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勇
读罢《中学生楹联基础教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作为一名诗词楹联爱好者,这本书一直是我想读却无法找到的好教程。虽然之前研读过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只恨笔者智陋缘浅,最终一知半解。
“楹,柱也。”。楹联,亦称楹贴、联语、联句、对联,俗称对子。楹联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其结构之妙,文辞之精,思维之活,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一直深受广大劳动人民喜爱。
据相关文献记载,楹联始于唐代,宋元间得以发展,明清达到鼎盛。特别是清代,上至皇族重臣,下到民间墨客,精通此道者比比皆是。民国时期,西学东渐,对联依然长盛不衰。可惜时至今日,虽然还能见到身影,却对其语焉不详。
什么是对子?有人认为对子即贴在大门边字数相同的两句话。至于上联是应该贴于左首还是右首,更是知之甚少。形成这些“无知”的原因,诚如书中所言:“不是老师的错,也不是学生的错”,而是教育的缺乏。众所周知,旧时孩童入学,启蒙读物中便有类似《声律启蒙》、《训蒙骈句》和《笠翁对韵》的基础教程,让孩子在朗诵中潜移默化地领悟汉语的精妙,为今后创作打基础。今天,虽然国学当道,《三字经》、《弟子规》被重新纳入启蒙教程,终不见“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的身影。
好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正是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中学生楹联基础教程》应运而生,颇有久旱逢甘霖之感。
纵观此书,从楹联概述、格律、结构、创作到欣赏,梳理得头头是道。内容由浅入深,联句从短到长,让读者一步步走入楹联精彩绝伦的“内心世界”。
编者凭借多年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文化功底,结合大量案例,生动形象地诠释对联的魅力。同时,又从反面着手,解析“对联”过程的经常遇到的问题或不容易发觉的禁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为读者留下大量的想象和创作空间。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收录了《联律通则》,为广大楹联爱好者提供指南。
格律是对联最重要的元素,也是当下楹联爱好者最难掌握的部分。对于格律,目前有两种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对联只要对仗即可,平仄大可不必遵循;有人则认为,去平仄而求对仗是舍本求末,一定要严格遵循格律。由于对格律知识的迷茫,我曾一度支持第一种声音,但随着对楹联的深入了解,特别是读完《中学生楹联基础教程》后,我的想法有所改变。因为对联并不只是简单的文字组合,还应该呈现音律之美。问题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语言文字历经时代变迁,发生了很大变化。单以平仄而论,可能那个时代的平声到这这个时代便演变成了仄声,这个时代的仄声再过几十年几百年又演变成平声。这些对于资深语言工作者或许不成问题,但是对于非专业领域人士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难题。因此,我十分赞成书中提到的“双轨制”,即《联律通则(修订稿)》第八条:判别声调平仄遵循近古至今的《诗韵》旧声或现代汉语普通话的今声“双轨制”,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
《中学生楹联基础教程》虽然针对于中学生,但我认为同样适合广大楹联爱好者。对于像笔者这样还只是“小学生”水平的楹联爱好者来说,《教程》十分受用,读罢此书,受益匪浅,顿觉豁然开朗。尽管在了解了“合掌”、“三平尾”、“三仄尾”等专业知识之后重读之前自己创作的“作品”,有几分“醉了”,但只要加强学习,我想,总有一天也可以像楹联大师余德泉先生一样笔下生花,随意“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