我⾯前的时候,我感到⾮常惊喜。惊讶的是粤剧艺术与摄影艺术结合得如此完美!粤剧花脸是那么⽣动和惊艳!欣喜的是专业
团体之外,还有那么多的热⼼⼈⼠关注粤剧、宣传粤剧、推⼴粤剧!
中华⽂明历史悠久,源远流⻓,历经⼏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数的优秀传统⽂化。中国戏剧在传统⽂化发展中具有极⾼的地位,尤其是萌芽于明朝中叶的粤剧在该领域中地位更为突出,以其坚实的历史基础和丰富的⽂化底蕴受到⼈们的普遍热爱,流⾏于⼴东、⼴西、港澳台地区。在新加坡、⻢来西亚、越南、缅甸、柬埔寨、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利亚、
美国、加拿⼤、墨西哥、古巴等GJ只要有⼴东华侨聚居的地区,就会有粤剧的演出。粤剧于2006年5⽉20⽇被列⼊第⼀批GJ级⾮物质⽂化遗产名录。2009年10⽉2⽇,粤剧获联合国教科⽂组织肯定列⼊世界⾮物质⽂化遗产名录。
粤剧脸谱是粤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样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运⽤夸张的线条、强烈的⾊彩和象征性的图案,勾画出⼈物性格⽓质的化妆艺术,多⽤于净、丑、外⾏当。⼀直以来,粤剧脸谱艺术在不断地学习借鉴和吸收创新中,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及⻛貌,在中国传统戏剧脸谱⽂化中独树⼀帜,彰显着岭南艺术独特的魅⼒特⾊。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各种流⾏⽂化的冲击下,包括粤剧在内的传统戏曲逐渐衰落,甚⾄出现传承危机。戏曲是对中国⽂化最浓缩、最精练的表达,蕴藏着⾮常深刻的社会⼈⽂思考,⼜是渗透⼒很强的艺术。而粤剧更是岭南⽂化的精髓所在,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为我们提供⾝份的认同、情感的依归。因此,传承粤剧、振兴粤剧是摆在我们⾯前的最迫切任务。从
《⼟缘》《花⽉影》到《决战天策府》、从粤剧戏台到粤剧电影、从粤剧与⼤学⽣⾯对⾯到“⼤学⽣走进剧场暨粤剧演出季”、从编制推⼴粤韵操到粤剧⾮遗进校园、从《粤剧⼤词典》到《粤剧艺术表演⼤全》等,我们在艺术形式创新、运作模式创新、传承推⼴⽅式创新以及建⽴完整粤剧表演理论体系等⽅⾯做了很多尝试和积极探索,可以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仍然还有不少路要走。
1963年,⼴东省剧协搜集、绘编了《粤剧脸谱集》;2009年,⼴州粤艺发展中⼼和振兴粤剧基⾦会编印了《粤剧脸谱谱式选集》⼀书,这为粤剧艺术的传承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今天,《浓墨重彩——粤剧花脸艺术影像》⼀书把平⾯谱式结合⼈物造像,以摄影艺术与舞台艺术结合的⽅式⾯世,本⾝就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粤剧花脸⻆⾊在舞台上没有旦⻆和
⽣⻆那么多戏份,尤其在现代粤剧中极少出现花脸⻆⾊,因此没有那么受观众关注。这本书让我们看到⻛格独特、五彩斑斓的粤剧脸谱,让我们看到形神兼备、活灵活现的粤剧⼈物形象,让我们看到传统艺术内⽣的旺盛⽣命⼒,让我们看到社会各界传承发展粤剧的强⼤动⼒,这将为我们探索粤剧传承和创新发展提供新的视点。
可以说,《浓墨重彩——粤剧花脸艺术影像》既是⼀本摄影艺术作品集,⼜是⼀份珍贵的⽂献资料集。它是⼀扇窗,透过这扇窗,让⼈们看到粤剧艺术的丰富内涵和强⼤魅⼒;它是⼀道⻔,透过这道⻔,让⼈们走近粤剧艺术殿堂,领略岭南⽂化精彩。
感谢为粤剧艺术付出⾟勤劳动的所有⼈!
倪惠英——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GJ⼀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第⼗⼆届全国⼈⼤代表、中国⾮物质⽂化遗产粤剧代表性传承⼈、⼴东省戏剧家协会原主席、⼴州粤剧院院⻓。
后记
喜欢摄影并从事与摄影有关的⼯作很多年了,⼀直在摸索着要做地⽅⽂化的摄影专题。粤剧是⼴东地⽅传统戏剧,流⾏于⼴东珠三⻆、粤西、港澳地区以及⼴西的东南部。东莞市粤剧粤曲⽂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群众性的粤剧粤曲⽂化活动⾮常活跃,因此也给了我很好的创作题材,先后拍摄了《粤剧⾏当》《小⼈物之梦》等系列作品以及⼀些业余团队⽇常演出和活动的照⽚。2018年与张福伟⽼师的⼀次交流碰撞后,就开始了《浓墨重彩——粤剧花脸艺术影像》的创作。
张福伟⽼师是有60多年舞台经验的粤剧花脸演员,而且对粤剧脸谱有⾮常深⼊的研究,挖掘整理创作了200多个粤剧脸谱谱式。我们参照《粤剧脸谱集》(1963年中国戏剧家协会⼴东分会出版)和《粤剧脸谱谱式选集》(张福伟主编/⼴州粤艺发展中⼼、⼴州市振兴粤剧基⾦会编印)的脸谱谱式,选取了其中100多个有代表性的脸谱进⾏造像拍摄。实施本项⽬,服装、道具、场地、灯光及配合⼈员等很多条件都需要筹备,尤其是服装和道具,100多个脸谱代表着100多个舞台⼈物形象,100多个⼈物的服装道具⾮常讲究并难以凑⻬。我们先⽴⾜于现有的资源,把⼀些能够在本地解决所有要素的⼈物先拍,完成之后通过各种渠道去解决其他⼈物的要素,包括直接购买、向其他省市剧团甚⾄⼴西梧州的剧团借⽤等,虽然颇费周折,但最后还是都解决了。
拍摄⼯作在简易摄影棚和正式舞台⾥进⾏,脸谱基本上由张⽼师⾃⾏描画,⼀些复杂的则由助手帮忙。而服装、头饰等由⽂化中⼼的⼏位专业⽼师负责。脸谱描绘⾮常花时间,简单的要⼀个多小时,复杂的要两三个小时,服饰穿戴也需要⼀定的技巧和时间。摄影说起来相对简单,但多种灯光造型下来,拍⼀个⼈物也差不多要⼀个小时,因此,⼀天⼗多个小时下来就只能完成四五个⼈物的拍摄。我们基本上是利⽤双休⽇和节假⽇来进⾏拍摄,五⼀、中秋、国庆假期基本上都⽤在这个项⽬上了。另外,张福伟⽼师经常在梧州、⼴州、东莞三地跑,拍摄⼀次后⼜得等当⻓的时间才能继续。因此,整个项⽬断断续续拍了近三年时间。
张福伟⽼师是《粤剧表演艺术⼤全》的顾问,在⼀次编委会议间隙闲谈中⽆意说了⼀下这个项⽬。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倪惠英、粤剧通台⽼官何笃忠等粤剧界的前辈对此表⽰⾼度的认同,这给予我和张⽼师很⼤的信⼼和⿎舞。更为欣喜的是,得知我们筹备出版该影像集,倪惠英⽼师亲⾃为本书作序;⼴州市原市⻓、⼴州市振兴粤剧基⾦会会⻓黎⼦流⽼先⽣和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丁凡、曾小敏、欧凯明⽼师为本书题字;⼀直从事粤剧研究的⼴西⼤学李慧博⼠为本书撰写了赏析⽂章。还有摄影界和平⾯设计⽅⾯的专家⽼师给予了我们很多很好的指导意⻅。⼤家的厚爱,衷⼼感谢!
粤剧⽂化源远流⻓、博⼤精深,粵剧脸谱内涵丰富,精彩纷呈,其绝妙之处必须在舞台上。摄影是⼀⻔艺术,希望通过摄影艺术地呈现粤剧花脸之美,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欣赏粤剧花脸艺术;摄影⼜是⼀个⼯具,希望通过它来记录粤剧花脸的艺术形态和细节以期得以更好地传承。由于条件和⽔平有限,本影像集所能呈现的仅仅是这⻔艺术的⼀小部分直⽩记录而已。在版⾯编排上,我们把原始⼿绘谱式与⼈物整体形象同时呈现,⼒求丰富其⽂献参考功能的同时也体现摄影艺术之魅⼒。当然,受诸多因素的制约,还有很多不到位不完善的地⽅,请⼤家多多包涵。
不少⾏家认为,《浓墨重彩——粤剧花脸艺术影像》填补了粤剧脸谱系统影像资料的空⽩,意义⾮常重⼤。但我觉得,创作《浓墨重彩——粤剧花脸艺术影像》⼀书,所能表达的应该是我们对优秀传统艺术的敬意和诚意!仅此而已。
叶建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