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个人的主张
文 / 冯秋子
健康的家风是一个家庭的底气,就像农民
家里的田地,世代相传。家风的传承好比种庄
稼,家人倾注心力,关注、参与其生长和收成,
积存起一些共识、方式和规矩。
庄稼的长势好不好 , 一半靠天,一半靠人。
天无常,但人有序。家风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传
递,可以理解为家教。常听到人讲,某人家教
如何,如是议论庄稼种下以后主家人拾掇得怎
样,下没下够气力,庄稼的长势是否喜人,前
景能否指望。那家人的形态因此跃然而出。
作家苇岸生前曾说,他不能为这个世界创
造更多,起码能做一些减少损耗这个世界的事
情。一个人的一生,每一次选择都是唯一的。
长久创造或者短暂消耗,苇岸选择了前者。
一个人的德行与修养,一半靠遗传,一半
靠后天环境。家教就是一个人德行与修养后天
积蓄的起点。“三岁看小,十岁看老”,从一
个三岁小儿的身上,可见识到家长言传身教给
孩子的德行与修养的基本元素;到了十来岁的
时候,孩子的心性已然大致成型,他的品行、
思维差不多可以预示出他一生的走向。有无可
以指望的,从他的行为举止细微之处可见出些
许端倪。
若以“没教养”指责一个人,算得上是一
种既严肃且偏重的负面评价了,一下子将人推
却远处,甚而不亚于将人置于原始荒蛮的境地。
然而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教养醇厚之人往往
不愿轻易对他人做出绝对化的评判。假使在某
个时间,这个指证被认为成立了,“没教养”
的判断一旦形成,人和人之间商量回旋的余地
就很小了,这意味着相互间缺乏共同信守的常
识尺度和认知条规,二人的做事方式甚至做人
原则存在基础上的分歧,相互间关系的性质就
此陡变。如果共同面临的是契约一类内容,被
判定“没教养”的人,往往需要做出更多改变
和妥协,比方说诚心诚意致歉,立地修身、纠
偏纠错,在两人间重新找到基本分寸和通用价
值标准的位置,方有可能共事,或者是共融、
共荣。
家教渗透进一个人的心身,影响到他的每
一根筋骨、每一块肌肤,心智与思想,灵魂与
审美;心地的宽窄,气韵的畅阻,主张的善恶,
行为的长短……当家长把孩子交给社会的时候,
家庭给予孩子的教养,是否恰当、能否完备,
尽从孩子的心身表达出来。家教好的人,他的
筋脉通常是向上的,他能看到更多,理解更多,
包容更多,担待更多,也就是说他能够比较多
地为别人着想,即便怀有自利的私心,也是力
求遵守规矩,尽可能不去损伤他人,他是在一
种适当的分寸下,有韧性地生活和成长,遵守
规则,尊重事实,克己复礼,着力维护他认为
好的东西和需要维护的东西。终其一生,他很
可能成为一个德行长久的人,一个懂得创造、
懂得分享、懂得给予、懂得珍惜的人。而家教
的主体、家庭中的长者,关心子女及其后代的
成长路径和修积走向,至关重要。
教养之事,没有小事。家风因这些持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