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我们回望历史时,“鸦片战争”始终会在我们脑海里闪现,究其原因就是这场战争将中国推入了屈辱与灾难的深渊,成为中国人心中永久的痛。面对这样一场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战争,我们到底如何展示与呈现?这对于以鸦片战争为主题的博物馆来说,确实是一个挑战。馆内原有一个展览,名称叫《鸦片战争海战陈列》,1998年对外开放,接待了两千万中外观众。但是19年过去了,给人的感觉是:内容落伍,手法单一,文物匮乏,材质老化,亟需改造升级。
早在2006年,我们就开始思考如何改造。我们知道,展览的服务对象是广大市民,展览的制作目的,就是要有东西看,要看得懂,要看得舒服,要看了还想看,要有启迪和教育。为此,我们想法,就是要把《鸦片战争》陈列锻造成建构性、记忆性、智慧性和心灵性的展览。所谓建构性,就是以世界视野、技术角度、文物中心,多视角剖析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努力构建起鸦片战争历史知识体系。所谓记忆性,就是要做到“凭文物说话”与“让文物说话”相得益彰。所谓智慧性,就是要做到“做知识”+“智能”,即以知识驿站为载体,以平板电脑为平台,以信息化技术为手段,使文物和历史知识得到延展和深入。所谓心灵性,就是注重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让观众在参观展览过后,有着心灵的震撼,留给观众更多的是反思、反省。
为此,我们自2006年开始征集文物,开展研究,编写陈列大纲,进行展览设计制作,前后十年,终于在2016年12月推出全新的《鸦片战争》陈列。该陈列展示面积4967平方米,展示文物达1860件,历史图照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约120幅,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该陈列将鸦片战争放入整个世界历史进程中去考察,由七个部分组成,具体介绍了鸦片战争前的中西方世界、第一次和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全过程以及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展览坚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弘扬林则徐、关天培等清朝爱国官兵同仇敌忾、抗击外敌的民族精神,深刻揭示“落后就会挨打”这一事实。
展览推出后,观众纷至沓来,反响热烈,短短两个月,就接待观众数十万人次。回首这个展览艰辛历程,觉得有必要总结与反思一下,或许可以给后来者少许帮助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