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这是由一群 90 后作者探访采写的家族记忆。这些文字之所以能够面世,缘于我们在 2016 年春节假期共同开展的口述史项目“回家过年:一个平民家族的口述历史”。生于 1996、1997 年的他们,用采访记录的方式,分别与自己父系、母系家族中的成员亲密接触。除了文字记录方式,他们还用录音、摄影、摄像等方式,留下了族人们的影像记录。许多人是生平第一次耐心与祖母、父亲、伯父聊天,说起往日时光;也有许多伤感苦痛的经历,第一次在被讲述和被倾听中平复下来,成为值得纪念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再仅仅是晚辈或孩子,而是以理性之光观察家族历史的研究者,是在国民教育和理念重塑中充满担当的践行者。
百余年来,我们的祖辈历经离散、饥荒、战事、背叛、屈辱、迷失,他们不愿提起的,或认为无足挂齿的那些过去,若不能得到释放、记忆和再认知,我们继承的精神财富,可能依然是断层、空洞而灰暗的。身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年轻人,若以知悉国人根性为前提,关注个体命运和国家命运,或可以看懂 20 世纪留存至今的沉默或叹息,选择承认、理解、宽恕和认同,而不是遗忘。
本书所有插图均为叶桃菁同学原创绘画作品。在过去几个月中,毛琳、叶桃菁同学承担了大量协助编辑工作,陈基阳同学承担了部分校对工作。东莞理工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田根胜教授、图书馆馆长黄忠顺教授都为初稿提出过可贵的审读意见。本书得以付梓,有赖于东莞理工学院学科建设经费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我期待,当个体记忆汇集之时,局部而感性的历史将拂落一些灰尘,呈现出更有温度的质地。