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的话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乐学手册》是广东省东莞市“十二五”基础教育优秀课题成果,得到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胡小勇、广东省教育技术中心研究员王奕标、东莞市教研室专家和特级教师徐斌的悉心指导。课题组经过六年的认真研磨,在东莞市多所公、民办学校反复实验完善而成,凝聚了课题组教师的辛勤劳动和学生的学习智慧。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乐学手册》不同于其他教学辅导资料,其以智慧教育理念为指导,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师先讲,学生后练”的教学方式,构建“课前先学,课堂内化”的新型教学模式,突出学生核心素养——“学习力的培养”,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效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再次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乐学手册》就是基于这个思想来统领每个单元和每个课时的学习过程。《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乐学手册》以单元为单位编写,突出知识系统性。单元创新设计“学习指引”“课时划分”和“单元检测”。课时学习以“自学单”“共学单”和“延学单”为任务驱动,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堂合作探究和课后差异化辅导。学生使用方便,教师操作简单。 “自学单”是课前学习向导,它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采用问题或练习的形式引领学生阅读课本、观看微课、自主探索,让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兴趣,获得学习成就感。“共学单”是课堂教学提纲,是指导学生在课堂上深度学习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答疑解惑;其课内训练题是达标练习,方便教师了解学情、调整教学策略、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延学单”是检测学生学习目标完成状况载体,包括基础性练习、提高性练习和拓展性练习,是全面提升数学能力、完成教学目标的保障。 由于教育水平及研究能力有限,在编写过程中可能存在纰漏和错误,敬请专家、学者、教师、家长及学生批评指正,在再版时我们将逐一完善。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乐学手册》由曹阳明、阮美好、杜双喜、董佑林任总主编,雷伟泽任执行主编,各年级分册主编来自广东、湖南、湖北三地,在此向所有默默奉献智慧的编委会成员表示感谢,向东莞市潇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计、编辑人员表示感谢。
编委会 二〇一八年六月
目录
三年级下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1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1 第二课时 认识平面图上的东、南、西、北 3 第三课时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5 第四课时 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7 第一单元检测 9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0
第一课时 口算除法 10 第二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① 13 第三课时 两位数除以一位数② 15 第四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 17 第五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 18 第六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 21 第七课时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 23 第八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① 26 第九课时 用估算解决问题② 28 第十课时 整理和复习① 29 第十一课时 整理和复习② 30 第二单元检测 31
第三单元 复式统计表 33
第一课时 复式统计表 33
第四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36
第一课时 口算乘法① 36 第二课时 口算乘法② 38 第三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39 第四课时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42 第五课时 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45 第六课时 用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48 第七课时 整理和复习 51 第三、四单元检测 52
期中检测 53
第五单元 面积和面积单位 56 第一课时 认识面积 56 第二课时 认识面积单位 58 第三课时 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60 第四课时 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问题 62 第五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63 第六课时 解决问题 65 第五单元检测 69
第六单元 年、月、日 71
第一课时 年、月、日 71 第二课时 认识平年、闰年 73 第三课时 24时计时法 75 第四课时 时间的计算 77 第五课时 制作活动日历 78 第六课时 整理与复习 79 第六单元检测 80
第七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82
第一课时 认识小数 82 第二课时 比较小数的大小 85 第三课时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86 第四课时 解决问题 88 第七单元检测 90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二) 92
第一课时 简单的排列 92 第二课时 简单的组合 93 第三课时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 95 第八单元检测 96
总复习① 97 总复习② 98 总复习③ 99 总复习④ 100
期末检测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